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研究生走进学术共同体的“四阶段”
2017-03-28郜丹丹
郜丹丹
Seminar:研究生走进学术共同体的“四阶段”
郜丹丹
将seminar引入研究生教育阶段,有必要深化并扩展seminar的内涵,即要由“以课堂讨论的单一形式”演变为“以课堂教学讨论为主导,以课程专题学习为辅助、研究生学术沙龙为补充、学界学术交流会议为营养的多元化的复合形式”。研究生通过seminar教学模式完成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四个层级的学习与训练后,慢慢了解学界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早日融入学术领域,成为学术共同体的成员。
seminar;学术共同体;研究生教育
Seminar被译为“习明纳”,是一种结合教学活动进行的研习方式或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学术研究的制度。[1]它起源于18世纪德国的哥廷根大学,定型于19世纪的柏林大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传至美国,这种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师生平等互动”“强调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于一体的教学活动,不仅被美国的本科教育阶段所广泛运用,同时也被运用到研究生教育阶段。20世纪20年代习明纳被引入中国,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以习明纳为原型,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主张,[2]使北大很快成为当时中国的一流高等学府。时至今日,Seminar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有人这样评论,“习明纳是轮中之轴,是现代大学真正的具有生气的中心,是激动人心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力量。没有习明纳,大学教学就不是完整的;有了习明纳,且加以正确实施,任何大学都能够实现其主要目标。”[3]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级的教育,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肩负着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替代的使命与责任。[4]梅尔茨(Theodore Merz)也曾说过,“大学制度一言以蔽之,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事科学研究,此乃其引以自豪和获得声誉的根基”。[5]将Seminar引入到研究生教育阶段,符合研究生的教育规律,利于打破“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授课方式,实现研究生教育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现代性,对构筑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促使他们早日走进学术共同体等方面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Seminar一开始被运用于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后才扩展到研究生教育阶段。而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本科教育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研究生教育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质疑问题的学术创新能力,因而,在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将seminar的原始内涵加以扩充,使其有更为广阔的外延内涵和更具灵活性的特征,为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提供更为贴切合理的教学方式。笔者所在的培养单位,seminar由“以课堂教学讨论的单一形式”演变为“以课堂教学讨论为主导、课程专题学习为辅助、学术研究沙龙为补充、学界学术交流会议为营养的多元化的复合形式”。即seminar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可以拓展为四个层级,每一层级都有不同的任务与特征,但同时每一层级之间又相互联系,实现研究生走入学术共同体。
一、Seminar以课堂教学讨论为主导
区别于本科生课堂教学模式侧重知识传授的特点,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则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术观点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科研性、课程系统的研究性等特征。而Seminar注重师生地位平等的、民主的对话方式,与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相契合,符合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它将是现代大学研究生教育应当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但在Seminar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强调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究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笔者所在的培养单位十分侧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如任课教师会以问题意识贯穿于课程的始终,通过对相关理论的介绍,以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方式去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就会由此问题而引发出其他相关问题的设想与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同时还可以将这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或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问题的分析讨论中培养理论意识、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这种Seminar课堂教学模式属于最低层、最基础的讨论与学习,学习时间集中在第一学年,强调的是师生、生生间平等民主式的讨论与交流。
二、Seminar以课程专题学习为辅助
课程专题学习属于Seminar的第二层级,教师会将课程学习与学生的兴趣、研究方向相结合,设定若干学习专题或项目。学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在自己的领域进行问题研究,提出论点并加以论证,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研究生在搜集、整理、分析并梳理相关文献资料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而,与导师间的沟通与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阶段,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问题研究,熟悉学术研究的一般步骤、方法与程序,并从与导师的交流互动中汲取经验和养分。通过师生之间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进行思想的交流、碰撞,极好地发挥了的“协作”精神。正如洪堡所说,“人的精神活动只有通过协作才能有所进展”。[6]笔者所在的培养单位主要结合学校重大的改革项目与所学课程,如党代会中关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问题等,由领导牵头,教师和学生代表拟定相关研究专题项目,以每位研究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为选择基础,研究生团支部这一“团学组织”负责实施推进,使每位研究生均可以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出谋划策,在为学校发展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强化对课程学习的理解。研究生的课程专题学习主要集中在第二学年的上半学期,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凸显导师的引导作用。
三、Seminar以学术研究沙龙为补充
以笔者所在的培养单位为例,学术沙龙以研究生团支部为依托,通过教师的指导、团支部委员的充分协商,制定出学术沙龙的主题,并通过网络平台加以公布宣传,向本培养单位或者其他院系、甚至外校的研究生征集论文,然后通过拥有该学科高级职称的教师进行筛选比较,最终确定学术沙龙参赛的名单。在学术沙龙汇报前,制定并规范相关流程与进度,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主评人(一般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与全体与会人员对这篇学术论文进行点评与提问,这样不仅能为自己学术论文质量的提升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也可以通过对自己论文观点的阐释,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沟通与交流,扩大知识视野。可以说,学术研究沙龙是研究生进入学术共同体最为关键的阶段,这是一个讨论、交流、互动的平台,是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一层级,强调的是不同思想观点间的碰撞,凸显的是学生自主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Seminar以学界学术交流为营养
学界学术交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聘请该学科领域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举办专题学术交流会,通过他们的讲述与交谈,使研究生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发展态势和前沿问题,为毕业选题奠定基础;二是跟随导师去参与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会议,与各位学者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从他们做学问的经验与治学的态度中汲取养分,坚守治学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最高层级,主要培养研究生对学界热点问题的敏感度和应具备的人格操守,凸显的是高尚学者的熏陶作用。
总之,研究生只有通过seminar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四个层级的学习与训练后,才能慢慢了解学界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最终融入这一学科领域,成为该领域学术共同体中的一员。
尽管seminar可以促使研究生早日进入学术共同体,但在seminar四个阶段却出现了阻碍现象。如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的组织与引导能力较弱;组织运行不规范、科学;学校教育制度环境的制约;交流成果难以及时确定等。因此要进一步完善Seminar的运行机制。一要做好宣传组织工作,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二要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做好引领指导工作;三要规范组织运行流程,强化Seminar程序规则;四要加强研究生教育的柔性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等。
[1]王凤玉.“习明纳”:高等学校的成功教学组织形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6(8).
[2]王林义,杜智萍.德国习明纳与现代大学教学[J].外国教育研究,2006(7).
[3]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张立迁,靳鹏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于科学研究的视角[J].重庆高教研究,2016(6).
[5]Willis Rudy.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M].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1984.
[6]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二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何岩
G643.2
A
1671-6531(2017)05-0074-03
郜丹丹/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安徽合肥23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