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教育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2017-03-28李明文柏茹慧

传播与版权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才教育

李明文 柏茹慧

新闻教育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李明文 柏茹慧

自从新闻传播事业诞生以来,新闻教育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学界和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媒介技术的变迁,新闻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梳理近年来新闻教育领域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旨在促进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优秀人才。

新闻教育;人才培养;“互联网+”

[作者] 李明文,新闻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柏茹慧,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

新闻传播事业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是促进人类文明进程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新闻教育伴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1908年,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成立,此后德国、日本等国相继开展新闻教育。中国的新闻教育从1917年徐宝璜为北大学生开设“新闻学”选修课,到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拉开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序幕(李明文、方琪,2015)。

众所周知,新闻传播事业与人类社会发展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作为培养未来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教育,它所培养的人才将来主要从事的是新闻传播事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自新闻传播事业诞生之日起,新闻教育问题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在信息传播全球化和大数据时代,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传播手段不断更新,媒介融合日益紧密,更引起了学界和业界对新闻教育及其人才培养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经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综合考察,将新闻教育研究的问题大致进行梳理和归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

一、新闻教育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最早、成果最为丰硕,主要探讨中国新闻教育的历史、发展、特点、存在问题。新闻教育经历了三次历史嬗变:第一次为20世纪20年代,主要模仿美国模式,提倡在实用知识与技能上快速培训应用人才的实业教育;第二次为20世纪40—70年代,由于苏联模式的引进和计划经济的推行,主张“又红又专”的专才教育;第三次为20世纪后期至今,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确立、传播学引入和新媒体技术突进,新闻教育开始注重实践与实用,鼓励学术研究(徐晓红,2007;等)。有学者认为,中国新闻教育的特点以报学为核心、以为国内新闻媒体输送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多年来偏向苏联模式(段京肃,2000)。

新闻教育现存的问题则主要是过分强调应用性,在新闻教育中偏重于专业实际操作培训,在课程设置和建设上表现出随意性(倪宁,2000)。1949年以后的中国新闻教育,随着苏联模式的引入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专门化的推崇,大学教育的目标被确定为培养现成的工程师和专家,纳入分门别类培养专才的轨道;同时,“学”逐渐被“术”所取代,大学越来越成为按统一标准批量生产“标准件”的“教育工厂”。在这一背景下,原有的培养“学识渊博之新闻人才”的目标退化为培养专门的新闻人才或宣传工作者,在教学上由照搬美国模式转而生搬硬套苏联经验,进而又把原来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削减为以政治理论、文学历史和语言为主的知识构架。新闻学的学科建设从“以新闻为本位”转变为“以政治为本位”,不仅使“学”完全被“术”所取代,而且一些“术”的色彩较浓的课程也完全被政治内容和实践经验所笼罩,失去了对新闻运作规律的探究(单波,1998)。

很多学者关注到了新闻理想教育和新闻教育的人文性及新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缺失问题。有学者认为,新闻教育要合乎社会文化和民主政治发展的理性,回归其应有的人文品质,维护以人为中心的主体价值(单波,1998)。一些人仅仅将新闻传播教育停留在对媒体组织、媒体机构、传播技术、传播手段、传播形式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忽略了新闻理想教育,忽略了对新闻传播中人文精神的观照。从而只把新闻传播当成一种功利性的东西,单纯追求新闻传播的技术性、工具性和实用性。应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使得他们懂得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国家。不能把新闻降格为一种没有灵魂、没有思想、没有方向的纯粹的信息媒介和简单的传播行为,更要警惕那些把新闻驯化为一种纯粹的营利工具、公关帮手的做法。新闻传播应当成为一种有灵有肉、有情有感、有人有物的东西。新闻应当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去讲述人间故事,去传播人类文明,去引导社会进步。总之,它应当是一种有生气、有灵气的活生生的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郑保卫,2002)。一个没有人文素养的新闻传播者,如果价值观产生偏离,便会出现在批评报道中,经常出现火药味十足、攻击性极强的语言暴力;经济等重大题材报道中,常以枯燥的数字、图表的罗列,取代对鲜活的个体命运的关注;犯罪、灾难新闻中,以饱受摧残的生命形象去博取眼球资源;娱乐新闻中,热衷于对思维另类、举止怪异者的炒作,误导民众集体“审丑”。因此,新闻教育离不开人文素养(张昆,2010)。

