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西厢记看戏曲叙事艺术的演进

2017-03-29徐秀英

东方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叙事艺术演进西厢记

徐秀英

摘要:《西厢记》是我国著名的戏曲作品,从《西厢记》中不仅可以探究出中国戏曲叙事艺术的演进,而对戏曲叙事艺术演进历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对中国戏曲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基于此,文章从叙事技巧从简单到复杂、叙事观念从说教到言情、叙事理论从空白到重视三个层面对《西厢记》中戏曲叙事艺术的演进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西厢记》;戏曲;叙事艺术;演进

前言

从《莺莺传》开始关于张崔两人的故事就一直在世间不断流传,对《莺莺传》的改写和重编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到王实甫手中两人的故事则被写成了《西厢记》。而《西厢记》一经流出就得到当时社会的高度认可,到今天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都被高度评价。而从《西厢记》中也可探索出我国戏曲叙事艺术的演进历程。在此背景下,文章围绕《西厢记》的戏曲叙事艺术为中心,提出了三条叙事艺术的演进,旨在提供一些该方面的理论参考,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叙事技巧从简单到复杂

《西厢记》在叙事艺术上的演进,从叙事的技巧上观察,其表现出了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转变。首先在叙事的线索上,《西厢记》从单线叙事的模式转变为双线叙事的模式[1]。在《莺莺传》中所有的故事叙事都是按照时间发展进行叙述的。而且故事的叙述也是完全以两人的爱情为主线,并没有其他因素参与其中。整个戏曲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讲述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对于戏中其他人物只是简单提及,可谓面目模糊。而在《西厢记》中对除了主人公之外的人物描述则更为生动。加之双线索的叙述模式,更是让剧情本身就必备悬念的成分,而这也成为了推动剧情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2]。

其次从叙事的角度上进行观察。《莺莺传》所采用的是最为简单的第三人称的叙事模式,而此种叙述模式已经在先秦时代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是一种极其简单的叙事模式,即从上帝视角对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进行阐述。而在《西厢记》中则加入了一些第一人称的叙述桥段,例如每一位人物在登场的时候都会有一番自我介绍,而这种叙事方式在《西厢记》之前是没有的。而《西厢记》复杂化的叙事的模式,同时也具备诸多优点。比如通过加入第一人称的独白,观众会觉得人物情感的表达更为真实,并不是传统袖手旁观的感觉。

再从《西厢记》的情节结构安排上进行观察。较之《莺莺传》也可以说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的高度。《莺莺传》采用的平铺直叙的情节安排,在情节中并没有冲突、曲折和意外。但是在《西厢记》中则凸显出了诸多情节安排上的巧妙之处。总体而言,从叙事的技巧上观察,《西厢记》可谓是较之《莺莺传》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结构安排、主题表达以及人物刻画上都做到更为细致化和复杂化,可以说在叙事技巧上更为复杂[3]。

二、叙事观念从说教到言情

从叙事的观念上进行进行观察,传统的《莺莺传》中多是一种说教性质的叙述观念,但是在《西厢记》中则更多的在对崔张两人的爱情故事进行言情。这也是《西厢记》中体现出的戏曲叙事艺术上的一种转变。

例如在《莺莺传》中,作者对整个故事编写的目标十分明显,就是让世人不能过于沉迷于女色。而在《西厢记》中在写作目的上就出现了极大的改变,从《莺莺传》的说教模式变成了言情,在故事的结局上设置为两人的终成眷属,其写作的目的也就表现得十分明显,就是对爱情至上的一种宣传。尤其是在《西厢记》中张生一角色的设置,其至始至终都对莺莺一心一意,为了莺莺不要功名,甚至不吃不喝,最后赴京赶考也都是为了能够迎娶莺莺回家。这种对爱情的执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

此外在叙事观念上除了在目的上从说教演进成了言情,在写作观念上更从传统的录实变成了虚构。在《莺莺传》的结尾一句话表示其所描述的故事,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并不是一个虚构的空话。而《莺莺传》作者当时的观念和整个社会的主流观念是一致的,在我国重视历史的事实一直占据在文学创作的中心思想。但是也必须说我国古代的著作中也有写虚的作品,如庄子的诸多作品便是如此。而在《西厢记》中已经看不到什么作者强调故事真实性的言语,相反的倒是在故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令人眼前一亮的离奇情节。例如:郑恒在企图破坏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爱情失败后,居然就触阶而死了;又比如张生考上了状元最后迎娶莺莺的完美大结局。这是情节都可以观察出一些离奇的味道。在《西厢记》中大量虚构场景的出现,也说明在当时元代的社会氛围中,戏曲的作家们已经越来越重视情节的精彩程度。他们在考虑如何在戏曲中表达真情实意时,已经不会在去强调情节的真实性。而这一叙述观念的转变则在明朝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诸多光怪离奇的小说不断涌现就是最好的证明[4]。

三、叙事理论从空白到重视

虽然我国的戏曲和印度的戏曲以及古希腊的戏剧被称作世界的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但是在我国戏剧中的理论却出现得很晚。而中国戏剧的理论成型阶段就是在《西厢记》诞生的元清时代。随着《西厢记》的诞生以及对《西厢记》评价的不断增多,基于这些评价所诞生的中国古典艺术特征的叙事理论系统逐渐成型。而在《西厢记》之前的众多戏剧中对于叙事理论的重视和表现程度均不足。而在《西厢记》后在吸取叙事中所建立起的理论,其涉及到对叙事主客体之间虚实关系、叙事主体的认识、教化与言情之间关系以及结构、情节、关目、角色等设计的诸多方面。而催成这一套理论形成的重要角色就是对《西厢记》的诸多评价。在明中叶之后《西厢记》也是被誉为了《崔氏春秋》,其也成为了被印次数最多的戏曲。可以说就戏曲的影响力,直至今天《西厢记》仍是最大的,其对我国戏曲叙事理论的建设也起到的决定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西厢记》在叙事艺术上转变是十分独到且有趣的,而通过细致的分析也发现。《西厢记》在叙述艺术上实现了叙事技巧从简单到复杂、叙事观念从说教到言情、叙事理论从空白到重视的演变;此外《西厢记》在技巧、观念以及艺术上三个层面之間演进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彼此之间相关关联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张玉勤.从明刊本《西厢记》版刻插图看戏曲的文人化进程[J].学术论坛,2010,33(9):95-102.

[2]刘云哲.临去秋波那一转——谈戏曲艺术的传神之美[J].剧作家,2012,(4):117-117.

[3]俞为民.王世贞《艺苑卮言》中的曲论[J].艺术百家,2012,(4):135-142.

[4]相彬.浅析当代影视中的戏曲名著改编——以《西厢记》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叙事艺术演进西厢记
为什么《西厢记》天下夺魁
“红娘”称呼的由来
论金朵儿儿童文学系列作品的叙事艺术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企业营销理念演进的道德营销探讨
《海边的卡夫卡》赏析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以水墨而文学
星系的形成与演进和宇宙的膨胀现象及暗物质与暗能量
《西厢记》赏读之一: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