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更好地演绎声乐作品

2017-03-29付欣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演唱

付欣

摘要:歌唱是表演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声乐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演唱技巧外,还有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对声乐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会体验和控制声乐作品所蕴含的感情,是完整演绎作品的重要因素。我在这篇论文里主要论述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怎么样正确地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二是怎么样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关键词:作品情感理解;演唱;作品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44-01

作为一名声乐学员,学习歌唱的目的是为了把歌唱好,得到听众的认可,同一首作品,有的演唱者为唱技巧而唱技巧,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结果表现得很木讷、呆板。歌唱家之所以为人民所欢迎和爱戴,正是因为他们的演唱表现出了老百姓的思想愿望,给予了人们以崇高的美的艺术享受。歌唱是表演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当表演者进行演唱时才能使作曲家写在纸上的死的音符和字变成活的、运动的旋律和言语,并能表达出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因而使观众能得到美的享受。相同的作品由不同的歌唱者来演绎,这样就常常会出现较大的区别。而这些区别不仅仅来自于歌唱者音乐的专业技能,更多的是来自于歌唱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修养。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歌唱主体而言是演唱者内心情感、认识、需求以歌曲为载体的情感输出,情感的接受对于欣赏者而言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情感和精神愉悦,也能使紧张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这是因为演唱的过程是演唱者通过歌曲与听众进行的情感和心理世界交流的过程,在演唱中演唱者必须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歌曲感情完美统一,才能感染听众,使听众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双重共鸣。本文将以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作为主要的讨论课题,探讨歌唱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而在演唱过程中能良好的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带给听众,以收到良好的歌唱效果。

下面我从理解声乐作品这方面来阐述。歌唱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表现真实的人性、抒发真实的人情。歌唱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要求歌唱者把自己化为曲中之人,在情的贯穿下,把歌唱的外部技巧与心理因素统一起来,把心中所想艺术的转化为眼中所见,口中所唱。用歌声塑造艺术形象,它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取决与歌声的内涵,取决于深刻表现情感的成功与否。文化修养是声乐演唱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很好的理解能力,是演唱歌曲及表现情感的前提条件。音乐是表达人们内心真挚感情的一种表演艺术,而声乐是一种更高难度的表演艺术,它要结合发声技巧,对歌曲的理解,加之完整的情感表达才能将一部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深入人心。这一过程需要对音乐语言和歌词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切身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这样演绎出的作品才会以声传情,以情感人。情感表达的基础是对歌曲的深入理解和对生活的切身体验。首先,对声乐作品的作者意图,历史背景,文化意义,思想感情内容有个系统的了解,其次切身融入角色当中,准确地把握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将生活中的情感在声乐演唱中再现,这样才能做到用心、用情去歌唱。一首声乐作品,如果作者运用了华丽的音乐语汇,高深的作曲技巧,而演唱者也掌握了准确的演唱技能,但却没有真正理解歌曲的内涵,不能用真挚的感情演唱,会使作品变得干涩、无味,不能让听众与作品互相融合渗透,达不到审美愉悦的效果,这首声乐作品的生命意义也就不复存在。所以说在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怎样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这是所有学唱者所梦寐以求的事情。很多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声音训练后,演唱技能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可是对作品的处理仍然不到位,演唱起来显得苍白无力。有些人在演唱的时候,自己感觉已经是十分投入了,但实际效果常与自己的感觉相差甚远。不少歌唱者虽然具有较为成熟的演唱技巧,但由于阅历浅、知识面窄等原因,对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歌词内容不能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所以在演唱时就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歌曲的内在含义和意境。一个歌唱者只有善于运用声音技巧,恰到好处地处理作品,才能完美地表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涵,使歌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

所以这些要求我们必须:

1.加强文学修养,深刻理解作品内涵

演唱一首声乐作品,就像是在做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它不僅要求歌唱者对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还要求歌唱者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并具备相应的分析和理解作品的能力。歌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表现美的形式之一。在歌唱中,歌者要充分体会歌词的含义、思想感情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创作风格和创作特点,恰到好处地进行作品处理。通过歌唱把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重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音乐欣赏中受到感染,引起共鸣。比如演唱《我的祖国》,我们知道这是电影《上甘岭》的一首插曲,歌曲采用抒情与激情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战士们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前部分是以抒情(上接144页)为主的女高音演唱的形式出现,思乡之情涌然而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仿佛使人看到了祖国的河山是多么美丽。后一部分采用音区与速度及演唱方式的改变,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副歌性质,在演唱时应该要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所展示的生动形象来深化主题,使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得到最好表现。歌曲《黄水谣》从谱面上就可以分为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前黄河两岸人民幸福生活、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奸淫烧杀、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后黄河两安凄惨悲凉的三部分情景,如果不能读懂歌词的含义,就不能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意境,更谈不上如何去表达歌曲的感情了。又如,在演唱歌曲《乌苏里船歌》时,就要严格按照谱面所标记出的力度记号来演唱,如果该用轻声演唱的地方不轻声演唱,那就必将破坏意境。听郭颂老师演唱《乌苏里船歌》,就仿佛身临其境。

2.加强歌唱情感的培养

歌唱目的是利用熟练的发声技巧,去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听众。对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神态和事物的内涵有观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对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段的感情有感受、体验和认识的能力;善于运用歌唱技巧,把所理解的内容,感受到的情感用歌声表现出来的表达能力。台上唱的悲悲切切,台下的观众却笑容满面或是无动于衷,这是因为歌唱者对情感的尺度没有把握好,做出了虚假的表现,所以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歌唱者在培养歌唱情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情感释放的"度"及准确性。

3.加强演唱表演发展的技术和方法

在声乐演唱中,表演可以促进艺术想象的完成。演唱者对声乐作品内在形象思维的想象必须通过表演来实现。好的歌唱不仅要技巧好,更重要的是怎样把作者要表现的内容表演得好,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写得好,还要演唱者表演得好,情感表达得到位。只有当歌唱者注重了歌曲感情的表现,对作品有了恰当的表演,才能使听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声"与"情"的完美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而表演又进一步促进了演唱者声情并茂地演唱。要想在艺术实践中确立良好的自我感觉,就要了解表演所起到的促进作用。首先歌唱演员此时要在短时间内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全身心的投入到表演上去,达到忘我的境界,紧张自然就会消失。然后再相应的带动内心的情感,以获取正常的自我感觉。在表演过程中,演唱者实际上要处于既要"有我",又要"无我"的状态。"有我",是表演时从自我出发去捕捉角色的形象感;"无我",是演唱者进入规定情景时把自己化为角色,用真情实感去体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这需要演唱者在艺术实践中具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并且要懂得运用表演来促进艺术实践中的自我感觉的确立。

参考文献:

[1]《声乐学基础》石惟正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7月

[2]《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邹本初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7月

猜你喜欢

演唱
浅析声乐作品演唱中的“联觉现象”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分析
浅谈《黄河怨》的音乐处理
陇东民歌演唱特征探究
传统民歌中方言演唱的重要性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