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小高足杯 能饮一杯无

2017-03-29许剑锋

中国收藏 2017年3期
关键词:器型壁画

许剑锋

“杯敞口,深腹斜收,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听到这一描述后,高足杯的形象跃然纸上。自古以来,高足杯这一器型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纤巧的高足杯于元代最为兴盛,明清两代数量减少但仍有所创新。那么,高足杯是做什么用的呢?我们是否可以从古人遗留的只言片语中找到答案呢?

| 高足杯的产生 |

高足杯造型的产生是历经千年一步一步衍变而来的。其造型的雏形是新石器时期的豆,《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记载“执觞觚杯豆而不醉”,说明在早期时豆是作为酒器而存在的,高足杯的产生吸收了豆的实用特征和造型元素。以后历朝历代也出现过若干造型不一的高足杯,其中造型最为奇妙的当数1984年江西省南昌县小兰乡南朝墓出土的一件青瓷高足转杯,该杯整体似高足盘托高足杯,杯直接套坐在盘中杯足上,杯体可左右转动,可谓构思奇巧,工艺精湛,为南朝青瓷中难得的珍品。但此种高足杯具体做什么用途却不得而知,很有可能是作为灯具存在。到了隋代,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高足杯,1980年山西省太原市犀角沙沟村隋开皇十七年斛律彻墓出土了一件白釉高足杯,斜壁深腹,足部呈喇叭型,通體施满釉,釉色白中闪青绿,有疏朗的开片,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高足杯。

说起高足杯发展的鼎盛时期当属元代时期,《中国陶瓷史》第八章第三节在论及元代瓷器的造型时,明确指出:“高足杯是元代瓷器中最流行的器型。口微撇,近底处较丰满,承以上小下大的竹节式高足,是高足杯的典型式样。”有人对元代青花瓷的器型数量做过统计,得出“就国内所藏元青花总数说,高足杯约占22%”的结论。1999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景德镇湖田窑清理了一处元代“枢府窑”遗迹,“此次出土的枢府瓷,在器型上以高足杯最为常见,数量占总数的95%以上。”

那么,元代瓷器中为什么会突然涌现出来大量的高足杯?究其原因这与高足杯最初是蒙古人的饮酒器具有关,其使用人群大多为处于上层社会的蒙古人。高足杯出现的历史背景是随着蒙古族入主中原而来的,当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经过了初期接触碰撞以后,相互借鉴学习的过程便开始了。蒙古人开始接受并且学习汉族文化,高足杯的使用也顺理成章地逐渐进入了汉族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从而大量出现。

| 用以豪饮的“马上杯” |

古代高足杯的功用之一是作为酒杯。著名陶瓷专家刘新园先生就认为高足杯应称之为“马上杯”,随着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不断交流,高足杯不仅可以用作马上饮酒的器具,更是日常生活当中的饮酒器具,这一点我们在河南登封县登封王墓中的壁画得到佐证。该墓的西南壁绘三仕女图,人物均面向左。前者身材高挑,着深色直领长措子,白巾束髻,双手托一浅平盘,上置一小高足杯,恭敬而立。高足杯作为酒具放置于一浅盘内,左边的侍女手捧一胆瓶,由此可以知道,这幅壁画当中的高足杯是搭配胆瓶喝酒使用的。

陕西省蒲城洞耳村元代壁画墓亦发现壁画中画有高足杯。墓中的“堂中对坐图”是整个墓葬壁画的中心,图中墓主夫妇对坐于一座屏风前方,左侧案几上放有玉壶春瓶、匜、小杯以及瓶花;右侧案几则放置瓶花、盖罐及高足杯。在元代西藏夏鲁寺佛殿一层壁画中也画有着蒙古装男子,一手持玉壶春瓶,一手举着高足杯,也可知其是作为酒具存在的。

