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单导学模式为抓手,拓宽中职语文教学新思路
2017-03-29黄引
黄引
【摘 要】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改变目前中职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有效途径之一。活动单导学模式遵循的教学原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它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与“任务驱动”的特点,把“课堂”变“学堂”。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课前预习单;课堂活动单;课后检测单;学后反思单
曾问生,是否想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展示自我,答案基本是肯定的。可是,到了课堂,积极发言的仍是极少数。原因很多:课内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充分思考;学生不够自信;表达能力没能跟上思维的发展;老师评价方式不当等。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呢?活动单导学模式应该是其中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模式遵循的教学原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其宗旨是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课堂结构,致力打造高效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最终要把“课堂”变成“学堂”,充分体现“自主学习”与“任务驱动”的特点,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模式分四步走:课前预习单、课堂活动单、课后检测单、学后反思单。
一、巧妙设计“课前预习单”
“预习单”制定的依据就是“先学后教”。所谓“先学后教”是指学生先根据“预习单”设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然后,教师依据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释疑、点拨、引导和提升。
“先学后教”原则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三不”,即学生自己能学会不教,没有自学过的内容不教,没有合作学习过的内容不教。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挖掘潜能,让学生自主感知、领悟知识。
“预习单”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而且要在新授之前就能充分激发该堂内容的兴趣,尽早进入“临战”状态,为课堂的“实战”奠定基础。
像中职《拿来主义》,但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多是讲授式,程序往往是:背景导入→课文分析→赏析论证方法→品评论证技巧→总结、体会文章的特色等。
二、精心打造“课堂活动单”
“活动单”是教与学活动的蓝本,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制定的依据是“以学定教”。以往备课只注重备内容、备教法,而轻学生、轻学情、轻学法。活动单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前、课后研究学情,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学情,及时调整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把此作为教学的起点,使不同的学生都有能力、有机会、有可能完成任务。
“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自主学习,即学生根据“活动单”确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进行自学;二是小组合作,即通过小组讨论个人自学困惑;三是展示交流,展示内容包括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和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四是点评提升,通过师生、生生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找出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等。
通过自主、合作,各组推代表或用抢答的形式展示交流成果,然后由学生和教师双方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能力都有极大的提升,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要真正打造出令人滿意的“活动单”,必须注意活动单内容精选、科学安排梯度、明确活动要求、灵活安排步骤、丰富展示形式等。
三、科学编制“课后检测单”
学生是否真正获取了知识与能力,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都要通过练习来检查,通过检测来实现。
要使反馈训练取得实效,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注意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选择检测的内容,应本着复习旧知,巩固新知的目的,应突出检测的针对性,力求针对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控制习题的难度,应本着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题量适中的原则照顾到大多数,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三是把握训练的时长,不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还以《拿来主义》为例,设计了7个基础知识选择题,两个阅读理解题,一个课外拓展题,既检测了课堂所学知识,也让学生在拓展中获取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高效使用“学后反思单”
反思就学生而言就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方法进行提炼与归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能总结经验,收获成功,又要能找出问题,找出方法,进而学有所成,将零散的知识转化为学习的能力。
当然,反思不仅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教者也要努力根据教学实际不断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优化,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最佳……总之,反思一切教学行为,反思一切教学行为的成败得失,对学生教师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最理想、最有效、最有吸引力的,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我们的实践结果来看,“活动单导学模式”确实给我们中职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充分展示,并使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希望这种教学模式能在中职的土壤中生根、开花,为中职语文课堂带来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1]《以任务单为抓手的语文课前预习》.《中学课程辅导 教学研究》,2011.8
[2]《学习任务单在小班化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代语文》,2010.09
[3]《任务单导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学习(下)》,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