二、新闻教育改革研究

对新闻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同步的,与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有关联,与传播技术、传播手段的变迁和媒介发展、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分不开。今天中国新闻教育的改革,需要遵循与新闻实践的融合、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国际社会的融合(高钢,2009)。有学者从传媒变革分析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认为传媒产业化浪潮丰富了新闻传播理念,媒介形式的变化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新的课题,新闻生产方式的转变需要新闻业务教育整合更新(黄昌林,2009;等)。拉动新闻教育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是社会需求,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与时俱进,有所革新。当然,新闻教育不能盲目跟着市场转,它有自己的理念、工作要求与工作方法(丁淦林,2009;等)。

基于中国新闻教育存在的与新闻实践脱离、与信息时代脱离现象,有学者认为,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出路在于“从内容调整到制度创新”(吴廷俊,2012)。还有一些学者就市场化趋势下高校新闻教育改革价值取向,进行了反思。认为崇高的新闻理想与高尚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娴熟的职业技能是支撑新闻教育大厦的三块基石,它们直接影响着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和发展(朱清河,201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很多学者研究新闻教育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有学者认为,必须在传统新闻教育基础上,尽快引入以计算机为传播媒介的电子传播教育,提高我国当代新闻教育水平。要打破单一文科的过狭的教学体系,全面实施通才教育,立足学生整体素质提高(车英,2002;等)。

三、新闻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新闻教育怎样培养新闻人才?是强调理论,还是注重实践;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等等。有关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从过去到现在都一直是学者们探讨的话题。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新闻传播如何培养合格人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察与思考。有学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办学思路的拓宽与办学模式的创新还不够,课程设置还不够完善,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尚未真正区分,新闻师资力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办学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教学设施的现代化(蔡雯,2003;等)。有学者对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要探索“专才式”复合人才与“通才式”复合人才两种培养模式,要改革以往培养模式中重知识的灌输轻能力的培养之弊,要改革以往培养模式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之弊(侯迎忠、郭光华,2010;等)。新闻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学者认为,新闻人才应当具备四方面的基本素养,即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以及三种才能:清晰准确的写作才能、传播才能以及创造才能(陈昌凤,2002;等)。还有学者认为,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职业良知、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工作者(钟新、周树华,2006;等)。

有学者分析了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认为在新媒体不断涌现,传媒多元化、集团化、产业化的今天,业界媒体和社会至少需要专家学者型、媒介融合型、经营管理型、传媒策划型、技能应用型等五类新闻人才(江凌,2009;等)。有些学者从自己所在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学改革出发,探讨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确立和实施了“专业+X”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既尊重传统又面向未来的现实的路径选择。充分依靠综合大学的优势,走“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科技”等之路的多方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郑亚楠,2009)。有些学者分析了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过强的共性制约,学生的个性受到抑制;过窄的专业教育,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到局限,过少的文化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受到影响(黄侃,2004;等)。

不少学者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对国际新闻人才或全球新闻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讨。目前中国的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缺乏制度上的前瞻性、观念上的创新性以及模式上的系统设计与规范。国际新闻报道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面向全球治理的目标,培养全球传播人才,以顺应网络社会传播的时代趋势(戴佳、史安斌,2014)。有学者认为,全球新闻传播人才要树立全球公民意识,强调互动沟通能力,要以文化沟通能力为核心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全球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要求,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及批判能力。全球公民意识、文化沟通能力、综合知识掌握能力和信息分析、批判能力是全球新闻传播人才的四大核心能力(陈虹,2015;等)。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是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学界和业界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有学者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传播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结构、手段与方法。传统的传播手段与数字化、网络化的传播手段相互融合,媒介融合时代悄然而至(黄瑚,2014)。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面对大量芜杂、碎片化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筛选,以符合新闻价值和传播规律,客观、全面、准确地呈现给公众,这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培养的人才要具备资讯搜集、理性分析、诠释、呈现的能力(陈虹,2015;等)。在媒介融合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扩大人才培养范围,面向整个文化产业培养新型的知识生产者、传播者和管理者(钱晓文,2012;等)。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挑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要进行变革和创新,要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媒介融合时代,需要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柳邦坤,2015;等)。

