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古语素义

2017-03-28蔡金叶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古语语素本义

蔡金叶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陕西西安 710100)

■文学艺术研究

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古语素义

蔡金叶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陕西西安 710100)

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古语素,由于语素义相互影响、词义变迁、古语词留存等原因,古语素义日渐陌生化。本文从古今汉语的实例出发,分析古语素的特征、类型,探讨古语素义陌生化的原因。

古语素;古语素义;自由语素;黏着语素;词义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汉语中的部分词在现代汉语中降为语素[1],这些古语素逐渐被人们忽视、遗忘,造成理解障碍。本文以手、又、聿、寸、攴、廾、大[2]这7个与手及其变形相关的部首为范围,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以下简写为《现汉词典》)中所举词汇为基础,参阅《汉语大字典》及《汉语大词典》,探索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古语素义。

需要注意的是,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由于字形象形程度的降低和简化、讹变等原因,很多字实际上已经变成记号字或半记号字[3]。因此,像“戏”、“聚”、“发”等字在《现汉词典》中虽归在“又”部下,但其义与手无关,所以不在我们探讨范围内。

一、现代汉语中的古语素义

(一)古语素及古语素义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古语素指语素义古今沿用,古为自由语素,现不再单用的语素。古语素所具有的意义即为古语素义。根据人们对其语素义的熟悉程度,我们将古语素分为广义古语素和狭义古语素。广义古语素的语素义至今仍为大家熟知,例如:

导 “导”为“導”的简化字。《说文解字》[4](以下简写为《说文》):“导,导引也。”本义为“引;带领”。《孟子·离娄下》:“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此语素义虽仍然为大家熟悉且使用频繁,但仅以黏着语素保存于“导航”“导游”“导论”“导读”等现代汉语词语中。

狭义古语素的语素义今已被大家忽视或遗忘,例如:

救 “救”在现代汉语中常作“援助”“救护”义。《说文》:“救,止也。”本义为“禁止;阻止”。《周礼·地官·司徒序》:“司救,中士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郑玄注:“救,尤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5]这一意义在现代汉语中极少见,也不再单用,仅以黏着语素保存于“救火”“救灾”二词中。

因现代人们对狭义古语素更为陌生,其在不同词中所表达的语素义已多不能得到准确理解,故本文论述的重点是狭义的古语素及其语素义。

(二)古语素义研究的意义

在现代汉语的使用中,古语素的存留及其语素义的陌生化是造成大众对字词理解不准确、运用不恰当等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探索古语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一方面,学习并了解古语素义,有助于更透彻地理解词义。通过查检工具书,我们得知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古语素。在与“手”相关的部首及其变形部首中,古语素约占40%。然而不仅一般大众不熟悉这些古语素及其含义,《现汉词典》中对于古语素的标注也不够详尽。例如:

反复 《现汉词典》列有四条释文:①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②颠过来倒过去;翻悔。③重新出现。④重复的情况。每条释文都表有重复之意,却未注明“反”本身就具有“重复”义。

也有一些学者主张第二种观点,他们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心存顾虑,理由是高校图书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专业性,担心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后,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的职能被弱化.为此,他们通过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案例分析,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还存在认知障碍、体制障碍、资源障碍和利益障碍等许多现实障碍,全面实现对外开放有较大难度.张丽平、郑琳进一步研究指出,高校图书馆实施社会化服务应持谨慎态度,对于多数高校图书馆来说,社会化服务要结合各自高校的性质、学科和专业特点,进行适度开放,目前应重点放在知识传承、文献传递、科技咨询和资源共享等四个方面[5].

