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体系国企范式研究
2017-03-29戴文宇
戴文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越来越得到重视。依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千百年来的文化渊源,中国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体系正在逐步的发展、形成中。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中国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体系国企范式的建立,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社会责任、制度规范以及人文精神的统一。依据我们国情问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出“三低”和“订单经济”特征。面临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我们积极响应改革的号角,在建筑工程企业制度方面实现改革创新升级。经过改革创新的建筑工程企业,表现出它的管理、制度优势,努力提升它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体系;国企范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3-0122-01
1引言
近年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队伍发展壮大的速度很快,服务了很多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在这个建筑工程队伍中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以及整个建筑的设计人员在许多领域都创造了很大的成就,正是这些考验,他们的技术才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当这些强大的中国建设工程队伍走向其它国家时,这支队伍表现出了优越的竞争力与强大的实力。在这些大成就、大项目背后积攒了许许多多的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他们不怕艰辛,一次又一次完成许多国内外的高难度、强度大、工期紧的种种任务。不容置疑的是,在建筑工程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是有益的,是我们快速进入顶尖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然而,对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体系而言,中国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体系的形成,与我们的国情是有很大关系[1]。因为建筑工程的科学体系的形成,其目的是为更好的服务人民,其中所有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都是根据实际的情况所形成的科学体系。综上所述,建筑科学管理体系形成的基石是“方圆之道”、“以人为本”为理念。这个理念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深入体系内部,指导科学管理体系更进一步完善。这就要求我国应该积极响应改革的号角,在建筑工程企业制度方面实现改革创新升级。经过改革创新的建筑工程企业,表现出它的管理、制度优势,努力提升它的核心竞争力[2]。
2 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体系国企范式的形成基础
管理是一门大学问,任何企业、事物处理等都离不开管理。它包罗万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发展、利润多少等。随着现在企事业单位转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明确、越来越高质量,进而客户的需求程度也变得更高。在技术方面说,每个岗位需要的科学技术种类变得多样,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体系方面就应该考虑更多的形式。在管理层次来说,社会上的各种管理标准越来越多,层次划分增加。在建筑行业,之所以很重视科学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原因是行业基础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再者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实际经验[3]。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都要经过以下主要步骤,标准制定、企业管理流程细化、各种细节规章制度、生产过程中监控措施、总结出现的问题、交流和积累实践经验。就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工程管理者来说,需要他们自己具备管理和技术这两个方面的经验,而且要能了解市场需求与建筑行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如果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管理会越来越轻松。从管理的本质来看,范式就是一种形成的科学管理体系、一种管理模式,也可以说它是微观与宏观、专业与文化的统一体[4]。
3 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体系国企范式的构建要素
现在所述的国有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积累到资金、市场、技术、高端人才等,这些问题不是一朝就能解决的,它是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机制体制问题。现就以国有企业在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体系国企范式的构建要素进行简要分析、研究[5]。
3.1 发展战略要素
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企业建立发展战略要素,其建立的发展战略是为企业在今后中长期设定的计划目标。正所谓,战略管理是“纲”,“纲举”才能“目张”。发展战略的目标制定具有很大的全局性和长远性,能很好地指导企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说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每个管理人员付出心血,有了战略就需要我们每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进行实施。这就是体现在员工队伍素质结构、企业文化等软实力的重大变化上,这是确保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要让一只管理队伍时刻充满活力,随时接受挑战。
3.2 人力资源管理要素
人是组织的核心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是一切生产力的创造者,是我们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现在一个知识经济全面创新的时代,人力资源的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他是作为生产、传播、交换和利用知识,如果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就可以创造出最具有价值、创造力的产品。随着现在新型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老牌国有企业也面临改革,他们常常因为面临很多重大问题,例如队伍严重老化、退休人员多、职工人数严重超标等问题。现在所处的主要问题就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很难解决的问题。人员数量众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良莠不齐的技术人员分配很难建立一支专业的团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采取层次分配,不管一个团队人多人少,关键要把握好人员应该如何去合适的岗位,发挥不同岗位应有的作用。人尽其才,实现一个合理的人才匹配中心,实时了解人员动态,为后续人力资源要素管理提供指导[6]。
3.3 企业主流文化要素
企业文化的建立,对于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又是“隐形的”。我们说“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愚蠢的企业,而愚蠢的企业是不能赢得市场的”。所以,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大力弘扬企业文化,促进员工上进。一个建筑工程企业干得好,一年两年靠机会;三年五年靠制度;长期则要靠文化。建筑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建立,归结到底就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升级。企业文化是精神、制度、物质相结合的产物。纵观世界,各大企业的辉煌都离不开企业文化,例如,二次大战后,日本现代工业的崛起,其企业文化具有东方传统文化和日本特有的色彩,与现代企业管理结合时,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特色。
3.4 成本管理要素
对于一个成功的项目来说,其不仅能够为建筑工程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也能体现出一个建筑企业形象。建筑工程项目中工期、安全、质量以及环保为其四大支点,这四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工程项目成败起到决定作用,也体现出建筑施工企业的信用及价值。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中低成本竞争的趋势,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品质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
4 结语
通过中国的基本国情、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千百年来的文化渊源,中国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体系逐步发展、形成。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中国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体系国企范式的建立,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社会责任、制度规范以及人文精神的统一。经过改革创新的建筑工程企业,表现出它的管理、制度优势,努力提升它的核心竞争力。为综合实现人才合理布局的措施,我们应该认真理清思路,管理者为员工制定预定轨道,设置了很多制度管理,为我们中国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者指明了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春梅.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5):229-232.
[2]李世凯.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6):258.
[3]韩向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3):46-48.
[4]罗丽芬.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科学之友,2011(6):102-103.
[5]王春康.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211-211.
[6]黃柽炜.论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J].江西建材,2014(8):29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