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2017-03-29蔚华李岩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自主学习运用

蔚华 李岩

摘要:小学是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因此更应注重数学学习的生活化,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学习数学的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兴趣;运用;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99-0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对数学来说,更为贴切。小学是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因此更应注重数学学习的生活化,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学习数学的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这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方式:

1.新课导入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又好奇,对于枯燥的数学公式或是练习往往坐不住,甚至感到厌烦。实践证明,设计富于生活色彩而且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教学,一定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由被动到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使注意力变得自觉,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中如何做好导入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做:如在教《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根据学生平时会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实际,首先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到超市购物的画面,引起学生的注意,问学生:"我们去超市买东西会用到是什么?"这时有学生就会说是人民币。这时候老师可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并说:"我们买东西就要用到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这样课堂就活跃起来了,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2.生活化语言中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如在教"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70克,面饼:65克,从而知道调料袋和包装袋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等实际问题。

教"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可以这样设计: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例,你们知道吗?边划边讲,脚底长与身高的比是1:7,如果你是一名侦探的话,只要发现罪犯脚印就可以估计罪犯的身高了。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的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或者是:出示五星红旗,美丽的雅典神庙、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及发型设计,问这些美吗?知道为什么这么美?然后介绍希腊数学家利用线段找到世界上最美丽的几何比-黄金分割,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揭示课题。

相信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就可以使学生分析数学的现象。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挖掘数学中"生活例子",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亲近感,激发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3.生活化的事物中解决数学问题

由于数学贴近实际的特性,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老师们需要注意将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的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熟练地记忆相关的知识,还能够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学生日后的健康全面发展。注重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记忆知识。例如在讲授余数课程时,可以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如果孔融有8个梨子,他要分给三个人要怎么分、要分给四个人要怎么分、分给五个人怎么分,此时学生运用除法可能并不能完全整除,因此正好可以带入本堂课的主旨,让学生在讲授之前就对余数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上课的效率,保障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掌握。

又例如:教《乘法应用题与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超市购物结帐时的清单,从清单上找到单价、数量、总价,知道已知单价和数量用乘法就可以算出总价来,让学生认识到"单价X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这样就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眼中的數学不再是简单的枯燥的数学公式,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因此,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置于教学情境中,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与思维积极性的激发,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自主学习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