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经验和启示

2017-03-29李丽珊

继续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社区学院借鉴发展历程

李丽珊

摘 要:美国社区学院在全球享有声誉。阐述了社区学院从萌芽到如今持续稳定发展的历程,进一步总结了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以及取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对其发展历程和经验的探究,得到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特色;功能;借鉴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中,社区学院是一个伟大创举。从二十世纪初创立以来,社区学院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劳动力,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前总统克林頓评价“社区大学是美国的最佳特色”。社区学院因灵活实用的专业设置、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出口多元等众多优势赢得了广大应届高中毕业生和成人学习者的热爱。

一、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

(一)莫雷尔法案与增地学院的建立

1862年7月2日,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也称为“赠地大学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向各州划拨公有土地,作为各个州兴办农业学校和机械工艺学校的补贴和基金。为培养工农业专门人才而建立起来的学院通常被称为“增地学院”。《莫雷尔法案》开创了在高等教育中开展职业教育的先河,虽然社区学院在当时还不存在,但是该法案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法案都对后来的社区学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初级学院运动和社区学院的建立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中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形成巨大的压力,要求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数逐日增多。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初级学院运动对美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影响。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把4年制大学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称作初级学院,后两年称作高级学院。1901年,Joliet镇立高中校长Stanley Brown和芝加哥大学校长在伊利诺伊州联合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社区学院-乔利埃特初级学院,该校是美国首家也是迄今最成功的初级学院。它是一种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为学生提供高中程度以上的大专教育。1920年美国初级学院协会正式成立,后来易名为美国社区学院协会。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社区学院开始提供就业培训来缓解广泛的失业压力。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学院的发展与改革

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是战后职业教育的恢复与初步发展时期。1944年美国国会通过《退伍军人议案》,为了帮助战后的军人得到教育及在职培训的机会,该法案规定由政府提供贷款,鼓励军人重返校园,使得更多职业培训的课程兴起。最终,220多万退伍军人,其中包括6万多名妇女和约7万黑人在该法案的帮助下进入了社区学院。1947年,联邦政府任命报告表明需要建立学费较为低廉的公共社区学院网络,无数公共两年制学院因此易名为社区学院。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到80年代初,旨在追求“社会公正和公平”。1963年美国出台《职业教育法》,促使联邦政府在经费上给予职业教育很大的支持,从而帮助职业教育变成一种面向社会各阶层,各年龄组的教育。同时力求把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此背景下社区学院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办学网络。

第三阶段从80年代初到1990年,崇尚“有效性和效率性”。8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了以讲究效率为核心的《职业训练合作法》和《美国经济竞争力强化训练法》,从而使得美国职业教育理念从“职业教育训练”转换为“劳动力教育训练”。这一时期的社区学院专注于开展职业教育,满足人们对职业培训的需要。

第四阶段从90年代至今,着重强调学习的质量和标准。1990年,为了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颁布了《卡尔?帕金斯职业与应用技术法案》。美国联邦政府积极推进社区学院的发展,制定相关法律,提供财政资助。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给予社区学院高度评价,提出已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大胆的议案,计划将社区学校的学费全部减免并进一步提高社区学院的质量,强调未来美国两年制社区大学将像美国今天的中学那样是免费和普遍的,以确保美国继续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劳动力。

二、社区学院的功能与办学特色

(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健全的法律保障

在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都有政府颁布的相应职业教育法律法案作为有力支撑。美国政府通过联邦法律规定,教育基金纳入政府预算,由各个州议会通过税法筹措,为包含职业教育在内的社区教育提供了财政上有力的资金保障。

同时,社区学院的经费资助多种多样,包括政府预算经费、地方税收、学费收入,还有社会和校友捐赠的发展基金。根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014年的统计,社区学院资金来源主要有联邦政府14.1%、州政府29.8%、地方政府18.1%、学费29.5%、其他来源8.5%。

(二)专设的协会组织AACC

美国社区大学协会(A A C C:A m e r i c a 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成立于1920年,专门为美国两年制的大学提供交流平台。美国社区大学协会是美国1300多所两年制副学士学位社区大学和1300万名学生的代表,也是美国社区大学的首要推广组织。协会主要在以下五个战略行动领域推广社区大学:社区大学认可与倡导;学生录取、学习与成功;社区大学领导力发展;经济发展与从业人数发展;全球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

协会总部位于华盛顿全国高等教育中心,协会与各州办事处负责人紧密合作,传达政策并影响各州政策的制定。同时与高校组织开展广泛合作,监督并影响联邦政策的制定。协会致力于通过政策措施、创新项目、科学研究、信息分享和战略推广支持成员单位并将成员单位向商业、工业和全国媒体进行推广。作为非营利组织,AACC致力于努力实现其“通过推广美国的社区大学建设一个学习者国度”的最终使命。在社区大学的发展中社区大学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公平开放,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

