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材文本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

2017-03-29杨晓枫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目标

杨晓枫

摘要:教材选文因其文体样式、内容特点及学生学情的不同,其教学的目标也必定不同。本文以北师版小语四年级下册《海上的日出》一课为例,谈谈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关注点、依据和原则。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目标;确定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63-0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树立了体现时代精神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些目标从宏观上给了教学一个方向,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语文教师把"总体目标"细化分解到每一册、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面对一篇篇具体的选文,具体的教学目标则需要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学情来具体确定。如何确定文本阅读教学目标?现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太阳》单元中《海上的日出》一课为例,谈谈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关注点、确定的依据和原则。

1.目标确定的关注点

1.1关注文本在教材里的位置及所属单元的教学要求。《海上的日出》是第八册第九单元《太阳》中的一篇文章,《四年级下册教材使用说明》中指出:批注笔记是个性化阅读的外显形式,更是个人阅读经常采用的形式,所以无论从教学上,还是从学生学习能力终身发展的需要上看,都应该抓好。教材在第四、第五、第六、第九单元《语文天地》的"金钥匙"对"批注笔记"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批注"的习惯与能力。《海上的日出》所在第九单元教学要点及本课的教学要点都提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日出景色的美丽,体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情感。"3、"继续练习做批注笔记,培养二次批注的意识。" 结合教材说明及各个教学要点,可以确定"继续练习做批注笔记,培养二次批注的意识。"是本课阅读教学不能忽略的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1.2关注与《课程标准》的关联,思考:如何把课程目标落实到文本的教学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第七条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二学段阅读目标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海上的日出》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如何新读,如何新教,如何才能用更新的理念激发出学生的潜力来,这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文本要教给学生什么阅读方法,批注的话,怎么批,在哪里批?这些都是要训练的。经典作品重在品味语言,如何品,在哪里品?教学中搭建怎样的平台交流,如何发展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备"这一篇"课时必须关注的重点。

2.目标确定的依据

2.1文本的特点。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总是对特定体式的文本的阅读,不同体式的课文,其阅读方式、阅读方法均有所不同。阅读教学,必须十分关注阅读体式的差异;不同体式的阅读,有其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匹配的教学方法。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一书中讲到:"阅读散文,即鉴赏'文学性散文',其要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

《海上的日出》是巴金1927年1月从上海赴法国留学在船上写的短文,收集记录在这次海上见闻的《海行杂记》一书中。这篇仅仅400多字的散文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语言朴实、准确、优美。初看文章,似乎是把日出的过程做为贯穿全篇的结构线索。细读,并非如此,文章有一条隐伏的结构线索管束着描写对象,即作者的情韵。巴金曾说,此文 "有向往光明,奋发向上这个意思"。巴金的青年时代,正值国难当头,他去法国留学,正是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海上的日出,让他看到了光明与力量,文章字里行間无不透出作巴金奋发向上的情绪。把握品味巴金语言特点,感悟作者文字里透露出的情韵可以确定为这篇文章主要的教学内容。

2.2学生的学情。教师作为一个读者读懂课文后,要明白,并不是课文所有内容都要"教"给学生,这里还涉及到任教学生的具体学情问题。因此,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就这篇课文的整体阅读来看,学生已有哪些基础经验,哪些地方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就这篇课文最值得"教"的内容来看,学生已懂得了多少,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哪些地方需要深化理解。

《海上的日出》学生自己阅读后能够明白文章描述了"日出的过程",抒发了"作者对日出的热爱赞美之情",但他们无法体会到"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理想追求,这是教学中必须突破的难点。这里就需要补充当时的社会背景,补充《海行杂记》里的文章--《"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以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当时内心在挣扎、痛苦后的一种觉醒,觉醒后的一种理想与追求,从而领会"海上日出"的意义。另外,本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继续练习做批注笔记,培养二次批注的意识",通过前几个单元的练习,基本的圈画、标注、简要的心得,学生应该没有问题,需要突破的是,"点画评注",到底应该在哪里点,在哪里画,在哪里评,在哪里注,如何评注才能凸显自己独特的想法,这是教学中需要深化的内容。

3.目标确定的原则

3.1精简集中原则。王荣生教授关于一堂好课的九条标准第三条指出:"教学内容应相对集中。"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就表示教学目标要集中明确。一般来说,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定的太多,我们建议一个或两个,最多不要超过两个。

教师在完成课文的教学解读之后,应该在"最值得教的内容"与"具体学情"之间反复斟酌,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留下核心的内容。这个内容应该是充分考虑了课文与学情,并在"内容"与"学情"之间建立一定的关联。然后,根据这个内容写出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通过前面的文本及学情分析,根据以上原则及方法,我们可以确定出《海上的日出》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批注点评的方法,分享巴金对日出的热爱、赞美之情及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理想追求。

(2)通过补充社会背景资料和文本阅读资料,回顾历史,深入人物内心,升华作品的主题--升起心中的太阳。

3.2有效达成原则。一堂好课目标的设定,必须基于教材、基于课标、基于学生,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并在课堂中得以很好地落实,也就是说课堂中能够使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目标的有效达成"关键在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也就是"内容"能够为"目标"服务。

"围绕目标有效达成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海上的日出》教学内容如下:

一是介绍《海行杂记》,引出《海上日出》。

二是熟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基础,细读文本,批注点评,交流讨论本课的主体内容。

(1)请找出文中最能表达巴金情感的一句话,试着理解。

(2)文中还有很多地方写出巴金对日出的感情,轻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写上批注。

(3)巴金曾说,此文 "有向往光明,奋发向上这个意思"。你们有同感吗?细读课文,找出依据,圈画点评。

三是阅读《海行杂记》第3篇文章《"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及当时社会背景资料,思考:如何看待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巴金离开时是怎样的心情,海上日出对巴金有什么影响?

四是作业:结合老师的批注修改补充自己的批注。

教学完成后,我们要有意识的回头看看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考:(1)目标确定是否准确、合适,依据何在?(2)教学内容是否能够为目标服务?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3.3从学生学的情况考察目标达成度,如果目标、内容准确,达成度却不高,是否考虑调整教学的方式。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制定适合的目标,是上好一堂课最基本的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王荣生,等,著.《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目标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高中语文文本阅读的元认知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