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回顾反思促进有效学习

2017-03-29王永霞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促进学习反思

王永霞

摘要:反思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是数学学习的动力,是对问题的再认识,它可以使认识到自身思维与知识方面的缺陷,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但学生往往对这个环节不够重视,导致学习效率低,因此教师应引導学生学会反思,对自已的判断与活动甚至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使学生真正深入到数学活到中,真正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实质,为他们后继学习积淀经验与方法。

关键词:反思;促进;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02-01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不断地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过程,对自己的探索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也是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习活动优质高效开展的重要途径。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和有效的自我调节,是智慧成熟的标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行回顾与反思,从而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调整学习过程,改善学习策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回顾旧知,促进新知学习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在教学中找准学生的"新知生长点",通过引导学生对旧知的回顾,激活学生有效反思,则能够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探究经验等,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新知的学习。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然后让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密切,除法有商不变的规律,分数是否也有相应的规律呢?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分数与除法、商不变规律的原型中展开联想,探究分数中分子、分母之间的规律。当学生学习完分数基本性质后,教师引导学生全面沟通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分数中的分子对应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母对应除法中的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对应"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与除法的形式不同,但两者之间的相关概念和性质有较强的类比性。这样学生不仅利用已有的除法知识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而且沟通了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分数基本性质在已有知识结构中的根,有效地将分数基本性质纳入原有知识体系。有了这样的学习经验,学生将来再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时,就能触类旁通,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了。

2.回顾方法,促进策略迁移

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停留在让学生做各式各样的题型,即仅仅关注问题解决了没有,而疏于引导学生反思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那么,则十分不利于学生把握解决数学问题背后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引导学生回顾解决相应问题的策略,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轻松获取所学数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学会许多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起到闻一知百、触类旁通的效果。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由于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学生已学会用"割补""拼合"等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因此,求梯形的面积就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移植替代法",推导出面积公式。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想一想,梯形可以转化为什么图形?再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然后让同学们观察比较:原来一个梯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剪、拼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想出许多办法:有拼成三角形的,有拼成长方形的,有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显示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操作方式,必须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延伸到新的领域中,从而发现新知识。这样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十分有效的。

3.回顾差错,促进领悟深化

波利亚指出:"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机会。""通过反思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解题能力。"学生做错题目,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粗心大意看错题目的,有笔误写错数字或符号的,有受思维定势影响而出错的,有考虑不周全而出错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从而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纠错。只有让学生通过反思进一步明确错误的根源,理清思路,才可以促进学生深刻领会,有效地避免同类错误的再一次出现。

例如,二年级学生解答这样的问题:"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一起采蘑菇,平均每人采了7个蘑菇。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不少学生列式为:7×7=49(个)。此题学生错误的根源主要是受到"7个小矮人"这一强信息的干扰,而没有注意到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应该是8个人。这类错误只要教师一提醒学生似乎都能明白,但是往往换一个情境:"小红和她的5个同学搬花盆,每人搬6盆。一共搬了多少盆?"学生还是照样出现同样的错误。怎样才能使学生的认识不是肤浅的,而能够在学生的内心留下深刻的痕迹呢?于是把错误的做法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反思: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还要让学生及时反思,通过这次改错,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总结以后读题要细心,学习要有严谨的态度,不能想当然,等等。这样既纠正了错误,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了纠错追因的意识,发挥了其潜在的教育价值。

4.回顾过程,促进自我评价

在课堂学习将要结束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认真回顾与总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扩展、延伸和迁移,从而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作一回顾,让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之处和闪光点,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学习过程,找到自己学习中的困惑之处,寻求帮助,及时解决。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节课的最后,教师问学生,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知道好在哪里吗?有同学说我们都很认真,我们积极举手发言,也有同学说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我们自己发现的。教师紧接着问,你们是怎样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呢?学生回答公式的推导过程,我结合学生的回答肯定道:面对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个新问题,我们同学没等老师讲解,而是自己想办法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了学过的长方形,利用旧知识找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们的这种思考方法对以后学习三角形、梯形等面积计算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我想说,反思并非简单的回顾"过程"反思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体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体悟解决问题的策略,体悟科学的探究方法。又如,在一堂课的末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自我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怎样?""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通过指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结果、学习情感进行回顾,通过回顾和反刍获取的信息,使学生了解学习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回顾反思与探索学习并行,在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的同时,还应留给学生反思的时空,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激活学生有效反思,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反思的状态,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有效学习。

猜你喜欢

促进学习反思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