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框架理论的中西方雾霾新闻报道的对比分析
——以2016年12月中国中东部雾霾重污染报道为例

2017-03-28

传播与版权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文网光明日报金融时报

钱 澄

基于框架理论的中西方雾霾新闻报道的对比分析
——以2016年12月中国中东部雾霾重污染报道为例

钱 澄

我国的雾霾问题在近几年里一直是国内甚至是国际的热门话题,关于雾霾的国内外报道众多。试图基于框架理论和文本分析法,以2016年12月18日到22日中国中东部持续大面积雾霾重污染天气为例,分析中西方较有代表性的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中文网共13篇新闻报道,以小见大来探索中西方媒体在报道中体现的不同的报道倾向,挖掘其背后不同的文本写作特征、新闻价值观和舆论导向。

框架理论;雾霾;文本写作特征;新闻价值观;舆论导向

[作者] 钱澄,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研究背景

框架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框架理论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1955),后经高夫曼(Goffman,1974)将这一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逐渐进入大众传播研究的领域中,成为定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观点。高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①E.Goffman,Framing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4,p.21.。

高夫曼认为框架有两个来源:过去的经验和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这些经验和社会文化意识是人们将真实的社会转变为主观思想的重要依据,这有点类似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即在真实环境和人们所认知的环境之间有一个拟态环境,人们通过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来认识这个世界②W.Lippmann,Public Opinion,New York,Macmillan,1956,p.15.。因此可以说,框架理论和拟态环境理论都认为人的主观认识不是客观世界完全真实的反映,而在新闻领域中,媒体的报道对人的主观认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

2016年12月18日,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大面积重污染天气,日均浓度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共有71个,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共53个,多个地区空气质量指数小时值“爆表”。19—21日重污染状况持续,多地高速公路封路飞机延误甚至停飞。直至22日,冷空气南下,污染状况才得到缓解。

本文选取了12月18—22日期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中文网对于雾霾报道的全部共13篇文章(《人民日报》2篇、《光明日报》3篇、《纽约时报》2篇、《金融时报》中文网6篇)进行了对比研究。

(一)标题分析

新闻标题往往是对新闻内容的精炼概括,它不仅起到提示新闻内容的作用,有时还能通过对新闻内容的评价来表达媒体的态度,引导读者的思维方向和感想态度。

总的来说,《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偏重事实陈述性的新闻标题,用词平淡,从标题中看不出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且一般为正面的事实叙述;《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中文网的新闻标题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充分发挥了标题的评价功能,且多为负面评价。

例如《人民日报》12月19日和12月21日的两篇文章,标题分别为《雾霾来袭 原因何在》《北方多地全力抗霾》,前一篇文章侧重雾霾的原因分析,后一篇文章侧重“全力抗霾”。《光明日报》的三篇报道分别为《24城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响应》《室内健身防雾霾》《雾霾的三种误解与正解》。两份报纸虽然都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但仍能看出媒体对于正面事实的主观侧重,即更加倾向于雾霾的原因剖析和目前的进展,塑造了一个虽然当下问题严重但全民抗霾的充满希望的“中国镜像”。

《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中文网的标题则以批评和负面事实居多,例如《纽约时报》12月20号的文章Toxic Smog Choking Beijing is So Bad,It’s Grounded Flights(《有毒雾霾使北京严重透不过气来,航班停飞》),《金融时报》中文网12月20日的文章《中国严重雾霾波及近5亿人》《中国律师起诉地方政府治霾不力》《数据:北京雾霾“超标”持续时间增加》,用“Choking”“Bad”“Grounded Flights”“波及”“起诉”“超标”等这些词语体现雾霾污染的严重以及对于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并且选取了律师起诉地方政府这一具有说服力的事实来说明中国政府治霾的低效和不得人心,塑造了一个负面形象的中国。

(二)结构分析

新闻结构一般是指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现在新闻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突出新闻中最精彩最突出的部分。在具体的新闻写作中,结构体现了内容的侧重。

以较有代表性的《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的两篇报道为例:《雾霾来袭 原因何在》和“Toxic Smog Choking Beijing is So Bad,It’s Grounded Flights”。《雾霾来袭 原因何在》开头首先以提要题的形式交代了近期雾霾的情况:持续大面积重度污染,导语部分则说明公众对于重污染天气的一些误读和疑问,解释了邀请专家进行解读的原因,文章主体部分是由七个连续问答组成。这篇新闻的写作目的更多是通过科学、权威的解答消除公众的质疑,鼓励公众共同抗霾。此外,进行释疑的都是国内著名学者,且报道也交代了专家的职位、姓名,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北京大学谢绍东教授等,直接提高了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另外,报道中的问题都是敏感而备受关注的问题,有的还很犀利,例如“治雾霾现在使了不少招,仍然出现严重污染,治理方法是不是有问题?”“治理空气污染为什么只拿机动车开刀?”等。可以说,问得越犀利越敏感,回答才能更加对症下药,报道才能达到目的。

