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校视角的中等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以重庆市云阳师范学校为例

2017-03-28重庆市云阳师范学校何仕军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研修校本学科

□文/重庆市云阳师范学校 何仕军 李 兰

基于学校视角的中等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以重庆市云阳师范学校为例

□文/重庆市云阳师范学校 何仕军 李 兰

幼儿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启蒙教育,良好的幼儿教育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起到奠基作用。作为每年输送大量幼儿教师的中等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提高奔赴工作岗位的幼儿教师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然而,中等学前教育专业由于顶层设计不明朗,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作指导,各校同学科教师数量过少且交流较少等原因导致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即使想方设法克服部分困难,最终也成效甚微。对此,重庆市云阳师范学校经过近六年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有效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八条途径:

一、校本研修夯基础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形式,有效的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等学前教育校本研修却面临诸多困难,如:教师之间因缺乏竞争导致内趋力不足,部分学科的教师因人数过少(甚至某学科由一个人承担全部教学任务)导致同行交流困难等客观条件,使得校本研修举步维艰。要克服这些困难,使校本研修切实有效的进行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校本研修内容应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主

因为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出了师德为先的理念,有的学校热衷于师德培训。当然,师德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否有必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师德培训上呢?其实,大多数教师都是热爱孩子,热爱教育工作的,都想尽力提高自已的教学质量,只要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让教师能够在教学中享受育人的快乐,我们还用担心师德吗?相反,教师教学技能低下,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师生关系自然不和谐,这样一来,对教师来说教学工作则是一种煎熬,仅凭师德的枷锁充其量能保证教师不犯错误,能让他们爱岗敬业吗?

还有的学校重视科研,把主要经历用于培训教师做课题、写论文,其实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教育科研的本质是在教育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从而想办法解决问题并把成果物化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具备三项基本能力:一是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单纯的培训仅能提升写作能力,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没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教育科研培训便成了空中楼阁。

(二)采用“研训赛”一体的研修模式

首先,鼓励教师做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但这里所说的研究并不是简单的要求教师都参与做课题或写论文,而是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通过自己想办法、跟同事探讨交流等形式设法解决问题,并简要记录过程。虽然从表面上看没有成形的教研成果,但相对于写文章做课题而言,在文本写作上降低了难度,节省了给教师尤其是写作能力不足的教师更多分析具体问题和实践运用成果的时间,同时可以积累丰富的资源,当这些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写文章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将教师的研究成果用于校本培训有利于先进经验的推广与传承,有助于优势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当然,培训仅仅以讲座或学术沙龙的形式开展是不够的,最有效的形式莫过于上示范课、观摩课。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调查后得出教师最感兴趣的培训就是观摩课堂教学。从教心学的角度来说,人最初的学习就是模仿。教师的教学也源于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再自已总结与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再次,竞赛一方面能检验培训的效果,另一方面能促进教师将学习的理论用于实践。不仅如此,专业竞赛、学科竞赛还有利于促进教师竞争,让教师产生紧迫感与危机意识。

(三)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单位

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对提高教师研修积极性和研修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不同学科需要采取的研修形式和设计的研修内容各不相同。采取学科相近性原则划分学科教研组,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既能克服部分学科因教师数量过少引起同行交流困难的问题,还能促进相近学科取长补短和学科间知识融会贯通。

二、高端研修塑精英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教师培训的重视,经费投入的增加,教师参加国培、市(省培)项目的机会也不断增加。这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重大契机,借助国培、市(省培)可以增长教师的见识,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帮助教师了解教育改革的前沿思想和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国培、市(省培)属于比较高端的研修,往往涉及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较多,而具体到某个知识点或某节课的设计或观摩内容较少,所以,国培、市(省培)更适合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成熟教师,或者说学校的骨干教师,但对大多数教师却不合适。而部分学校将送培机会平均分配给教师,或派新教师参加国培、市(省培)的做法成效自然会打折扣;甚至有些学校把送培当成任务、当成负担,为了省事,不担误教师上课,专门派课少的教师参加培训,让部分教师成为了培训专业户的做法必然耽误教师专业发展,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学校可以通过国培、市(省培)的送培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精英队伍,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火车头”,来带动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自主研修展个性

自主研修能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从而使每个教师都各具特色。但自主研修并不等于学校不管,这样会导致教师迷失方向,缺乏发展的牵引力。

学校首先需要指导教师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有的教师表演性强,可作为学校上公开课、赛课的种子选手培养,通过一次次的公开课提升其教育理念及实践能力;有的教师善于分析与写作,可作为学校的科研人才培养;有的老师善于管理,可往班主任、甚至学校的管理层培养。从而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效果。

在帮助教师确定了专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学校需要指导教师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同时提供必要的帮助。没有具体的规划,目标就像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只有制定了具体的规划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向目标迈进。但多数教师,尤其是新入职的教师对职业前景了解并不深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比较陌生。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还需要学校的指导与帮助。

明确了方向,制定了规划却并不等于教师就能轻松按照自己的规划发展。现行的职称晋升制度对教师的个性化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束缚,职称晋升对教育科研,专业竞赛,班主任工作等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样一来,教师想个性化的发展貌似成了南柯一梦,其实不然,学校可帮助教师建立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共同体内各自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工,合作完成教育科研,专业竞赛,班主任工作等,并实行成果共享,这样既能保证教师个性化发展,又能提高各项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这样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四、园校共建触地气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是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熟悉专业知识,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除此以外,作为一名优秀的学前专业教师还必须熟悉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此,开展园校共建活动,让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熟悉幼儿园活动组织既有利于丰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收集课程资源;又能为幼儿园教师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园校互惠互利。

五、联合教研促交流

校际交流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联合教研不仅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还能克服同学科教师数量过少的缺陷,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师备课效率,甚至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化。但开展联合教研不能走过场,图应付。目前,各校组织的校际交流并不少,但大多数比较肤浅。比如:参观学校的硬件设施,双方开个座谈会相互寒暄一阵,再或者上堂观摩课,大家不痛不痒地评几句,这种方式有一定的作用,但意义不大。真正意义的教研应当是集共同开发课程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联合开课,共同开展教师培训,共同举行专业竞赛,共同研究教育科研课题于一体的深入交流。

六、学历提升明眼界

据相关调查表明,中等学前教育专业的在职教师中,职前学历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比例仅仅占35.47%。因此,鼓励教师攻读学前教育专业非全日制硕士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又能加深教师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及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的理解与把握。

七、课改推动促实效

通过行政推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更新知识,提升教学技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督促作用。但教育教学改革本着以理念更新,方法改进为核心的原则,切不可模式化。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各个学校在2013年一年内推出了三十多种教学模式。事实上,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征,同一学科不同知识也需要不同的方法,再加上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情,怎么能将教学模式化呢?这无疑是以一种僵化代替另一种僵化。

八、科研带动立新高

据调查,有超过80%的教师在教学技能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进入瓶颈期。其根本原因是其成长主要源自于对优秀教师的模仿、借鉴与自身的经验总结。这种成长方式既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又不能使理论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从事教育科研工作能帮助教师将个人的经验重塑为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实现质的飞跃,从而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

猜你喜欢

研修校本学科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