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2017-03-28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文明校园

周 静

(河南警察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周 静

(河南警察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

随着科学发展的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校在进行现代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强化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但是从目前大学生表现出的生态文明现状来看,知行不一的现象还广泛存在,就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问题的具体成因进行分析,并就具体的建议对策进行探讨。

大学生; 生态文明; 行为养成

0 引言

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更是日益变化的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这实质上是从时代诉求出发,以生态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借助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过程,有目的性地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从而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与意识有效地结合起来的新型素质教育模式。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证明,是当前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现实需求。

1 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1.1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认识不足

根据环保部2014年发布的《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可以看出,如果按100分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只有48.2分,对生态文明的认同度有74.8分,对生态文明的践行度只有60.1分。作为公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在生态文明领域也表现出低认知、高认同、践行不到位的情形,不仅对生态文明认识不足,相应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并不明确,无法有效辨别自身的生态文明行为,归根到底,主要是以下四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 大学生没有系统地了解生态文化。要想开展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首先需要对生态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基础的生态文明知识。只有掌握一定的生态文明知识,才能够真正了解生态文化的内涵,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指导大学生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当前大学生没有对生态文化进行系统的了解,很难真正认同生态文化的重要性,更不会有意识地去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2) 大学生的生态文化意识不够强。大学生只有具备有一定的觉悟意识,才能够对自身的行为习惯进行控制,具体的效果与大学生自身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展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化意识,让他们能够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控制好自身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意识对行为具有支配作用,当大学生具备足够的生态文化意识后,更容易开展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但是目前大学生普遍生态文化意识不强。

3) 大学生拥有的生态价值观是模糊的。清晰科学的价值观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引导作用,而大学生对生态价值观念的认识比较模糊,这就使得他们的生态文明行为不完美。

4) 大学生缺乏生态文化的自觉性。开展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主要是为了改变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但是这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自觉性的基础上,而当前大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明确的自觉性,他们对于生态观只有浅薄的认识,只求无过,并没有真正从思想上有要改变的觉悟。

1.2 高校重视不够,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薄弱

对于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来说,高校是重要的培育基地,但是目前高校对于生态文化教育与建设重视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高校不能合理配置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相比,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需要一定的平台来创设实践机会,这是其特殊性。而高校却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投入不到位,难以满足相关教育所需要的条件。

2) 高校没有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工作。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工作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无法及时引导大学生全面地了解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和必要性,使得大学生表现出生态文化意识不强、认识不足,更缺乏实践。

3) 当前高校的生态文化建设不够成熟,相关的组成要素并不平衡,校园生态环境文化建设不到位,难以从学习环境层面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相关的生态文明行为缺乏感染力。没有制订严谨的生态文化制度,无法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展的行为教育与实践进行有效约束。生态精神文化建设不够完善,无法达到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难以引导其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从而引导学生养成具体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1.3 社会宣传不到位,忽视自身的管束和保障作用

1)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社会都需要肩负起的责任,但是有部分部门因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不大,没有充分重视,中断了生态文明建设链,尤其是在具体的宣传教育层面很不到位。很多政府部门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做工作流于形式,下级部门执行不到位[1]。

2) 生态文明建设是目前我国大力提倡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建设美丽和谐中国的重大举措,但是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压力与污染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经济发展模式尚未实现可持续发展,每当环境问题爆发,才反思生态关系,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2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建议对策

2.1 高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化价值观

1) 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化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化意识是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想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呈现出规范化、统一化的趋势,必须要明确大学生是否具备生态文化自觉意识,因为强化意识,除了靠外界的教育来实现,还需要教育对象自身积极开展内在的强化与巩固。在具体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将学校提出的相关教育目标转变成对自我教育的内在要求,有意识地建立起对生态文化的信任,强化生态文化意识[2]。

2) 开展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引导生态文化知识学习。养成生态文化价值观,建立在大学生对生态文化知识足够了解的基础上,因此需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知识学习。从教育者角度来看,高校中的教师在开展生态文化教学中起着教育主体作用,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态文化知识,因此需要积极组织高校教师开展生态文化知识培训,在掌握一定的生态文明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其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念。只有教师价值理念正确,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文化意识。从课程设置来看,高校需要充分重视生态文化教育课程的设置,将其纳入整个高校的课程体系中进行整合,合理规划,科学统筹[3]。

3) 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化认同感。高校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任务的实现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化自觉性,而自觉性的养成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认同感上的。可以尝试开展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来唤醒学生的生态文化情怀,同时在日常学生生活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化意识引导,以提升他们在进行生态文明行为养成中的自觉性。

2.2 积极引导和完善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1) 营造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校园生态文化环境,不仅需要充分体现生态文化教育的特点,还需要妥善处理好与校园内部之间的关系,包括整体的校园环境规划、建筑设计、学生学习生活区域的设计等。在对高校进行整体的校园设计时,需要更多地彰显其文化与教育的特质,不仅要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历史,还需要适当地增加生态文明元素;对于学生学习生活区域,可以增加一些与生态文化相关的点缀性元素,进行宣传,强化生态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2) 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活动,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提供实践平台。借助高校开展的生态文化活动进行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不仅能够逐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还能够直接在活动中践行自身形成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在实践中将大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态文明行为演变成能够充分体现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一种行为模式。在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中,高校开展的实践活动是综合提升学生个人生态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在实践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知识与内容,能够拓展大学生已有的生态文化知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生态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强化其对生态问题的理解,还能够将生态文明知识直接用来指导实践活动,直观感受自己的生态文明行为,并对生态问题进行反思。高校需要多开展与生态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比如借助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环保纪念日组织活动,有效补充课堂生态文化教学的不足[4]。

3) 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在高校中开展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活动离不开校园内部的制度调控与约束,因此需要根据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具体相关要求,结合高校教师与学生表现出来的生态文化价值理念与行为现状,来制订相关的校园生态文化制度,使其符合教育对象的发展规律。

4) 积极开展校园生态精神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校园生态精神文化是高校生态文化中的要素,集中体现了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化价值理念,能够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过程中营造浓郁的生态文化氛围,坚定大学生对生态文化的信念,极大地激励了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态文明习惯的信心。

3 结束语

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与大学生所处的高校生态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只有在高校积极开展校园生态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等不同层面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并积极开展相关的生态文化活动供大学生进行实践,将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真正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达到生态文明养成教育所期望的教育效果,达到高校在人才培养层面的教育目标。

[1] 魏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80-82.

[2] 刘月岭,武立敬.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及其生态文明[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2):6-10.

[3] 胡祖吉.生态文化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J].教育探索,2008(4):112-113.

[4] 刘春魁.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本质[J].邢台学院学报,2004(6):45-47.

[责任编辑:李娟]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ehaviour Formation

ZHOU Jing

(Henan Police College, Zhengzhou 450046, 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voi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getting louder.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cus more o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nd increase students' awarenes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owever, from the current students' statu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re is a lack of unity of knowing-do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 reasons of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nd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ehavior formation

2017-03-10

河南警察学院2016年度院级科研课题(HNJY-2016-01)

周 静(1974-),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哲学、逻辑学

G 641

A

1672-2434(2017)03-0062-03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文明校园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请文明演绎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