还有学者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急需三类人才:具备跨学科知识的人才、具备跨媒体技能的人才、具备跨文化思维的人才(董广安,2009)。媒介融合时代,表面上看来需要的是人才的技术适应性,实际上更需要的是人才的内容适应性,需要的是在某个领域、某个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专才。技术在改变一切,但从新闻传播业务来说,变化的还是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新闻报道的基本原理和专业准则不会变。对全能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是在原有专业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对技能培训的跟进、拓展和融合(蔡雯,2010;等)。很多学者都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教育理念的更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课程体系的变革,师资队伍的加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姚龙江,2013;蒋忠波,2010;杨庆国,2015;等)

五、国外新闻传播教育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一些学者研究了国外几种代表性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分析认为,从世界范围看,新闻传播教育有三种模式:一是美国的教育模式,重视实际业务技能的传授,同时以社会科学为依托,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第二种是欧洲模式,以英国为代表,侧重在职训练,设置新闻专业的大学不多,而由国家和新闻界主导的在职教育训练却很充实;第三种类型是日本模式,大学中很少设新闻专业,新闻媒介从其他专业毕业生中招聘人才,通过内部培训完成新闻人才的培养(蔡雯,2003)。

美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又分为泛媒体教育模式、专一新闻教育模式、传播学框架下的教育模式以及新专业主义教育模式。泛媒体教育模式既培养新闻记者、编辑,也培养与传媒相关的各行业专门人才,以密苏里大学为代表;专一新闻教育模式推崇纯粹的新闻专业教育,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传播学框架下的教育模式以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嫩伯格传播学院为代表,侧重在传播学大框架下的专业教育;新专业主义教育模式主张基于人文学科的一般传播教育,采用注重实践的实验室教育方式,如斯坦福大学的纪录片和影像制作专业(洪丽,2012)。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重点培养专家型记者;密苏里新闻学院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人才(蔡雯,2005)。另外,美国近年来开始培养“创业者”型新闻记者。“创业新闻”(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是美国新闻传播教育者针对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发展趋势提出的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在传统新闻出版业面临电子媒介挑战而危机重重的情况下,新闻传播教育需要促使学生重新审视新闻与经济的关系,将新闻、商业与技术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创作能够带来赢利的新闻,和能够持续发展的新闻业。新闻记者以经营新闻创业公司的模式来进行新闻报道,因而被称为“创业新闻”(戴佳、史安斌,2014)。

英国新闻传播教育比较注重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博取知识,为此学校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洪丽,2012)。英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设置秉持“统合主义”理念,即主张新闻传播教育与人文、艺术、社会学等传统强势学科院系统合而设,以促进学科交叉,便于吸收传统优势学科深厚的知识底蕴(吴锋、张佳慧、夏鸿斌,2015)。

法国认为文化修养是记者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才干、方法和技巧外,学校应该强调记者的品格,教育学生不要轻信和盲从,要尊重事实,检验新闻,客观而公正地评论(张子让,2002)。

德国新闻教育的研究视野多元化。面对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德国新闻教育表现出教学科研多元化的局面。除了系统传播学、经验传媒研究、普通新闻学、媒介学和传媒管理,学院还设立了包括综合实习在内的新型课程。德国的新闻教育不仅局限于校内,还把教学深入到社会中,让学生在求学期间,就与社会建立层层联系,针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另外,德国新闻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独立性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个性化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实践有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院力求专业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和细化,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各个研究方向的教授和专业课教师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是研究新闻教育的“实力派”(殷倩,2012)。

