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生活土壤 激活小学数学课堂

2017-03-29付振香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2期
关键词:生活实践学习兴趣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既要注重扎根生活土壤,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生活体验,又要把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效链接,巧妙融合,才能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我认为要扎根生活土壤,激活数学课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即:从学习兴趣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从生活实践着眼,寻觅数学问题;从生活经验入手,解决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学习兴趣;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興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才能扎根生活土壤,有效激活小学数学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学习兴趣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才会积极地探索,敏锐地观察,主动的提出问题,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例如:教学“认识数10”时,我结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动画形式导入:首先我把0—9这些数字兄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时,数字9成为老大哥,他丝毫瞧不起最小的“0”老弟,傲慢的对几个兄弟说:“0”老弟表示什么都没有,真是个最没用的东西!“0”老弟不服气的反驳:“我跑到“1”大哥后面去,和大哥站到一块儿就比你大了。”通过数字兄弟俩的争吵,从而引出数字“10”。这种动画表演和声情并茂的讲述,像一根磁石,牢牢抓住了每个孩子的心,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也使他们心情愉悦,兴趣盎然。可以说“课伊始,趣顿生。”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在这一创设的学生熟悉的情境中,一方面学生主动学习了新知。另一方面还学会了应用,他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大大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动脑等能力,同时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从中领悟到了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二、从生活实践着眼,寻觅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认知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特别希望了解自己的生活。在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的学习均含有丰富的实践活动因素,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因素,让学生从生活中寻觅数学问题。比如在教学“步测与目测”时,我先让一学生在教室从前面走到后面,从左边走到右边,学生会感到奇怪:干吗要这样走来走去?我说:“平常我们每天都要走路,走路也隐藏着数学知识。知道了一步的长度,就可以用步子测量出距离。”我先让全班学生走一走教室,算一算走教室的长用了多少步,再用卷尺测出教室的实际距离,算出自己一步的长度。然后让学生走教室的宽,看走了几步,算出教室的宽大约是多少?再用卷尺实际测量。当学生看到用自己的步子量出的长度接近实际值时,兴奋地跳了起来。在广阔的生活天地中,数学与生活千丝万屡的联系展示得淋漓尽致。

三、从生活经验入手,解决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跟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以及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自主参与。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运用经验,在创造活动中学数学和依托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知识。如:第七册“小管家”的实践活动,我让学生用两周多的时间,真实记录自己家庭每一天吃的、用的等开支情况外,还让他们把统计结果先跟爸爸妈妈做交流,然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交流的范围可以扩展一些。比方说“这些开支合理吗?哪些可以节省、取消或增加?如果让我们当家,可以怎样合理分配?通过一周的观察,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等等。这一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搜集家庭生活中各种数据来切实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交流充分体会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更多实际问题;通过参与收集数据过程的体验,更加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只要在活动中,当数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有生命的,学生才会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在“问题解决”的情境中学好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联系生活,努力拓展学习的空间,架筑课内外的相互联系,让学生通过课内外的活动,在生活中感悟数学,亲近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拿出一些商品的价格,让学生说一说要买哪些商品,需要多少钱?怎样计算?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我讲“一个汽车销售经理准备去批发一批汽车销售,又不知购买哪些种类的车容易销售,他打算在马路边做一次调查。请你看看马路边过往车辆的情况,为他出谋划策。”然后播放一条主要街道上车辆来来往往的场面,引导学生想办法统计,为经理出谋划策。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富有挑战性的具体情境学习,不经意间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思维被激活,学习就主动,自觉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生活,拉近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陶行知所言“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数学的源头活水,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的,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阵地,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教师只有扎根生活的土壤,捕捉“生活现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多种方法将生活融入并激活数学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快乐学数学论文:学数学要乐在其中,中国学术期刊

[2]《让高效走进课堂》.说课标说教,2012-09-21

【作者简介】

付振香,女,1975年出生,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生活实践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重视生活实践的 “五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