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分析

2017-03-29赵艳霞吕震宇

关键词:三位一体创新型创新能力

赵艳霞,吕震宇

(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创新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分析

赵艳霞,吕震宇

(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三位一体”;层次分析法;影响因素

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后备力量,其创新能力受到教学、科研、实践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导师指导学生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学校的科研实践机会、社会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是影响创新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学术创新研究的主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后备力量。自从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在培养过程中表面被重视实质是受到忽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及培养模式值得高等学校高度重视。

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一刀切”的培养模式禁锢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深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校培养学生模式比较单一,是一种“一刀切”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高校的设施水平、管理水平、教学水平差异等因素,不利于高校教学特色的发挥。一方面,大学生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过于强调形式上的规范,制约了教学特色的拓展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机制和体制上的引导和激励,培养出的毕业生欠缺创新动力,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其次是“批量化生产”的培养模式造成培养质量的下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盲目招生,轻视学生培养质量。这导致了两种严重的后果:高校教学资源日趋紧张,特别是导师配比严重不足。加之市场经济“功利化”负面影响,导致导师指导作用的偏离、学术造假等恶劣问题。传统的学生培养模式未能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效衔接,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最后是封闭的培养模式缺乏与社会需求的适应与对接。我国高校普遍欠缺“教育开放化”的办学理念。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人才交流等方面难与社会需求接轨。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满足人才创新培养的要求。集中表现为各学科之间欠缺综合应用,专业课与社会实践衔接不足。培养方式比较单一,特别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以讲授式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界定

首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前提是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实现培养方案个性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是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科学性体现在:第一,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是践行素质教育的目标观。它不仅着眼于学生的知识素养、职业素养,更注重学生作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的全面素质的养成。第二,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是多元化的定位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仅需要专业领域的培养,还要关注复合型人才的打造;不仅要关注行业与企业用人的需要,还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有知识,能力的整体目标培养要求,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不同发展方向的指导。最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模式观。核心是促成学生的自我发展。通过实施按类分级培养、硕博连读培养、联合培养等培养模式,赋予学生更多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的空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取性和创造性。

第二,要明确培养目标,推行教学、实践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培养新模式

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制度是保障。在质量监督制度上,要形成高校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第三方参与的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完善外界监督体系。在学科计划安排上,改革教学方法,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在学科设置上,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增加教学实践课程,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推行教学、实践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最后是创新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内涵界定

创新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中 “三位”分别指教学、科研和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本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两个有力支撑,相辅相成,必不可少。“一体”是指教学在打造学生创新能力中是基础,是培养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三者紧密结合为一体才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从教学、科研、实践三方面,分析影响创新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各个因素,运用层析分析法分析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

三、创新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与分析

由于大部分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难以计量,通过科学拟定调查问卷,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资深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深入探讨,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成为最有效的方法。对河北省华北理工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唐山学院5所不同高校的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派员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情况见表1),并对问卷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筛选最终确定15个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构建原则,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A、准则层B和方案层C,如图1所示。

表1 创新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影响因素调查情况表

图1 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AHP结构图

(一)建立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

从教学、科研、实践等三方面研究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到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四方面:学生自身、导师、学校和社会。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目标层A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准则层B为四方面影响因素“学生因素B1、导师因素B2、学校因素B3和社会因素B4,方案层C为15个具体影响因素(C1-C15),各层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2 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结构层次表

(二)构造判断矩阵

构造创新型学术研究影响因素的各层判断矩阵,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其重要程度 按从1—9赋值,如表所示2。

表3 重要程度表

通过对两两比较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判断矩阵A-B层与B-C层如下所示。

(三)确定并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

(四) 进行一致性检验

(五)进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如表3所示)

表4 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单排序和总排序表

培养创新型人才主要从教学、科研、实践三方面入手,其基本路径是建立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这就需要认识其具体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选出对其影响程度大的因素进行改革与完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学生自身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习毅力、学校方面的科研实践机会、导师方面的为学生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社会方面为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等。

四、创新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首先,教学创新是“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基础。高校的教学创新是创新型学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高校应以教学过程创新为理念,以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以课程体系优化为方法,着力深化改革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重视教学内容的综合化,重视教学,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在课程设置上要重视相关学科、跨学科和创新学科的设置。高度重视导师队伍选拔和建设。建立完善的导师聘任与评价制度,加强对导师队伍的管理与监督。高校教师自身的教学创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不竭动力。突出研究方法训练的教学工作,鼓励学生尝试新的研究方法。自觉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鼓励学生学术交流。

其次,实践创新是“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平台。高校的实践创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依托。高校应构建全方位、综合化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投入,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平台,科学研究平台,社会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完善管理监督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学生创新实践持续进行。导师的实践创新指导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正确方向。培养学生掌握和深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企业是创新型人才实践创新的校练场,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理论研究打下现实基础。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部分问题、增加企业效益,实现科技反哺社会的社会服务功能。大学和社会企业的强强联合、实现产学研三者相结合是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出路。

第三,科研创新是“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载体。高校的科研创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大环境下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氛围和条件,鼓励学生科研创新,给予技术或资金支持。有效利用优秀人才奖励制度,给予有突出创新贡献的学生嘉奖,带动整体学生的学术积极性。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学术考核机制和学术监督机制。通过制度体系来保障研究生的学术交流环境、人文氛围环境、信息网络环境等硬件软件设施条件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学术监督机制的震慑作用,坚决打击学术造假行为。在学生管理和评价制度方面,要把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列入评价考核体系,实施人才创新激励策略。

[1]于佳宾.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商业时代,2013.7.

[2]雷彩红,等.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0.

[3]王新利,杨树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2010.03.

Analysis of Trinity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Talents

ZHAO Yan-xia, LV Zhen-yu

(College of Managemen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063210, China)

trinity; AHP; influencing factor

Innovative talents are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s major reserve forces. The innovative ability is up to many factors, such as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paper built an AHP "Trinity" training model index system and analyzed the factor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utor students invest time and ener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opportunities for schools, social practice opportunities for the community to provide innovative talents are important factors.

2095-2708(2017)02-0092-06

2016-05-30

2014-2015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实践先行、螺旋教学”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5GJJG081)阶段性成果。

赵艳霞(1972-),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

C961

A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创新型创新能力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