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师范生的数学教学语言技能培养

2017-03-29于庆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

于庆

【摘要】 数学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传递教学信息的基本载体,数学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师范教学要强化师范生数学教学语言表达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师范生在数学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师范生数学语言表达技能的三种可行方法.

【关键词】 师范教育;数学教学语言;数学语言表达

数学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在完成数学教学任务过程中运用教学语言的行为方式,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作为一个师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才能胜任未来的数学教学工作.因此,师范教学要强化师范生数学语言表达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如今,许多师范生往往只会用数学符号表示定理,而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只会做数学题目,而不会叙述;即使是表达也不全面、不通畅,甚至不合逻辑,这极不利于他们未来的数学教学工作.数学语言的掌握和使用不当,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教学能力,中小学数学教师使用数学语言不当而导致知识性错误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中小学教师来源于师范院校,所以师范教学应强化师范生数学语言表达技能的提高,使师范生重视数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能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数学语言,为今后从事数学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上,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要得到均衡发展,从教学的技术层面来看,听、说、读、写、算,一个都不能少,但我们在说的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数学语言的发展往往被忽视,造成一些学生会计算、会思考,但讲不清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思维的发展.所以,数学课不能忽视对学生语言表达技能的训练,那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师范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技能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我发现班里的很多学生课后都能说会道的,可是为什么课堂上不管教师如何发问都会有沉默不语的学生呢?据我询问分析得知,其中的关键是他们不敢说,怕说错、怕被取笑,当然,还有一些学生明明会说但就是不愿意在课上表现自己,久而久之习惯于做一名听众.所以,一个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尽量提供让学生说的机会,不仅要求学生说概念、说原理,还要让学生说题型、说题意、说思路、说方法、说步骤、说结果等.课上总会有那么一小群学生,是课上的主角,抢着说抢着做题,而那些不善于为自己创造说的机会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就得不到训练,这就需要教师安排各种形式,比如,自己轻声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等,给每名学生都提供说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并要欣赏学生的发言.

(一)兴趣导课,为学生大胆说出来营造轻松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兴趣导课的重要性.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巧妙地设计问题,努力创造每一个能够让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在上课之前,我都会努力寻找学生们熟悉或者好奇的生活素材,关注今天或本周的新闻要点,在上课前两三分钟,我都会引用今天电视、报纸以及周边生活关于世界各地的新闻作为本节课的初始话题.这样既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课堂之外的新鲜事情,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轻松地带入本节课内容,为后面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

(二)用心设计,针对训练,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话

即便是做了精心的准备,即便是由浅入深,但收到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整个过程进行得很缓慢.有些学生站起来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有些学生是只能意会却不能言傳,有些是被动地站起来干脆说“不懂”,这样下去还会耽误教学进度.这个时候教师就必须耐住性子,一定要让学生开口说话,不能走老路,要循序渐进地引导,而且牺牲点教学进度也是值得的.要知道这不是学生的错,如果我们教师从一开始就不包办,而是鼓励他们开口说话,就不会出现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教师要牢记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开口说话,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总结的,不要由教师总结.不管课堂教学进行到哪个环节,教师都要把握住提问的机会,尽可能地把提问的权力让给学生,教师要留足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时间,创造学生表达数学的机会[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大胆地说出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展现个人的风采,让学生最多限度地得到锻炼,完成“讲堂”变为“学堂”、“讲师”变为“导师”的转变.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只要用心,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话这一道锁一定会被我们的金钥匙打开.

二、给学生提供说的模式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的学科,数学语言就具有相应的特点.如何让学生把自己的语言转化成数学的语言呢?

首先,教师要有目的地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在叙述过程中会采用教师用过的语言,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学生很有帮助.要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准确性,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激励性、启发性,给学生做出榜样.教师的示范不仅可以用口头语言来让学生“听”,还可以利用板书、肢体语言这些辅助形式让学生“看”[3].教师在与学生探讨问题时,也应要求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对学生表达正确的地方要大力赞扬,对学生表达不规范的地方要善意指出[2].

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分层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学习过程中抽象程度应该逐渐提高.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通过观察形象操作和听教师语言初步感知.第二步,脱离形象事物,看着思路图说,教师只提供思路图.第三步,脱离各种形象模式,只借助表象进行思维.这时只提供算式,让学生光看算式说出计算过程和得数,这是完全抽象的思维.这三步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使学生的数学语言逐步完善,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做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经历想说、敢说、会说、能说的过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离不开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可以用准确、精练、清晰、连贯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计算过程、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简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4].

三、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模式

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始终扮演主角,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是配角,甚至是观众,听教师在讲台上自导自演.这样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扭曲了教学双方的内在联系,破坏了学习过程体系的合理结构.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都给自己教成“哑巴”了.不仅对新的知识掌握、应用不了,而且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很差.

在课堂上,不少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是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表达要求认识不到位,只要求答案、结果正确就行.对于学生的书写、说理或其他语言叙述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忽视了对学生的说理能力的培养.例如,当学生回答到一半时,教师为了赶课堂进度和时间,马上就会挥挥手示意学生:“哦,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或者是发现学生说错了就赶紧说:“可以了,行了,别说了,坐下吧!”害怕学生说得不到位,意思表达得不清楚,会导致其他学生听不明白,教师自己就会帮学生完成说理部分,结果怎么来的、如何解释教师都一手操办,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学生说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彻底剥夺了学生展示、表达数学的权利和机会,违背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适时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循循善诱,导之以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

数学语言的形成是一個长期过程,提高师范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技能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数学语言教学不能是孤立的,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归纳技巧和方法,提炼策略和升华思想,将思想方法教学融于数学语言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例展现,将零星的观点汇聚成有用的思路和特殊的技巧,把有效的思路演变为系统的方法和策略[5].在常规数学教学中融会贯通,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才能逐步完善和提高师范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技能,提高师范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怎样通过正确的数学语言获得数学教学的成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刘咏梅.数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刘东峰.如何培养中职幼师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J].考试周刊,2013(08):51-52.

[3]陈安宁.师范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及对策[J].高教研究,2013(01):18-20.

[4]王坚强.浅析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4):165.

[5]刘丽平.数学课教学应注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11):53-54.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
赓续百年嘉庚学脉勇担师范教育使命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建院105周年
“美育视域下的音乐师范教育教学价值重构”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探析
高举师范教育大旗 服务乡村教育振兴——天水师范学院创新办学模式纪实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素质师范生的培养理念摭探——以高职师范教育为例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特殊师范教育机构发展的困境及其制度突破
我国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高专音乐师范教育课程建设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