摩天 跟天接触,形容很高。《现汉词典》的释文中虽有“接触”二字,但未注“摩”字由其本义间接引申出的“迫近”“接近”义,单字条目下也未列此义,这便导致不少人对“摩天大楼”一词无比熟悉,却不知“摩”字的具体意义。

二、古语素义的分类

现代汉语词汇中保留了大量古语素,且多为单音节,由于汉语构词从单音节化变为双音节化,这些古语素在古代汉语中为自由语素,能单独成词,而到了现代汉语中多为黏着语素,不具有单独构词能力。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古语素义分为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三类。

(一)本义

古语素的本义,即其本来、最初的意义。

对 “对”为“對”的简化字。《说文》:“对,应无方也。”徐锴系传:“有问则对,非一方也。”本义为“回答;应答”。《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鲁肃踌躇未对。”此语素义于现代汉语中已不能单用,仅在“对答”“无以言对”等词语中以黏着语素保留。

寻 “寻”为“尋”的简化字,在现代汉语中常作“找”义,而其本义却是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诗·鲁颂·闷宫》:“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毛传:“八尺曰寻。”这一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见,仅在“寻常”一词中以黏着语素保留。

除此之外,“收”的本义“拘押”保留在“收监”“收审”等词中,“败”的本义“毁坏”保留在“败坏”“身败名裂”“伤风败俗”等词语中,等等。

(二)引申义

敌 “敌”为“敵”的简化字。《说文》:“敌,仇也”本义为“敌人;仇敌”,引申为“同等;相当”。《尔雅·释诂上》:“敌,匹也。”《战国策·秦册五》:“四国之兵敌。”高诱注:“敌,强弱等也。”此语素义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能单用,却在“敌手”“匹敌”“势均力敌”等双音、多音节词语中以黏着语素保存。

将 “将”为“將”的简化字。《说文》:“將,帅也。”本义为“将帅;将领”。“将”在先秦,由其本义间接引申有“养息”义。《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将父。”毛传:“将,养也。”这一语素义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然在“将息”“将养”中以黏着语素保存。

除上举数例,“敦”的引申义“厚实,结实”保留在“敦实”一词中,“抹”的“引申义紧挨着绕过”保留在“转弯抹角”这一词语中,等等。

(三)假借义

古语素的假借义,即某字被假借后所具有的与本义无关联的意义[6]。

樊 同“藩”。篱笆。《集韵·元韵》:“藩,《说文》:‘屏也’,亦作樊。”《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毛传:“樊,藩也。”此意义直至清代仍可单用,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能单用,仅在“樊篱”一词中作为黏着语素保留,来比喻对事物的限制。

异 同“異”。不同。《说文》:“异,举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异,假借为異。”《说文》:“異,分也。”本义为分开。《礼记·曲礼上》:“群居五人,则长者必異席。”这一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却在“异爨”一词中以黏着语素保留。

三、古语素义陌生化的原因

从上文所举例子可以看出,现代汉语词汇中存在大量古语素,这些词语多为常用词,然而,这些古语素的意义今天却不为人们熟知,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语素义的相互影响。从词的结构特点而言,古汉语词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词以双音节词为主。古语素由以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变为由其本身和其他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在变化过程中,该合成词的整体意义必会受另一语素影响,最终导致合成词中古语素义的淡化。例如:

拥 “拥”为“擁”的简化字。《说文》:“扌雝,抱也。从手,雝声。”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今经典作‘擁’。”本义为“抱;拥抱”,引申为“聚;聚集”。《字汇·手部》:“拥,群从也。”《三国志·蜀志》:“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语素义在现代汉语中仅以黏着语素存在于“拥塞”“拥挤”等词中。

拥挤 述补式复合词。《现汉词典》列有两个义项:①(人或车船等)挤在一起。②地方相对地小而人或车船等相对地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古语素“拥”在该词中表达的是“聚集”义。但事实上,我们在日常使用该词时,更注重语素“挤”所表达的意义,“拥”的意义稍为淡化。在《现汉词典》中,“挤”的第二个义项为“地方相对地小而人或车船等相对地多”,与“拥挤”的第二个义项相同,所以在某些情况下,“挤”一个语素便可以代替“拥挤”整个词的意义,久而久之,“拥”的意义便被忽视。

“拂逆”“攘夺”“樊笼”等词也是同样道理。当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时,我们常会将理解重心放在更为熟悉的某个语素上,而淡化另一语素。在用合成词中的一个语素理解、解释词语,在使用无较大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忽视另一语素。

第二,词义变迁。古今汉语所具有的承袭性使现代汉语词义含有大量古义,而由于时代、文化等原因,多数人对于词原有的义项已经陌生,词的基本义、使用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附加了色彩意。例如:

