医疗大数据整合的新风口
2017-03-29编辑整理吴佳男
编辑整理/本刊记者 吴佳男
医疗大数据整合的新风口
编辑整理/本刊记者 吴佳男
几年前,业界分析,大数据共享或将成为填补医疗鸿沟的关键;而今,伴随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方兴未艾,互联网医院的兴起,人工智能的深度开发与应用,医院在大数据统筹、整合、利用和共享方面显现了哪些进步和难点?在本届年会的“大数据敲门与认知医疗”分论坛上,来自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与企业的专家畅谈了各自的认识。
郑军华
刘洪
时军
曹磊
郑军华:精细、科学、规范发展离不开大数据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作为医院管理者的管理导向必须按照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素质化、信息化方向走。大数据有力地为此提供了支持。
医院的信息化其实并不陌生,上海各大医院信息化管理都有二三十年的历史,现在的问题是多家公司在各医院做的不同系统如何整合,以实现共享大数据的要求。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这一过程中,统一了用户的管理,统一授权,统一门户,并将数据深入挖掘。大数据支援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科发展的方向、平台、任务和管理相应做了分析。比如学科能力评估,医院通过学科360的评估系统,客观量化地评估学科建设的情况,建立了学科的科研教学平台、单病种数据和科研随访系统。
医院血管中心和心脏中心的建设过程,即是通过大数据平台运作的过程。做了一个整体的远程随访应用系统,科室主任拿手机就可以实时看到科里做的造影和支架手术情况。同时也结合了将近20家医院,进行心梗的大数据统计和心悸性心梗的救治工作经验。
经过努力,医院相关重症患者的求救时间从原来的180分钟降到60分钟,并辐射到全国30多家医院,区域内总体死亡率从11%下降到3%,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我做医政管理出身,知道做到这点非常难。
医院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党务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也会参照医联体模式,在建设集团医院时把大数据做起来。另外,随着IT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提供更好、更准确的服务。医院今后会将人工智能与医院的大数据结合起来,用于学科建设、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大数据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
杨国良
马天龙
林辉
金昌晓
刘洪:认知医疗辅助诊断,更利于打造人文环境
数据实际上对医疗行业从业者来说都很熟悉。简单总结就是数据可服务整个行业一些基本的价值体系,包括效率、运营、医患服务,还包括工作流和调度等。未来,数据更可以在生产要素重组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甚至第三方的透析,或者血检和病理、影像检验等,都可以在数据层面重新配置。
在更大的层面上讲,数据可以针对当下“以患者为中心”目标做医疗协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或者打通专科全科、社区和中心医院等新型医疗服务的链条。
谈到大数据和认知医疗,IBM中国医疗卫生产业总经理刘洪从医患沟通方面希望提出一个看法,或叫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希望有助于医疗机构建立临床大数据的应用,更可以服务于患者体验。
“邀约”一词,并非IBM专有,是西方的新趋势,力图让医患之间关系更深刻一些、长期一些,变得更可信赖。在信息丰富的时代,如何用数据和网络,用各种各样现代技术来推动和助力医疗行业?
