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周光:红色家风育后人
2017-03-29阎荣安
阎荣安
1992年12月14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召开向优秀知识分子颁发“吉林英才奖章”大会,获奖者周世红特别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他是受到世界著名的光学专家王大珩器重的科技英才,更因为他是老红军、吉林省原副省长周光的儿子。周世红感慨地说,自己之所以能获得“吉林英才奖章”,正是得益于严正的家风。
红军后代 高干家庭
周世红的父亲周光,是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人,生于1912年2月21日,原名周百根,曾用名周干民。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曾任红四军民运部部长,鄂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旅大市公安总局局长,长春市副市长、市长,中共长春市委书记处书记,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等职务。
母亲池精武,河北完县人,1922年出生,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旅大市公安总队政治部副主任,东北局干部管理处二科科长,中共长春市委工交部副部长、市委常委、市纪检委书记,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
周光、池精武夫妇,一个是老红军,一个是老八路,又长期在长春市和吉林省政府工作,德高望重,在长春和吉林是威信很高、影响很大的高级领导干部。
周世红出生于1943年,因父母都在河北冀中地区前线抗击日军,故取乳名“冀中”。父母由于工作十分紧张,顾不上他,不得不将他寄养在安平县一个老乡家,直到1946年5月,父母到东北工作前才将他接回。周世红本来还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在1945年因寄养老乡家的窑洞坍塌而不幸遇难;小弟弟1947年出生,3岁时因病夭折,于是周世红成了家中唯一的男孩。1951年,池精武将时任大连市委书记傅忠海1岁多的二女儿带在身边,当作亲生女儿抚养,这样周世红又有了一个妹妹。
以身垂范 严正家风
尽管周光、池精武夫妇只有一双儿女,将他们视为掌上明珠,但他们对孩子并不娇惯,一直以来都是严格要求,正确引导,适度关爱,用严正的家风将子女培养成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为了表达自己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坚定信念,让后代继承先辈的遗志,孩子出生后,周光夫妇给大儿子取名叫周世红,给小儿子取名叫周世旗。意在时时激励孩子在党的旗帜下成长成才,高举红旗,继续前进,当好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周世红记得,自己小时候,父亲就常说:“孩子,一个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没有灵魂,是不能很好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他要热爱党,热爱国家,长大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周世红在《回忆我的父亲》中回忆:当时“我有些迷惑,但看着他那严肃的表情,听着那充满慈爱的声音,便深深地记下了。随着时光的流逝,我越来越感觉父亲的正确”。
周光夫婦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正确地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坚持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以身作则教育孩子不搞特殊,做一个有道德、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平易近人,待人热情,他们把工作人员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就连工人来家里搞维修,他们都亲自倒茶递烟,没有一点架子。他们身体力行,让孩子耳濡目染,养成尊重人、平等待人、热情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品格。
周光是南方人,有吃大米的习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大米供应很少,周光便坚持吃面和杂粮,从不开后门多买一点大米。当时食用油限量供应,每人每月只有2两。油不够吃,有的人便悄悄从农村买点豆油,可周光要求家里千万不能那么做。他严肃地说,当领导干部的不能带头破坏国家的政策。
周光配有专车,但从来不允许子女乘坐。有一次,司机自作主张送了一次周世红,结果受到周光极为严厉的批评。自此,兄妹俩再也不敢乘坐父亲的专车。后来,周世红被分在沈阳工作,每次回长春都是坐夜晚的火车,当时没有出租车,尽管夜深,都是自己走着回家。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周世红和妹妹养成了习惯,从不借父母的“光”,去占公家的便宜。
对此,周世红在《回忆我的父亲》中感慨地称自己的父亲“用他的高尚情操,教育了我。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我父亲就是我最好的第一位教师。是我的领路人”。
孩子在少年时期主要是学习,周光夫妇用自己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
1952年7月,周光担任长春市市长。为了做好长春市的领导管理工作,只读过4年书、文化程度不高的周光和池精武商量,一起自学,补习数学、语文知识,同时也给孩子做出榜样。每天凌晨,他们就起床,挤出一个小时学习;晚上处理完工作后,又学习到深夜。他们还请秘书做他们学习的辅导员,虚心请教高中课本上数学应用题的做法和语文应用文的写作知识。父母的行为使周世红明白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在浓浓的家庭学习氛围的熏陶下,周世红更加自觉虚心、刻苦学习。
周光夫妇不仅对孩子严格要求,而且用特殊的关爱,教育感动孩子上进。尽管工作非常繁忙,他们仍然要挤出时间或偶尔利用某个星期天带着孩子在家或者出去玩玩,满足孩子的愿望,增进与孩子的交流,让孩子快乐成长,建立起家庭成员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高中毕业后,周世红寄宿在学校复习功课,准备高考,十分紧张。就在高考的前一天,周光和池精武来到学校,接儿子回家。周世红不解地问:“你们工作那么忙,接我回去干什么?”周光、池精武说:“你现在学习一直很紧张,明天就是考期,应放松放松。”周世红心中顿时感觉暖暖的,一直紧绷着的神经也松弛了很多,减轻了压力,增加了动力和考取的信心。
经过努力,周世红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当时校址在北京)。周光到北京开会办事就会抽出时间去看望儿子,了解他的情况。一次,周世红因为说话不注意,受到领导的批评,结果一连几天情绪不佳。正好周光来到学校,周世红心里感到委屈,便向父亲诉苦。周光慈爱地看着儿子,认真地听他把话讲完,等周世红平静下来,又耐心地开导他,告诉他要勇于承认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不可因小事而产生埋怨。周世红听完父亲的教诲,心中豁然开朗,心情顿时舒畅起来,脸上露出了笑容。周光见此,也高兴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