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图文传播效果分析
2017-03-28彭振璇
彭振璇
新闻摄影图文传播效果分析
彭振璇
从摄影出现并得到应用后,新闻摄影就成为对客观事物进行报道的有效手段,得到了报界的重视。在新闻摄影长达150多年的发展时间内,新闻摄影在新闻传播事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跨越传统新闻学和新闻摄影研究范畴和研究模式,从新闻传播范畴对新闻摄影进行分析和考察,并具体分析新闻摄影图文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传播效果,提出自己的看法,探求新闻摄影理论研究的新途径。
新闻摄影;传播学;图文结合;传播效果
[作者] 彭振璇,武昌职业学院。
一、新闻摄影是一种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
(一)新闻摄影日益成为报纸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存所有的新闻传媒中,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而存在的新闻摄影能够实现对客观事物的快速再现,对事物做出最为可靠的反映。新闻摄影简单地说就是将照片画面和文字因素进行有效结合,从可视化角度对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进行报道。新闻摄影的魅力和价值在于其不仅能够体现出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实效性、可信性、重要性和新鲜性原则,也能够借助其特殊的呈现方式,产生强烈信息传播效果。画面的表现力和现场感染力相对较强,光影色线也具有突出的特征。在国内外,新闻摄影都是具有规律性的现象,尤其在近代报纸呈现后,为了有效吸引读者,报纸版面追求图文并茂,新闻摄影得以发展。
(二)新闻摄影所传递的信息兼具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
信息是一切相关物质都具备的普遍社会属性。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大脑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属于意识层面的范畴;但是信息的内容却来自于客观现实世界,其虽然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因为不同主体在接受信息方面的理解和感受存在差异,然而却不会改变自身的客观性和客观价值。所以说,新闻摄影能够给读者呈现出两个层面上的信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新闻摄影所传递的信息,既具新闻价值,又具形象价值,这两种价值共同体现出新闻摄影的信息价值。
二、新闻摄影传播过程的两个阶段
(一)新闻摄影传播过程的定义
传播主要指社会上的个体或者团队借助某种特殊的符号向他人或团体传递相关观念、态度、情感和信息方面的内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任何一次信息的传播都具备独特的途径,只有深入到过程关系中对信息进行处理,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收获。在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同传播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使不同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整体。基于此,在对新闻信息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注意分析和考察不同传播要素的独立属性;另一方面也应该从其相互关系角度进行更为深入的解读,对不同信息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新闻摄影传播过程的两个阶段
从新闻摄影角度进行研究,可以将新闻摄影信息传播过程划分为两个重要的阶段,即信息传播人员的信息处理阶段和信息接受者在接受信息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阶段。
其一,信息传播者对信息的处理阶段,这主要是借助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搜集、筛选、整理、加工和制作到最终的发行。除了人们的自然来稿信息,都应该结合社会生活的变化情况以及新闻报道工作的实际需要,及时组织摄影师对涉及的新闻作品进行合理拍摄,保证新闻信息的采集和制作质量。在完成作品的汇总后,由编辑人员按照新闻报道大纲对新闻摄影照片文件进行合理的筛选和整理,制作成为新闻信息传播媒介向受众群体传递。
其二,信息接受者对新闻信息进行处理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完成报刊发行任务后,广大接受信息传播的受众群体在实际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对新闻信息的反映。在新闻信息传播工作中,为了保证信息传播效果,摄影人员一般要高度强调受众群体的主体地位,明确信息传播的目的性,以期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成效。换言之,在信息接受者对新闻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传播媒介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并不在意识层面有所体现,而是更多地表现在感觉比例和知觉类型的下意识层面上,因此在研究实践中应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三、新闻摄影图文的传播效果
(一)传播效果的含义
所谓新闻传播的效果,一般研究者将其看作是受播者接受信息后,自身情感、态度、思想和行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然而随着传播学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对传播效果的定义也有所拓展,将信息共享、知识承接、审美愉悦、兴趣培养以及认同一致方面的内容统一纳入信息传播效果的认同中,传播效果也被广泛地定位为传播行为所产生的有效结果。
(二)新闻摄影传播方式效果因受众的需求不断变化而翻新
传播现象在中国古已有之,而正式作为一门学问的“传播学”则完全是从国外引起的“舶来品”,其最早的引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当时的影响极为有限。
当前,新闻信息传播方式逐渐从传统僵化落后的灌输式向着更为先进的启发式转变,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更为明显,关注信息传播效果的反馈情况。
