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文化重塑医学人文精神
2017-03-29编辑整理郭潇雅
编辑整理/本刊记者 郭潇雅
以优秀文化重塑医学人文精神
编辑整理/本刊记者 郭潇雅
文化是医学灵魂,是医院立院之本,在人文精神缺失的当代,重构医学人文的话题极具现实意义。
杨立勇
杨飞龙
武素英
李荣山
优秀的医院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医院的办院导向和员工行为。医院文化建设在创新医院管理以及提升医院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6年11月26日下午,在第十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人文精神与医院文化塑造”分论坛上,主办方特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杨立勇、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副院长杨飞龙、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武素英、山西省人民医院院长李荣山、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院长钮富荣、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助理王岳,以及爱玛客服务产业(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左琨、爱玛客医疗业副总裁王永治,针对医院文化与人文精神分别作了演讲。
杨立勇:医改呼唤回归人文
公元二世纪左右,中西方医学几乎同时起步,构建各自的医学体系。当时中西方各有其代表人物,张仲景和盖伦。尽管中西方文化历史差异巨大,但在医学方面,却不谋而合地认为,在治病救人过程中要体现出“医乃仁术”的医学人文精神。
《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希波克拉底誓言》中说:“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
从上述两部中西方的医学著作中可以看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而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的价值,表现在对人的尊严、价值、生命的守护和尊重。因此,当代医学界认为,医学本身应该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道主义学问。
然而,伴随着医疗资源市场化风潮,公立医疗机构卷入了恶性竞争,功能定位被打破,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药费用逐年上涨,各种乱象频出。受此影响,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形象发生逆转,“白衣天使”逐渐被社会妖魔化。
现代医学教育始祖威廉·奥勒斯有句著名的话:“医学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这项使命要求于你们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脑。”自古以来,医学就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白衣天使,医学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基于此,在目前的新医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理念、行为和形象是医院在医改浪潮中回归人文的三条必经之路。理念体现的是医院的精神、宗旨和价值观;行为包括规章制度、奖惩措施、公共关系、宣传活动和各项文化活动;形象则是医院视觉系统的设计与构建。对任何一家医院的成长来说,最终的障碍其实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文化与精神。
钮富荣
王岳
王永治
杨飞龙:人文建设的五个要素
有人说,现在最需要人文精神的领域在中国恰恰是最缺乏人文精神的领域。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过度医疗盛行、个人疾病负担过重、因病致贫因素增加、医患关系紧张、伤医事件频发、医疗纠纷不断等诸多难题,尤其是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低、缺乏普及型医疗保险、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深层次体制性、制度性原因,导致卫生健康服务不平等现象突出,使得医学与人文渐行渐远。
医学的本质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因此,新医改启动以来,一直把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作为基本原则。新医改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既是对医学人文属性的认同,更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
医院人文精神建设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之上;二是讲制度、重规则,通过制度建设来构建制度文化;三是以患者为中心,这是医院人文精神的核心,也是医院人文精神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人文精神传承,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现代医学教育观,合理设置医学人文课程;五是构建适宜的医院人文环境,提升其人文价值和医学韵味,并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营造一种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文化氛围。
在实践中,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从“文化脉络不断延续”“人文氛围烘托服务”“医患公平贯穿始终”“医学教育人文并重”四个方面进行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医院相继获得了“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改革创新奖”“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花园式医院”等荣誉称号。
武素英:传承弘扬“福音文化”
任何一项事业成功的背后都有一种无形而有力的精神支撑力量,这种力量与其所属的特定的文化背景有着难以割裂的内在渊源。
河南省人民医院前身是中华基督教内地会1904年创办的开封“福音医院”,历经三迁院址、九易院名,至今已有112年历史。经过百年厚重历史的沉淀与滋养,通过一代代地传承、倡导和弘扬,医院逐渐形成以“人民医院服务人民,百年省医健康福音”为精髓的百年省医“福音文化”。
“福音文化”融西方基督教价值观、儒家仁爱文化、现代医院管理理念于一体,以“服务为民,担当大义”为宗旨,体现在“人类文明,道德至上,尊重生命,关心关怀,彰显公益,担当责任,精诚团结,科学管理”三十二个字上。医院始终秉承“福音文化”宗旨,先后参加了20世纪60年代的巡回医疗、20世纪70年代的援非援疆援藏、唐山抗震救灾,以及近年来抗击非典、汶川救援等灾害救援及公益活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文化建设面临着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形势和问题,对新时期如何坚持与时俱进,做好医院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此,2016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将“福音文化”凝练工程纳入医院“十三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开设人文讲堂、开通微信公众号、举办各种文娱活动、打造院史馆、畅通医患沟通渠道等手段,多途径弘扬医院的“福音文化”,朝着“人文省医、书香省医、青春省医、责任省医、幸福省医、和谐省医、廉洁省医”的目标奋进。
在“福音文化”的推动下,2016年1-9月份医院门急诊总量同比增长10.8%,出院患者同比增长12.1%,有效投诉同比下降41.3%,纠纷同比下降8%,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等荣誉称号。
河南省人民医院前身是中华基督教内地会1904年创办的开封“福音医院”。
李荣山:构筑文化运行体系