近两年IBM的人工智能一直围绕医学大数据在努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机器可以学习推理,包括一些知识的建立、传播与完善,具代表性的叫沃森(WATSON)系统。目前沃森系统在肿瘤等领域的认知,已几乎达到人类专家水平。它最大的特点,是全天候的学习。其学习来源非常丰富,包括互联网、出版物或者一些专家的观点,甚至包括医院对它的人机干预,即所谓的教育它、完善它。现今,北美几个大的肿瘤中心已与其进行了初步合作,使其为医生提供第二诊疗意见。
沃森的计算,可称之为认知计算,是信息界和计算界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而它的实践和体验,可称之为认知的体验,非常接近医生的临床过程。
当下,医疗界有“三长一短”之说,“一短”指的就是咨询过程太短,或者叫医患沟通不够。这也是目前医院不堪重负、门诊量过大的重要原因。此外,医生的知识体系也存在问题,其人文的专业性,对文化、社会、职业、宗教或其他的患者背景能否顺利拿捏,都是问题。
时军:信息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资产
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跟上时代,否则就会影响医院发展。
习总书记在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讲过,要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这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医院发展的需要。
在数据更具决策力和发现力及流程优化能力之时,高增长和多样化的信息已成为重要资产。其特征就是大量、高数、多样、有价值和真实。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时军认为,数据最关键的问题不在于大,在于有用。它一定要经过专业化的处理,经过加工。
该医院刚刚通过HIMSS6级(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电子病历应用成熟度模型6级认证),这是一个国际标准,只有在这个基础和平台上,数据才能互通。在这一点上,更多医院,可能还要继续加强。
曹磊:大数据保证医院运行如行云流水
1998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昌一附院”)就建设了第一套HIS。多年来,不断在电子病历、PACS等方面进行建设。2015年,南昌一附院与一家大型技术公司合作,对医院的信息化做了顶层规划,建立了统一高效的资源整合,成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的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建设之初,就朝四个方面努力:一是服务自主化,希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二是打造医疗安全环境;三是实现数据化管理;四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分级诊疗,有多种挂号途径和模式。
而今,医院已利用微信和支付宝等手段,做到了不仅可以查询相应检查结果,也能通过技术手段提醒患者去哪一个楼层,哪个诊间进行就诊,完善了患者从问路到设备自助,到诊疗的相应模块,让医疗更加便捷和安全。
同时,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了药品的相关闭环。从医生下医嘱,到配药,最后到患者,每个数据之间都有所连接,不会在任何一个地方有所缺失。一旦在任何一个地方缺失,都会有相应的提醒机制来提醒医护人员。
当然,南昌一附院也走过弯路。例如原来建设的远程会诊中心,后来发展效果不太好,于是现在建设专科的远程会诊。作为江西的龙头医院,现在南昌一附院每个科室都跟基层科室做到了相应的沟通,通过少量硬件设备,实现了和地市医院的对接。2016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视察了该院和赣州瑞金市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并且予以表扬。
对医院来说,要发展集团化、现代化、信息化医院,离不开大数据管理。靠人笔头管理或脑袋管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杨国良:实现大数据必须打开围墙消灭孤岛
武汉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杨国良表示,当下医院遇到的新情况如下:新一轮医改,最大的收获是释放了就医需求;“互联网+”的提出,实际上代表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在医疗领域,健康服务领域的创新和变革成为重要支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以上背景,让卫生系统有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信息技术对医疗流程的变革,已经在发生作用。
传统思路上,大医院关注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的并不多,但在今天,我们已有足够的积极性去和基层社区和乡镇医院一起做健康管理,去做家庭医生的服务签约。
同时,国家大力提倡医养融合、体医融合。没有全民健身,就没有全民健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这三个融合,已经描述了未来医疗健康服务的一个大的趋势。
在信息化领域,通过最近两年的努力,医院已感受到医疗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动:政府主导下,各医疗机构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开展分级诊疗工作;以大医院为主导,以医疗联合体为平台,开展分级诊疗服务;由市场主导,第三方互联网公司参与进行互联网医疗服务。
面对大潮,作为公立医院,医院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把内功练好,第二个要打开围墙,第三个是要多方联动。多方联动实际上就是要整合资源。
打造新一代的移动医疗应用体系,杨国良认为重点是打造几个方面的应用:一是移动医生,二个是移动护士,三是移动药师以及健康管理和移动医院的管理。
