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勿将职业技术教育士官培养成单一“操作工”

2017-03-29毛俊超薛昌友田立业

继续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士官实践教学

毛俊超+薛昌友+田立业

摘 要:随着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深入发展,士官学历教育转型为职业技术教育。但将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搞成简单操作式训练教育,将士官培养成单一的“操作工”,是一种过于注重实用和功利的导向。虽然士官在部队属于操作使用型人才,但作为院校教育,应本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确定促进学员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士官人才。

关键词: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操作工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士官制度的实行是我国走军队职业化道路的有益尝试。士官教育属于职业技术教育范畴,教育目的是把士官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层骨干和基层军官的得力助手,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但是,一些任职教育院校对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把它当成是一种纯粹的岗位任职教育,把实践教学等同于简单的操作性训练,从而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时过度弱化军校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有的院校甚至把文化基础课全部砍掉,并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过度强化与部队实际需要的完全接轨,将专业基础课和岗位任职课一股脑地搬到装备前,搞“短、平、快”式的低层次操作式训练教育,目的是把士官学员培养成简单务实的“操作工”,这是十分有害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既没有正确理解原总部对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出的基本要求,并且从未来战争的需要来看,这种士官教育模式也不符合提高战斗力的根本标准。为了更好地贯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军队院校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

(一)分析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

军校教育是军事教育训练的主体之一,是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下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学员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军队建设和战争所需要合格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军校任职教育是指军官(士官)在完成高等学历教育(本科或专科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任职需求进行的多层次的进修、培训或专业学位教育。它是建立在学历教育基础之上的高层次进修教育,是以任职需求为牵引,属于实用性的教育。目前的“4+1”式的生长干部军官的岗前培训,就是这种岗位任职教育。

我军大多数士官直接担负着武器装备的使用、维修和管理工作,这种应用型人才特点要求士官教育具备较强的岗位指向性,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具有职业教育属性。职业技术教育士官的生源是来自部队的具有中学学历的初级预选士官或一期士官,他们没有经过相应的专科学历教育,文化基础很薄弱,通过军校的职业技术教育要达到相应的科学文化素养要求,同时还要为满足将来的岗位任职需要,进行任职教育。因此,士官的职业技术教育不是纯粹的岗位任职教育,应该包含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两个阶段,它是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的统一体,是现阶段我军培养军事人才的一种特殊教育,它既不同于地方院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不同于军校的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它既具有军校学历教育的属性,也具有任职教育的属性。分析清楚了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就有利于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国外的职业教育十分注意教育与训练的区别,反对过于注重实用与功利,关注人性和谐与人格的完善。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指出:“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训练是传授某种技艺,教育则是给人提供某种精神品质。爱因斯坦也强调:“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我军大多数士官直接担负着武器装备的使用、维修和管理工作,这就要求士官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过硬的军事政治思想素质、精湛的装备维修技能、熟练的装备操作使用能力、较强的组织训练能力、一定的基层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的士官人才。具体讲,士官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士官学员应该具备胜任装备操作、指挥、维护保养及管理带兵等各种能力;二是应该具备相关的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素质。这两方面既反映了部队对士官人才的现实需求,也反映了部队对士官人才发展潜力的要求。但这两方面的培养目标只是关注了部队的需求,没有体现士官的个体发展需求。因此,士官教育还要注重学员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院校士官教育与部队岗位培训的重要区别和优势所在。

二、改革创新士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技术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正确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理论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究竟谁重要是个没有定论的命题。不能过度强调一方,偏废另一方,二者是个矛盾统一体,要运用好这个统一体,不能走极端。以前学历教育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极少,现在任职教育重视实践性教学,理论教学偏少,尤其是士官的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实践性教学是应该的,但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士官学员不需要掌握多少理论知识,只要针对将来的岗位任职,加强有针对性的操作性训练即可”是极其错误的。因为,这样培养出的一批“操作工”士官,从短期看能迎合部队的一时所需,回到部队后上手快,但由于受到的是速成教育,基础薄弱,对知识的掌握往往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不仅不利于当前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将来的发展。总之,学员的综合军事素质低,发展潜力受限,既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更不能对付未来战场复杂形势的变化,从而难以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

(二)正确理解“两个60%要求”