取 《说文》:“取,捕取也。”本义为(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引申为“获得;接受”。《礼记·丧大记》:“取衣者亦以箧。”郑玄注:“取,尤受也。”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可单用,仅在“取信于人”“取胜”等词语中以黏着语素保留。

取笑 《汉语大词典》列有两个义项:①取受讥笑。②耍笑;开玩笑。不难看出,“取笑”第二个义项为现代汉语中的基本义,第一个义项已基本不用,而在古代汉语中却恰恰相反。《后汉书·盖勋传》:“既足结怨一州,又当取笑朝廷。”刘长卿《负谪后登干越亭作》诗:“独醒空取笑,直道不容身。”《吴子·励士》:“脱其不胜,取笑于诸侯,失权于天下矣。”通过以上三例,我们可以归纳出“受事+取笑+施事”这一格式,此格式表示被动语态,最后一例更有“于”这一表示被动的标志。故“取”当有“获得;接受”义。再看第二个义项,《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又来胡说!……却不是取笑我!”《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别人拿他取笑儿都使得,我说了就有不是。”沙汀《困兽记》十三:“她怀疑他们在取笑她,心绪更烦乱了。”同理,我们亦可归纳出“施事+取笑+受事”这一格式,而此格式则表示主动语态,主语由受事者变为施事者,“取”的语素意义相应发生变化。在《现汉词典》中,“取笑”一词的释义为“开玩笑;嘲笑”,又添嘲笑、笑话意味,“取”的获得、接受义便愈加淡化,渐至被人遗忘。

现代汉语词汇数量庞大,与“取笑”类似之词亦不可胜数,如:“启事”“反正”“收敛”等等。这些双音词在古代已经结合,以词组的形式存在,结合后有的又引申出新的意义。[7]

第三,古语词的保留。有些古语词现仍使用,但仅见于书面语,其具体的词义和语素义已不为人熟知。例如:

批颊 “批”本义为用手背反击。曹植《七启》:“批熊碎掌。”《元诗纪事》卷四引元郝经《武昌词》:“黄发回鹘便批颊,义感万乘真英奇。”《现汉词典》中仍列有此义项,仅收录“批颊”这一书面文言词。

播迁 “播”本义为“下种;播种”。《说文》:“播,种也。”由其本义引申出“逃亡;迁徙”义。《后汉书·献帝纪赞》:“献生不辰,身播国屯。”李贤注:“播,迁也。”晋卢谌《赠刘琨》诗:“王室丧师,私门播迁。”《现汉词典》中该义项下仅收录“播迁”这一书面文言词。

《现汉词典》中的“揾泪”“樊篱”“敉平”等也同样为古语词。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古语素,古语素义也十分丰富,对其古今演变的研究有积极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新词新义不断产生。在探索古语素的过程中,也要顺应时代潮流,挖掘新词新义产生背后的原因。而对于某些过于生僻的古语素义,我们亦不可钻牛角尖,或对其过分推崇,走复古路线。

[1] 丁喜霞.关于“常用词演变研究”命题思考[J].语言研究,2013,33(03):25-32.

[2] 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说文》部首今读本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7:57-72.

[3]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2-43.

[4] 许慎,徐铉.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 郑玄.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71.

[6] 马景仑,董志翘.王力《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与练习(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9:47.

[7] 王宁.训诂学与汉语双音词的结构和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4):11-22.

[学术编辑 胡世强]

[责任编辑 李兆平]

The Meanings of Ancient Morpheme in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CAIJin-ye

(ShaanxiXueqianNormalUniversity,Xi'an710100,China)

There are many old morphemes in Modern Chinese. But its’ meaning became unfamiliar becaus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rpheme meanings,the change of lexical meanings,the retaining of archaisms and so on. Starting from examples of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this paper not only analyses the features and types of ancient morpheme,but also discusses the reasons of unfamiliarity.

ancient morpheme;ancient morpheme meaning;free morpheme;bound morpheme;lexical meaning

2016-09-26;

2016-10-16

蔡金叶,女,江苏昆山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H136

A

2095-770X(2017)03-0117-04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3.026

猜你喜欢

古语语素本义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调皮的魔术师
古语韵味
“酉”字初探
古人说现代流行语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