此外,我们从高足杯上出现的纹饰也能了解其用途。高安窖藏曾出土一件带有诗文的高足杯,杯内底书“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景德镇落马桥红光瓷厂窑址也出土一件书写“不饮空归去,桃花也笑人”的釉里红高足杯。这些诗文均表现出元代人豪饮、嗜酒的性格,也表明高足杯是酒具。另外,景德镇戴家弄窑址出土过一件青花高足杯,内底绘人物纹,画风简洁,人物席地而坐,手握高足杯欲一饮而尽,相同的题材在明代的绘画中也可以看到,晚明时期的著名画家陈洪绶曾绘了《隐居十六观》图册,其中一开就绘了一高士手持高足杯,另一手置于壶上。

| 实用功能凸显 |

关于高足杯有学者认为其是用来盛装酒或水果或大米做成的食品,是藏传佛教中具有很高地位的供器,地位极高的佛教教徒才能享用这种特殊器具,其他人则禁止使用,与宗教文化具有特殊联系。2001年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清理了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该墓系明仁宗第九子朱瞻及其继妃魏氏的合葬墓。墓中出土了4件“高足瓷碗”,其中2件施以青花釉,发掘者根据出土的一件“青花龙纹高足碗”及与其配套的金盖和银鎏金盏托,以及西藏现存的几件带碗套和碗座的高足杯,考证高足杯使用时将其插入金属器座中,一般置于寺庙的主佛前,平常则收藏于特制的套杯中以防破损。不过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元代时期各窖藏、窑址及墓葬中出土的高足杯,均不见杯盖和杯托。

另外,用来放置供品也是高足杯的功用之一。元代至顺刻本《事林广记》前集卷十一绘有插图“把官员盏”。“凡大筵席茶饭,则用出桌,每桌上以小果盆列果子数盘于前,列菜碟数品于后。厅前用大香炉花瓶居于中央,祇应乐人分列左右。若众官毕集,主人则进前把盏。客有居小者,亦随意出席把盏,凡数十巡,方可献食。主人以两手高捧至面前,安在桌上,再又把盏”其中的把盏即为高足杯。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左侧放置两排高足杯以及左侧仆人手捧两只高足杯,杯中物体不明,可能为水果。此外,陕西省榆林市衡山县发现一元代壁画墓,墓室内通绘壁画,墓室后部所绘的夫妇并坐宴饮图是该墓壁画的主体图案,墓主夫妇6人并坐于长榻上,身后为四出方格纹屏风,上有帷幔轻挂。男主人坐于中间,正面向前,5位夫人分别坐在男主人两侧,微微侧身袖手望向男主人,夫人均内着左衽短襦衫,外罩开襟半袖衫,下穿长裙。正前方绘一长方形供桌,上置荷叶盖罐、玉壶春瓶、匜、碗、盘、方盒以及高足杯等,很明显可以看出高足杯中放有红色物体,有可能是作为供品的水果。

那么,无论是作为饮酒用具还是作为实用器,高足杯这一典型器皿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高足杯在元代鼎盛发展与元人的蒙古文化有关,而至明清时期,虽然因文化背景而导致生产数量上有所减少,但是高足杯的造型和纹饰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元代的高足杯足部较高且直,有1至4道竹节纹;而明代的高足杯的足部则明显变矮变大,且多喇叭形,中间柄较高;到了清代,高足杯的底足不仅外撇,而且中间柄很短,杯与足之间好似两杯底足对接。除此之外,高足杯器身的纹饰设计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以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海水龙纹高足杯和明成化斗彩高足杯最负盛名,清代各个时期也皆有出类拔萃的高足杯出现。

猜你喜欢

器型壁画
慕古而怀今
三观壁画
Marvelous mural 神奇的壁画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反美”壁画
浅析山西博物院藏兽形觥器型与纹饰
浅析山西博物院藏兽形觥器型与纹饰
“飞蛾”修复壁画忙
小羊首圆炉
福州脱胎漆器器型创新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