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生存能力
2017-03-29
话题解读
每一個人都是“社会人”。在社会大环境里,孩子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打交道。社会生存能力,不仅能让孩子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还能拥有融入社会和在社会中发展的能力。从本质上说,学习是对环境经验的适应过程,是各种各样的环境经验积累的结果。与其把孩子遮蔽在成人的羽翼下去反复咀嚼成人的经验,倒不如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去体验,通过体验获得的直接经验——这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
让孩子学会自护与自救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张亚英: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仍存在一定问题,每年都会发生有关中小学生的安全事故。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安全方面的指导力度,协助学校培养中小学生安全能力和安全意识。学校方面需要更多地把安全教育纳入到课程当中,让学校教育成为学生学习安全和防范知识的重要渠道。而家长则要克服原来的人身安全乃至生活都由家长包办的情况;否则,孩子一旦走向社会、走向大学,可能很缺失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期望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建立起学生安全成长的环境,让孩子们真正树立起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学会自护和自救。
财经素养教育亟待补课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马泗乡马泗村党委委员李欣蓉:除了孩子乱花钱问题,近年来频频爆出的大学生被骗、过度消费、裸贷等,也折射出当今青少年财经素养的缺失,而出现这种情况,正是从小缺少相应的财经素养教育造成的。建议从国家战略教育布局上,将财经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纳入到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中。财经素养教育可以和现有学科整合。比如,将财经知识灵活地融入语文、数学等课堂,让孩子接触到生活中常用的记账、借贷、贸易等知识。学校本身也是一个经济生活的场所,通过学校生活帮助孩子学习基本的财经知识,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提升财经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复杂经济生活。
离婚案应保证未成年子女利益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姚海同:在离婚案件中,不少夫妻往往首先考虑自身利益,关注财产的分割,对子女抚养权的问题也往往基于财产的获益程度而定,并非从未成年子女真正的利益出发考虑。在婚姻家庭立法中,应确立未成年子女利益最大化原则,在监护人的确立、抚养人的确立、探望权的确定、保护未成年子女财产权益等多方面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除审查夫妻双方感情是否破裂之外,应将未成年子女的妥善安排作为离婚的前提条件。
加强女童保护和防性侵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孙晓梅:全社会都应该认识到,目前国内对儿童的性侵现象很严重。应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方面来构成保护儿童的防护网,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包括教育部门,应推动在基础教育课程里加进儿童防性侵的相关知识,把儿童性教育、法律、安全教育等都纳入进来。同时,还应该加强立法和社会救助、社会矫正方面的建设。
编后语
这些提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社会对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关注,而且这些关注大都指向了孩子的安全意识、解决问题能力、抗挫折能力以及群体融入等社会生存能力的缺失。除了社会、学校的责任外,家庭的角色不容忽略。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阵地,家长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所以,家长应当从改变自己的教育意识做起,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到自我教育中来,从而建立起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