《纽约时报》的“Toxic Smog Choking Beijing is So Bad,It’s Grounded Flights”是运用倒金字塔式的叙事结构。开头导语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北京和其他几十个中国北方城市忍受着又一天的重度雾霾,航班停运、工厂关闭、交通瘫痪。接下来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论述:中国因为污染严重启动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几十个城市的学校关闭,医院已经做好准备迎接一大波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之后引用了Greenpeace East Asia(东亚绿色和平组织)的话:这次红色预警是一年中最严重的一次空气污染,影响到的人数和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人数的总和一样多,以此来强调此次雾霾波及之广。然后在下一段中引用了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南华早报》)的报道:飞往较少污染的南方城市的飞机票几乎卖完了,因为北京的“雾霾难民”想要离开这座城市。后面接着引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消息:由于雾霾,181个进出首都的航班被取消。这样的内容组合似乎别有用意,暗示着政府为了避免更多人飞往其他城市避霾而使航班停运。

(三)用词分析

用词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文章中所用词汇的多少、词汇的感情色彩等方面信息来把握一篇文章,用词分析有其他分析所达不到的客观、直观等优点。

以同是2016年12月20日重污染状况持续期发表的两篇文章为例,一篇是《光明日报》的《24城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响应》,另一篇是《金融时报》中文网的《中国严重雾霾波及近5亿人》。

《光明日报》的报道所用实词数量前三的词汇分别是:污染(13次)、天气(7次)、日(7次)。《金融时报》中文网所用实词数量前三的词汇分别是:雾霾(7次)、污染(6次)、中国(6次)。两家报纸在用词词性上没有显著差别,但是在具体语境中的感情色彩却大不相同。例如《光明日报》中的“污染”指的都是客观的污染状况以及应对污染的举措,而《金融时报》的“污染”则是侧重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两篇报道都出现了两次“政府”,但二者出现“政府”这一词汇的地方截然不同。《光明日报》两次出现“政府”一词分别是说:政府积极应对、环境保护部各督查组已督促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上述问题进一步调查。《金融时报》中文网两次出现“政府”一词分别是说:政府关闭了学校、这是政府用旧式刺激措施提振工业部门带来的结果。

另外,《光明日报》较常使用带有正面感情色彩的词汇,例如缓解、督促、响应、整改、积极、减轻、措施等,共计出现16个频次。《金融时报》中文网较常使用带有负面感情色彩的词汇,例如不满、迫使、糟糕、延迟、严重、波及等,共计出现17个频次。

三、研究结论

(一)中西方媒体不同的文本写作特征与价值观

文本写作特征与价值观和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等背景息息相关。中国古代的“大一统”“天人合一”等观念对于今天的媒体报道很大影响,因此我国的媒体对于重大新闻的报道风格一般较为严肃,在新闻写作上往往从社会整体下手,强调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有着较强的思想导向性和政治性。但一旦形成固定的写作模式后不易改变,这就不免在语言表达、内容和结构等方面显得单调。西方媒体诞生于商品经济竞争激烈的时代,媒体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其他社会经济实体一样,媒体人为求生存必须参与到激烈的商品经济竞争中去,争取更多的读者。因此西方媒体更加注重新闻本身的冲突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用细节和深度打动读者,强调个人主义、内容为王。这样一方面可以对一些重大新闻进行更加独立自主的报道,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导致为了吸引读者而扭曲事实失去客观中立的立场。

另外应该指出的是,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的雾霾问题时,有时难以避免地带有偏见,忽视了中国的国情,往往将中国的雾霾问题单纯归因于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导致忽视环境因素。

(二)报道的侧重对舆论影响的导向不同

中国在雾霾天气的新闻报道中,坚持科学全面报道,消除紧张气氛,引导公众舆论良性发展的方向,遵循“正面报道为主”“平衡报道”的原则。西方则以负面报道居多,但也同样科学具有深度。

虽然雾霾这一话题本身就是一个负面的事实,但是真正专业的报道应该有着全面和平衡的解读,注重传播效果和舆论引导。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相似,媒体报道不能决定公众如何思考,但可以决定公众思考什么。媒体工作者对于素材的选取直接影响着公众对于事件的认知和关注程度,应根据媒体立场、传播效果、服务对象、舆论导向等综合要素全面衡量,进行“选择性报道”。

和西方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环境新闻的对外传播能力有待加强,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利用好当下媒介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用报道的专业性和可信度来赢得国际话语权,引领国际舆论。

[1]李滨.简析西方传媒新闻价值观取向的两极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22-124.

[2]董微.雾霾报道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3]郑帆.网络传播中新闻标题的重要性[J].新闻传播,2014(3):86.

[4]王雷,申从芳.框架理论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J].东南传播,2009(5):137-138.

[5]李来房.从雾霾报道看中西方新闻价值观[J].对外传播,2014(11):53-56.

[6]肖伟.论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思想[J].国际新闻界,2010(12):30-36.

猜你喜欢

中文网光明日报金融时报
2019年《财富》中国500强最赚钱的40家公司
中国网络文学比其他娱乐产业成熟十年——专访起点中文网创始人、阅文集团CEO吴文辉
《光明日报》法律顾问黄晓:什么时代都是内容为王
《光明日报》融媒建设实践分析
浅谈西方纸媒中文网的编辑策略——以FT(金融时报)中文网为例
从框架理论视角看FT中文网的中国形象建构——以2013-2015年两会专题报道为例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
沪江BEC带你精读金融时报:伦敦金融城年龄歧视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