作为公立医院,重要工作是打好基础。练好内功后,就可以打开“围墙”。打开围墙做什么?就是要开展互联网的在线医疗服务。目前我们开展互联网在线医疗服务,主要是围绕四个方面的应用。第一就是网络医院的应用,第二个是支撑我们的分级诊疗,第三是远程诊断,第四就是开展健康管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应用。2015 年11月,医院和阿里健康合作了互联网医院业务,借助“春桃”服务体系,把医疗服务延伸到了农村。同时联合了第三方药品企业,共同开展电子处方的配送服务。2016年,医院对网络医院的服务平台做了更新和改造,进一步开放网络医院,引入了泰康保险以及好药师网的药店,作为我们整个网络医院服务的入口。
杨国良觉得,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过程中,最难的是实现全口径数据的采集。一个医院的数据,真的称不上是大数据;一个行业的数据,也可能不是大数据。
马天龙:大数据平台可以促生新的健康观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综合处处长马天龙带着任务去各地调研。因为当时互联网+医疗非常火,引人思考。调研过后,他们觉得行业从业者事实上对某些东西认知还是不够准确,没摸透。
首先是信息化和大数据的明显区别。无论从概念和内涵上,二者有很大差别。过去讲信息化,都是对已有知识的存储分析,最多是做数据挖掘,都是对于现有知识的分析、存储和方便使用。但是信息其实更多是对未来的分析和预测以及决策的支撑。
新医改进入了新阶段,步入新常态,必须有新的思考。国内的卫生健康领域现在有几个特色:一是未富先老,一是未老先衰,还伴随着疾病谱变化带来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在突飞猛进,给老百姓带来了很高的预期,但事实上仍存在着明显的诊断和治疗“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而今的各大医院,该做什么?要做现有数据的融合、协同和整合。循证医学要找证据,找数据,发现新的线索后展开科学研究。在做融合、协同和整合过程中,可对人做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也能给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撑。
疾病的发生有着相似性。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将衰老和疾病的进程调到最低,调到最小。现有的医疗体系,都是分病而治。但在大数据平台上,可以像异病同防一样做战略转移。在同样的平台上,给更多的人提供更多预防方面的帮助。同时在疾病诊疗上,在大数据和智慧认知下做一些精准预测,早期发现个体化诊疗良方,都是大数据在系统生物医学或多组学,或是疾病预测和预防保健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林辉:把大数据和认知技术应用到医疗健康产业
在大健康建设路径中找准合理方向,才能真正利用大数据去实现大健康。
现在都在谈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那么什么是需求导向?众所周知,大医院很忙,每个专家一天甚至一个上午要看百来号人——试问,专家临床诊断的精确性、准确性如何保证?国家在推分级诊疗,但是分级诊疗真正的落地很难,为什么难?
邵逸夫医院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把小医院医生的水平提高。
2016年3月,阿尔法狗战胜了围棋第一人李世石。这个事实确实在告诉我们,认知技术的无限强大以及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什么叫认知医疗?认知医疗就是医疗大数据加上认知技术在医疗健康产业上的应用,或者基于认知技术的智慧医疗,就叫认知医疗。
认知医疗无孔不入,覆盖我们的全生命周期,也覆盖我们的全疾病周期,但核心一定是数据。基于数据进行独特的洞察、分析和处理后,给我们医生,给我们的健康管理师提供支持——从健康的干预到最后疾病的管理。
认知医疗中最热的是智能的影像诊断,这为很多人公认——但认知医疗太庞大了,现在的认知医疗,还是比较初级的,更多是基于算法,远远没有达到我们寄希望的自主性质。
基于此考虑,党政办副主任林辉认为人工智能今后一定会有大的发展空间,成为医生很好的助手。医院在智慧医疗方面有三步曲:第一步是打造医院的信息化,第二步是实现互联网化,第三步是智能化。
2014年7月时,医院着手做认知医疗方面的工作,首先力图在医院内部建大数据中心基础上,希望投入互联网,打造智能云平台,然后再做智能临床决策系统。2016年9月份,医院已获得浙江省认知医疗工程技术中心的认证。
中国有很多信息系统企业,每个企业包揽一家医院,很麻烦。信息系统结构不统一,如何有效实现异构信息和数据之间的融合?第二是数据也不一样,有文本数据、图像数据,、语音数据、视频数据,这些数据如何实现有效的融合?这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金昌晓:信息化根本目的还是保证医疗质量
医院信息化的着力点应该是什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金昌晓认为,是随着技术发展,从医疗质量和成本控制上减少差错,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从1992年开始做信息化,但真正大规模建设始于1998年。至今,医院将13个厂家的37个系统整合在了一起。这种整合,对医院整个信息系统是巨大的挑战。现在从结果看,改进完成后,信息处理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在系统集成平台和业务间,医院实现了较好的协同。从整体来看,医院信息化建设做到了运行管理的精细化。举例说明:一是医院在2014年对加号管理的系统改造。通过此改造,2015年医院增加了29.5万个号源,同时医保费用降低了4.6%,很有意义。
医院信息化,最重要的还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近年来,包括整合相应系统,例如检查检验到病理,到药品适应症、用量提示等,都做了相应整合。
在引入互联网思维方面,金昌晓认为首先是理解。之后要去考虑在整个互联网医疗生态圈中,医院如何有效利用医生的价值。互联网+医疗也好,医疗+互联网也好,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提高诊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