加拿大新闻教育受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的宗旨是通过教授新闻实践,学术性批判性地理解新闻以及职业道德灌输,以取得最高的专业水准。该学科在本科层次有机结合先进的新闻实践和理论,不仅提高专业水准,还将改善信息基础,并为学生今后在特定领域里的新闻写作做好学术上的准备(陈凯,2006)。(本文系2016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部分成果,立项号:2016402100)

[1]段京肃.面向新世纪的新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0(5).

[2]倪宁.我国新闻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国际新闻界,2000(5).

[3]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4]郑保卫.新闻≠传播≠媒体[J].国际新闻界,2002(5).

[5]张昆.新闻教育应坚持人文精神的主基调[J].新闻与写作,2010(6).

[6]高钢.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三个方向性融合[J].中国记者,2009(3).

[7]陆晔.动机、认知、职业选择——中国新闻教育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J].新闻大学,2004(4).

[8]李希光.中国新闻教育走向何方[J].当代传播,2009(2).

[9]黄昌林.传媒变革与新闻传播教育[J].新闻战线,2009(1).

[10]丁淦林.新闻教育应该适应社会需要[J].新闻与写作,2009(1).

[11]吴廷俊.从内容调整到制度创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出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

[12]朱清河.市场化趋势下高校新闻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1(8).

[13]车英.我国新闻教育如何应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挑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

[14]蔡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观察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3(1).

[15]侯迎忠,郭光华.新闻传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证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5).

[16]钟新,周树华.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核心问题[J].国际新闻界,2006(4).

[17]江凌.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传媒人才[J].新闻传播,2009(1).

[18]郑亚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9(5).

[19]黄侃.创新教育与跨学科传媒人才培养[J].现代传播,2004(1).

[20]戴佳、史安斌.“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21]陈虹,郑广嘉.全球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现代传播,2015(5).

[22]黄瑚.媒介融合趋势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J].国际新闻界,2014(4).

[23]钱晓文.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2(36).

[24]柳邦坤.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与创新的思考[J].新闻知识,2015(2).

[25]董广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9(4).

[26]蔡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今传媒,2009(1).

[27]洪丽.美英新闻传播教育与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2(5).

[28]吴锋.英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路径[J].传媒,2015(3).

[29]张子让.法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J].新闻大学,2002(4).

[30]殷倩.从报纸学到传媒学[J].新闻知识,2012(7).

[31]陈凯.加拿大的新闻教育[J].现代传播,2006(4).

[32]韩炼.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J].现代传播,2004(2).

[33]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态势新探[J].新闻战线,2006(3).

[34]徐新平.通才、史家、政治家——中国新闻人才观的变迁[J].新闻大学,2003(1).

[35]罗以澄.融合、贯通和提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2).

[36]何梓华.控制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J].新闻战线,2005(7).

[37]喻国明.“碎片化”语境下传播力量的构建[J].新闻与传播,2006(4).

[38]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J].新闻大学,2009(1).

[39]匡文波.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J].现代传播,2010(8).

[40]罗自文.重塑我国新闻教育的三块基石[J].现代传播,2007(1).

[41]潘忠党.新闻与传播之别:解读凯里《新闻教育错在哪里》[J].国际新闻界,2006(4).

[42]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3]李明文,方琪.人才培养:“互联网+时代”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J].当代传播,2015(6).

[44]Carey J W.Some Personal Notes on US Journalism Education[J].Journalism,2000,1(1).

[45]Burton J.Bldestein,The Culture of Professionalism: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M].Norton ﹠Company.Inc.,New York,1976.

[46]H.L.Mencken,Reflection on Journalism Review,No.2.1925.

[47]William,H.T .The Profession of Public Service,Walter William:International Journalist [J].Journalism Quarterly,1959,36.

猜你喜欢

人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