原总部对推进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深入发展,改进教学方法时提到“各培训班次实践教学不低于总教学时间的60%,想定作业和现地教学(含实装、模拟教学)不低于实践教学时间的60%”。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士官班次,目前的学制是三年,前两年在院校学习,最后一年在部队实习。原总部的提出的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基本要求中已经将部队实习阶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由院校明确学员在部队实习期间的训练科目、目的要求、主要内容、考核标准与方式,考核成绩作为毕业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有些院校对于以上文件要求的理解存在误区,一种误区是认为由于士官学员在理论授课中接受能力差,甚至对理论学习产生厌恶感,难以养成基础理论修养,所以过度减少理论教学。有的把一些文化基础课全部取消。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基础课教学不等于理论教学,文化课像英语、数学也有实践教学环节,直接把文化课等同于理论课是不合理的。有的在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中,注重狭义的操作技能培养,造成专业理论知识结构与专业实践操作的脱节,使得实践性操作僅停留在简单的维修方法上,没有对装备维修形成系统的知识网,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与素养,当出现新的维修保障时,就感到措手不及了。另一种误区是将实践性教学等于操作训练教学,于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一味的将任职岗位课全都搬到装备前组织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加重实践操作训练固然重要,但实践操作训练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性工作,我们培养的不是加工厂的工人,而是懂装备参数等知识,具有高层次保障能力的技术人员。随着我军装备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士官不仅要具备对某种装备的简单保障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自我更新、自我提高、自我适应新情况的装备保障能力。

(三)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深度融合

“谁也不能确切知道新技术革命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的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为未来所做的最好准备不是为某一职业而进行的狭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过分专业化的教育往往使得学生的素质被局限在某一狭窄的知识技术领域内,从而使被教育者的发展出现片面性,很难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而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就可以向学员提供较为宽口径的知识面,为学员建立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因此,通过加强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融合,就可以拓展学员的知识面,提升学员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培育文化技术自主与创新意识,从而使他们不仅成为已有职业和岗位的追求者,而且成为未来职业和岗位的创造者。士官是基层的技术骨干,尤其是军士长,大都被任命为技师,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职业带”理论解释,技师属于操作型专业技术骨干,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在注重职业性、专业性的同时,必须同时注重通识教育,因为士官人才是对理论和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中低层次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对他们尤其重要。通识教育是提升他们整体素质的基础,使他们通过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成为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更能成为“和谐发展的社会人”。

三、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注重提升学员的全面素质

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要实现促进士官学员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采用通专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员的素质,就要构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根据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可以将士官教育职业技术分为基础教育和任职教育两个阶段,课程体系也要按两个阶段进行设置。

(一)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

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是实现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要保证士官学员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够用的军事基本素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和基层管理素养,任职基础课程设置按照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军事基础、专业基础四个课程模块构建。根据课程构建目标,任职基础课程突出应用性,应该把握“必需、够用”的原则。其中政治课在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是首要的,原总部对政治课程设置有明确的要求,各个院校对军事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都有不同程度的重视,主要问题是把握好文化基础课的设置。原总部将文化基础课纳入任职基础模块,并指出数学、英语、计算机等文化基础课是保证学员具备相应职业技术教育文化程度的重要课程,院校应根据军兵种和专业实际,合理安排学时。为了加大实践教学课时,减少基础课时也是必然的,这就需要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精选,并且对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求也不能过高,从目前的需要看,首要的任务是保证基础课为专业课打基础的作用,目的就是体现基础知识在专业课中的应用性,但对于基础课程的隐性作用即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作用也不能忽视掉。

(二)任职拓展课程设置

在任职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士官学员的个性需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比如要考虑学员对基层管理素养的诉求,应该设置一些任职拓展课程。士官学员将来在部队是兵头将尾,同时扮演着“士兵”和“军官”的角色,除了会操作装备,能维修,懂技术外,还要会带兵,是技术与管理能力的综合,需要一定的基层管理素养。因此在院校学习期间,士官学员还要学习一些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这就需要设置适当的心理、管理和教育学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员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术,便于将来碰到问题首先会自己进行心理调适,也能帮助手下士兵进行调适,有助于做士兵的思想工作,更好得促进管理工作。除了学习相关知识外,还要将心理训练纳入正常训练轨道。士官是高技术兵器的直接操纵者,身处战场前沿,经受的心理压力更大,更加需要进行系统、科学的心理训练。让士官学员在平时训练中熟悉和适应各种刺激因素,掌握减轻、解除心理负荷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和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求生存、求胜利的坚强意志力。

(三)任职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

任職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按照任职岗位和部队实践两个课程模块构建。为保证学员具有娴熟的任职岗位素养,任职岗位课程设置应把握“实用、管用”的原则,突出针对性。该阶段的教学就应该是体现实战化教学的操作训练教育,是针对性很强的岗位指向性教育,是实装实操实作训练。就是要根据不同岗位需求,牢牢贴近岗位的要求,紧跟部队装备的变化,针对不同岗位构建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士官任职能力。

总之,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和技术的教育,这就决定了其职业性、实用性要求较多,因此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根据部队建设、未来战争和任职岗位需要培养士官学员的实际技能,但同时还要培养士官学员的发展潜能,使他们在毕业后,不仅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成为合格的职业人,也能成为人才统一的,根据个人发展,适应各种变化、和谐发展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吕云峰.军校教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1.

[2]田益友,刘德明.我军士官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J].决策与信,2013(12).

[3]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吕云峰,李雪松.军校教员教学能力训练教程[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职业技术教育士官实践教学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