(三)图片的构成在新闻摄影传播效果中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媒体运用“图”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主要将“配合、调节、美化和补白”作为重要的基础。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编辑人员在对新闻信息进行排版的过程中,提出单纯地使用文字进行排版信息呈现过于呆板,信息传播效果差,所以开始尝试引入漫画、图表、照片、拓片等方式,新闻照片和艺术照片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基本情况持续了半个世纪,并逐渐形成了图文并茂的发展特点。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图片传播在报纸版面上没有独立的支配权,而只有从属性的被支配权。
(四)新闻摄影图文结合传播的必要性
Photojournalism是传播学用语,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40年代,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弗蓝克·卢瑟·莫特于1942年合成并最先采用的,用来表示图文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
例如,魏善章在对“他们在通车典礼的时刻”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将山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通车的场景作为对象,在发行报刊后,能够看到新闻上既有领导人员剪彩的照片、公路上车辆穿行不息的图片,也有表现工程建设人员、设计人员和附近普通群众不同表情的图片,以此表现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样图文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可见新闻摄影图片在新闻信息传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现代信息传播中新闻摄影的作用日益突现
(一)新闻摄影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新闻摄影在传播中具有其他诸如文字、语音传播难于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以真切直观的信息传递、具体客观的事实见证、超越时空和国界的形象画面语言等,在宣传思想、鼓动人民群众、舆论监督、针砭时弊、传播世界文明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新闻摄影在传统的信息传播的定位使得其发展缓慢
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认为:“文明越是多样,技术、能源和人民的变化越多,就越需要大量的信息在它当中流通,特别是当各组成部分必须作为一个整体组合在一起,而又经受着巨大变化的压力时,更是如此。”新闻摄影的历史比报纸短,新闻照片在报纸版面上的地位问题长期存在着许多观点,并影响着新闻摄影在报刊上的作用。
五、提高新闻摄影图文传播效果之我见
(一)发挥行业优势,突出图片报道
在“图文并重”上,许多行业报重点强调新闻摄影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并且认为在报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新闻摄影对于报纸的重要作用。也有一些报业将整体规划作为重要的手段,对摄影图片和不同文字之间的融合优势进行挖掘,对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中国劳动保障报》“农民工有了工伤保险”)、难点(《铁道报》“青藏铁路通车”)、重点(《中国航天报》“神舟7号火箭发射成功”)等问题,进行形象生动的图文报道,彰显了行业报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了行业报的特殊作用。
(二)增强特征环节,行业新闻不软
一幅好的新闻照片就是一条好新闻,关键是“贵在发现,贵在表现”。因此,行业报新闻图片必须抓住表现特征这一环节,使其表现本行业独特的地方,既避免了“有闻必录”、缺乏形象表现力,又突出了本行业的专业特征。
因此,如何打破人们对行业报太专业、枯燥、无味、缺深度、少情趣的观念,各家报纸都在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以《中国劳动保障报》为例,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权威性,该报在3版开辟了“声音”专版,邀请著名的专家、学者畅谈社会保险的看法及观点。如何发挥新闻图片在专题的作用,成了编辑和记者的难题。但在2008年7月28日的《农民养老保险》专题中,编辑在版面中使用了一张3栏照片,画面上一位80多岁的老大妈在四面透风的屋里,坐在破旧的饭桌前吃饭,摆在她面前的只有半碗咸菜,伴随她的只有一只刚刚出生一个多星期的小鸡。农村留守老人的孤独、贫困跃然纸上。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谁来保障这个社会问题再一次震撼了读者的心。
作者首先了解、观察了现场环境,使周围的环境与主体人物相配合,更好地利用环境背景来揭示主题、表达内容,使作品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冲击力,提高表现力,达到摄影工作真实表达的目的,得到大众的认可,实现“一图胜千言”的目的。
(三)建立专业队伍,保证两翼齐飞
要改变这种现状,行业报不妨借鉴一下其他报纸的做法。例如《深圳特区报》,他们用制度保证图文的沟通,在沟通使用中发挥两方面的积极主动性,靠团队精神激发“生产力”。摄影部门设立摄影总监、首席记者、专职图片编辑,专门负责编发稿件、随时沟通编辑各个部门、传递需求信息,跟踪服务各个版面。摄影部积极参加新闻采访中心、编辑中心的各种新闻报道策划会议,往往从中发现重大采访线索。图文协作体现在文字和摄影共享新闻资源,即使用适当的图片报道将新闻题材呈现出来,形成图文并茂、图文和谐、图文互动的良好信息传播效果。
总而言之,对新闻摄影的特殊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认为其是将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的信息传播方式,将其应用到报刊的发行工作中,可以使新闻摄影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因此,对新闻摄影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尝试从传播学角度入手,获得更为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为报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1]周家群.图象时代——新闻摄影传播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