社区学院的入学机会对所有人开放,实行“开放招生”政策,社区学院学生的入学门槛低,质高价廉。根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016年公布的最新数据,2014至2015学年就读社区学院的学生种族比例为白人49%,西班牙人22%,黑人14%,亚洲/太平洋岛屿6%,印第安人1%,两个或以上种族3%,非居民外国人1%,其它4%;学生平均年龄28岁,其中21岁以下37%,22-39岁49%,40岁以上14%,招收的学生在类型上覆盖面宽广。2015-2016学年公立社区学院的平均学费为3430美元,相对应的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平均学费为9410美元(如表1)。此外,学生大多可以住在家里,这样可以减少住宿的支出。

(四)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多样

转学课程和职业课程是社区学院提供的两大核心类课程。转学课程是针对两年后想继续攻读四年制大学的学生设计的,学生通常选择在社区学院上大学前两年的通识课程,毕业时,学校颁发副学士学位给学生,学生在社区学院所修的学分被四年制大学承认,学生可以转读四年制大学,继续后两年的大学课程,取得学士学位。根据加州社区学院的资料显示,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系统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中,28.4%的学生是由社区学院转读;而同年加州州立大学系统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中,高达58.2%的学生是由社区学院转读而来的。

职业课程的课程设置是根据社会需要所设置的,课程设置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就业市场的需求,满足了学生将来的就业要求。社区学院实行人性化管理,设有顾问为学生在选学课程方面提供建议和帮助,对于无论是希望通过较长时间学习培训后从事理想职业的人员,还是渴望得到迅速帮助就业的学生,都可以在社区学院选到合适的课程。

AACC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230万总注册学生中,学分制学生730万人,占60%,非学分制学学生500万人,占40%;其中全职学生占38%,兼职学生占62%。

(五)服务社区和地方,与地方企业强强合作。

美国社区学院将为社会提供优质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努力幫助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和专业技能,鼓励个人追求创新,寻求高成长性的职业生涯。

为了实现社区学院与产业界的结盟,奥巴马政府力推了“职业和技术教育计划”(CET)和“未来技能计划”“职业和技术教育计划”强调给学生提供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机会,许多社区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相关项目和课程,包括学位授予课程和认证培训课程。“未来技能计划”将公司与社区学院联合起来,创建工商业和社区学院的伙伴关系,通过加强50个州的企业、工会、培训单位和社区学院之间的合作来大幅提高美国工人的劳动技能,实现到2020年拥有500多万社区学院毕业生的宏伟目标。

三、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些举措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特色来开创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独特的办学模式。

(一)提高政府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教育观

虽然国家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与普通教育同级、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远远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国职业教育在层次和类型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普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正统、主流的教育,处于主体的强势地位,职业教育处于明显的弱势状态。职业教育结构不完整,体系不健全,体现在教育结构的严重失衡,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在美国,政府对社区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社区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为了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努力实现健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加强高等教育的法制建设,健全法律和资金保障

美国社区大学的成功依赖于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通过立法保证了社区大学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应该学习借鉴美国在职业教育立法工作中的经验,通过立法保证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经费保障。通过立法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通过立法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年提升。同时,多渠道拓展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

(三)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沟通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普通教育的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一级的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很难获得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的机会。尽管国家明文规定,中专、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但是由于受到教学内容,高考制度和高考内容等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实际上没有能力升入普通高校,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的比例是被严格控制的,可供选择的高校数量也非常少,中职教育实际上成为“终止教育”。

我国目前主要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缺乏继续深造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缺乏与普通高等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应该努力实现与普通教育各个层次之间的沟通,在制度和政策上应该允许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或者大学继续深造,给予高职学生多条出路的选择。应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出口多元化,努力建设纵向衔接中等职业教育,横向连接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体式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四)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高素质人才

美国社区学院是校企合作模式的典范。社区学院基本实行董事会管理体制,社区企业是董事会成员,同时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是由学校、行业、企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讨论确定的,学生的实践课程大多在社区企业进行,社区学院充分利用社区企业的资源,发挥校企优势,将企业引入学校。

我国职业院校一般都属于象牙塔式的类型,容易造成教学内容和方法脱离实际,应该充分学习美国社区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成熟技术应用和运作,实践能力强,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工作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人才。注重对学生能力、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采取各种形式与企业、公司合作办学,聘请有技术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实践教学的教师。努力构建与企业联合,与技术市场衔接的新型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英英,张俊.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2011(2).

[2]赵红亚.美国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

[3]董园飞,陈琳,吴阳非.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及特点对高职教育的启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3).

[4]孙传燕.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贡献及启示[J].文教资料,2011(6).

猜你喜欢

社区学院借鉴发展历程
美国、日本社区教育与企业结合模式分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加拿大温哥华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