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升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改善医患之间紧张的关系;二是避免高新技术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高新技术为人类利益服务;三是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不断推陈出新,提出解决患者实际困难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思路;四是强化人文精神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医疗机构的人文精神建设,必须有自成体系的文化载体,与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坚持双向互动,才能有效推动人文精神建设的顺利开展。
山西省人民医院创建于1953年,1955年建成开诊,是直属于山西省卫生计生委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是山西省最大的医疗机构之一。医院以“厚德、博学、笃行、至善”为院训,以“仁爱济世、圣洁奉献、博学创新、团结奋进”为医院精神,以“医院有品牌、学科有名师、专业有特色、个人有专长”为发展目标,以“思想建设医院,文化凝聚人心”为办院思路,通过全员参与,精心构筑了高品质的医院文化运行体系。
医院成立了文化领导小组,下辖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群团部和宣传部,制作了《山西省人民医院文化手册》和《文化建设发展方案》,通过举办演讲大赛、护士礼仪大赛、广播操比赛,以及设置科室文化墙、LED播放文娱视频、建设文化长廊、举办摄影展等活动,宣传医院的优秀文化,逐渐使医学回归到人文的本质。
文化建设推动了医院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破除以药补医、为医院争取发展空间、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合理确定人员薪酬、巩固医联体、推进后勤社会化服务、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强化精细管理、推进教学科研培养十个方面。目前,医院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各项建设均取得新的成就。
钮富荣:多渠道宣传医院文化
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建于1944年,是浙北最早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之一。医院共设38个病区,核定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500张,年门诊量近130万人次,出院患者近5.5万人次。医院连续三年入围“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
医院奉行“仁爱和谐、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以“仁爱、和谐、求实、创新”为核心文化,多管齐下,推广宣传医院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通过不断努力,医院先后获得了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多渠道、全方位、开放式推进人文精神建设是医院的一大特色。
首先,医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文化宣传员,为其培训医学常识、医院文化、医学精神、医患沟通等内容,把宣传员安排到病区及病房,每周对患者进行文化宣讲,并组织慢性病大讲堂活动。这些宣传员在医院工作后,深切体会到医护人员的艰辛,走出医院,他们也不遗余力地向社会传播医疗工作的正能量。
其次,医院组织了十个文化活动小组,定期在院内和院外组织病友会、校生联谊会、医患茶话会、开心俱乐部等各类活动。医院已经连续三年与高校联合举办大型文化活动,2014年有2000人参加,2015年有2500人,2016年参加人数已超过3000人。在城市中心广场,医院定期举办20个摊位的大型健康科普活动,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再次,医院在2014年成立了湖州市中心医院电视台,栏目以健康讲座为主,在为当地百姓不间断宣传医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医务人员的成就感与责任感。此外,医院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多媒体宣传医院文化,获得了业界认可及百姓好评。
王岳:人文精神落地从口头禅开始
很多医院院长都有一个困惑,他们知道医学人文精神很重要,医院文化建设很重要,但如何让这种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在医院落地,生根发芽,长出果实呢?这个问题正如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傅佩荣在其著作《论语之美》中开篇提到的:“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句话的背景是,孔子学生发问:“老师,你整天在台上讲大仁大义,但道德这个东西怎样实现呢?”于是孔子说:“仁义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只要在观念上有仁慈之心,自然会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在日本的医院中,经常可以看到患者床头会放一个小花篮,里面插着一张写有“祝愿你早日康复”的卡片,花篮和卡片是医护人员送的。但在中国的医院,往往看到的是一个大花篮,放在护士站的桌子上,却是患者送的。
“患者至上”这四个字本应是医务人员的口头禅,然而今天却被另外四个字所替代——“求医问药”。这一个“求”字,使不少医生认为:“不是我该谢谢你,是你该谢谢我,我救活了你的命,我治好了你的病。”结果,中国医学的价值观和整个西方医学的价值观开始背道而驰。
反观我国台湾地区的医疗机构,当医护人员查完房,给患者换过药,即将告别的时候,一定会以“谢谢”两个字作为告别语。这十分值得大陆地区的医院借鉴学习,想要医学人文精神落地医院,就应该从“口头禅”这样的细节做起。
最基本的,医生要有三句口头禅,即“你好”“有什么可以帮您”“谢谢”,这三句代表了对患者的尊重,能缓解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同时,医生还需避免两句口头禅,即“你的病我能治好”和“你的病我治不了”,前者等同于诈骗,后者无异于落井下石。
王永治:塑造卓越的组织文化
爱玛客是总部设在美国费城的一家服务公司,成立已经有80多年,在全球财富500强中排名第200名。爱玛客是国际临床支持服务品牌领导者,服务全球2500家医疗机构。爱玛客致力于在中国医疗领域分享国际临床创新案例,并为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支持及后勤管理。
爱玛客发现,同一个服务员工,为什么加入爱玛客后,像换了一个人,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答案就在于组织文化的塑造。因此,把组织文化融合到每一名一线服务员工身上,是医院人文精神塑造的一个重要目标与任务。
爱玛客的组织文化有三点:一是一线优先、诚实正直、尊重他人;二是制定目标、采取行动、赢得胜利;三是送达美好体验,丰富和滋养人们的生活。在卓越组织文化的引领下,爱玛客医疗业员工敬业度高达81分,名列全球第一,同时,爱玛客医疗业合作伙伴价值指数也在持续提高。
美国沃顿商学院把组织文化用九个维度来衡量,一是导向,二是正直,三是结果,四是团队,五是稳定,六是尊重,七是细节,八是创新,九是竞争力。我国的医疗机构可以对比该标准,来判断自己的组织文化是否成形。
在组织文化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医疗机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医学人文的使命开始,塑造“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文化氛围;二是从组织机构的发展着手,诠释组织机构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员工共同的愿景;三是结合业务部门的工作任务,从实际出发,影响个人行为;四是考虑个人定位及发展目标,提出期待与要求,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来。
只有创新,才有未来。爱玛客今后将继续携手中国医疗机构,塑造卓越的组织文化,助力中国医疗服务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