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极早熟春玉米绥玉29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2017-03-29陈海军
陈海军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河 164300)
种植密度对极早熟春玉米绥玉29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河 164300)
以早熟玉米新品种绥玉29号为试验材料,在6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绥玉29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绥玉29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产量在6.75万株/hm2密度时达到最高,为7378.2kg/hm2;株高、穗位高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株产量明显降低。
春玉米;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玉米是黑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对我国的玉米生产影响较大[1]。利用玉米新品种是最简单有效的增产途径,针对不同品种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是发挥新品种增产作用的重要保证[2-4]。研究表明,在稳定单穗粒重或稍有减轻的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合理密植是今后超高产栽培的发展趋势,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密度增加而提高,之后,随着密度增加产量下降。本试验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新审定的玉米新品种绥玉2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种不同种植密度下该品种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为绥玉29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试验地(50°15′N,127°27′E,海拔168.5m),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茬为大豆。供试土壤为草甸暗棕壤,耕层含有机质32.60g/kg,pH值5.12,全氮2.07g/kg、全磷1.76g/kg、全钾19.33g/kg,速效氮190.80mg/kg、速效磷87.20mg/kg、速效钾138.00mg/kg。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玉米新品种绥玉29号,审定编号为黑审玉2016038,推广区域为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6年5月9日播种,设置6个种植密度,分别为5.25万株/hm2、6.00万株/hm2、6.75万株/hm2、7.50万株/hm2、8.25万株/hm2、9.00万株/hm2,分别用D1~D6表示。每小区8垄,垄距0.65m,行长10m,3次重复,收获中间4垄进行测产。每hm2施用底肥为尿素75kg、磷酸二铵200kg、硫酸钾50kg,在玉米8~9叶期追施尿素150kg。
玉米生育期间调查出苗期、吐丝期、成熟期、株高、穗位高、空秆率等。每个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的果穗10穗进行室内考种,包括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穗粒重等。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和DP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种植密度不同对春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较大,株高、穗位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步增高;空秆率由低密度下的4.2%变为高密度下的14.3%,空秆率逐步升高;穗长、穗粗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步减小;秃尖长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高密度下达到了2.8cm;穗行数受密度的影响没有明显变化;行粒数、百粒重、单穗粒重等指标随着密度的不断增加明显降低,受密度的影响较大。
表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2.2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绥玉29号产量受不同密度的影响较大,在低密度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逐步提高,当密度增加到D3时,产量最高,之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下降。多重比较发现D3处理与D5、D6、D1之间达到了极显著水平;D4处理与D5之间达到了显著水平,与D6、D1处理之间达到了极显著水平;D2、D5处理与D6、D1处理之间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综上所述,绥玉29号在D2、D3、D4密度下产量较高,其中以处理D3的产量最高,即绥玉29号比较适宜在6.00万~7.50万株/hm2的密度下种植,产量较高,其中密度设定在6.75万株/hm2左右产量达到最大,为其最适种植密度。
表2 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表现
3 讨论与结论
我国玉米单产增长的35% ~40%归功于遗传改良[5],而栽培技术的改进、田间管理模式的更新在增产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其中提高种植密度是关键技术之一。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温资源利用率、依靠群体发挥增产潜力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6]。在选用耐密品种的前提下提高种植密度是我国玉米实现高产突破的重要途径。高种植密度增加了群体库容量,显著提高了玉米群体产量。高密度条件下玉米群体内部源库协调性良好,叶面积指数较高,但单株库容量小限制了更高产量的实现。
本研究结果表明:绥玉29号的株高、穗位高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株产量明显降低。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在6.75万株/hm2密度时产量达到最高,为其最适种植密度。本研究为绥玉29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1] 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张志国.杂交玉米推广与种业发展[J].玉米科学,2006,14(5):157-158,162
[3] 孙茂,张雪君.河南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种业,2006(9):24-25
[4]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玉米品种不同密度下的质量效应[J].玉米科学,2005,13(2):99-101
[5] 戴景瑞.我国玉米遗传育种的回顾与展望[C]//中国农学会,国家863计划生物领域专家委员会,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等.21世纪玉米遗传育种展望:玉米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6]段民孝.从农大和郑单中得到的玉米育种启示[J].玉米科学,2005,13(4):49 -52
2016-12-01)
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