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民跨文化交流障碍及其消除路径研究
2017-03-28许一平
许一平
三峡移民跨文化交流障碍及其消除路径研究
许一平
通过对16年后的外迁分散安置在崇明岛的三峡移民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移民和本地居民之间的文化差异,了解他们是否存在文化交流障碍,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跨文化交流;语言交流;归属感
[作者] 许一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研究对崇明岛的陈家镇、城桥镇、中兴镇等12个镇148户家庭中的175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近距离地观察三峡移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并从中获得了大量真实的感性材料。根据调查问卷的设计,针对三峡移民进行采访调查,得出了三峡移民在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语言、心理、生活和归属感方面中存在的具体障碍。
一、崇明岛三峡移民的基本文化融合交流障碍
(一)语言交流
对于三峡移民而言,最关键的是如何融入迁移地,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取得社会认同。安置地居民要与移民做好交流,避免出现“孤岛效应”。[1]通过调查发现:语言障碍是移民在移民之初(6个月内)最大的困扰,移民对当地语言的掌握程度普遍很低。“听不懂,也不会说”的有131人,占比74.8%;“能听懂一些,但不会说”的22人,占比12.6%;“能听懂,但不会说”的有15人,占比8.6%;“听说很熟练”的有7人,占比4%。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有161人选择“普通话”,占比92%;有13人选择“家乡话”,占比7.4%;有1人选择“崇明话”,占比0.6%。可以看出,普通话是移民与当地居民交流的主要语言。而在与家乡人的交流中,有121人选择“普通话”,占比69.1%,有54人选择“家乡话”,占比30.9%,可以看出普通话是移民与家乡人交流的主要语言。
我们发现在移民与当地人进行文化融合过程中,语言障碍客观存在,而且是主要障碍之一,尤其是在移民开始的半年内,语言障碍尤为突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障碍逐渐弱化。这并不是因为移民掌握了当地语言,相反,尽管16年过去了,移民对当地语言的掌握并没有什么明显进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熟练使用当地语言。如果能掌握当地语言,将对移民融入当地生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移民后,无论是和当地人进行交流,还是和家乡人进行交流,普通话都是移民最主要的语言。
(二)生活变化
在传统的农村社区中,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及其在这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构成农民日常社会生活及农村社区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2]针对移民而言,移民脱离了原来的社会关系,他们缺少基本的谋生手段。调查表明大部分移民在移民之后经济来源发生了变化:有38人移民前在家务农、移民后不固定打工,占比21.7%;有35人移民前在家务农、移民后个体经营,占比20%;有32人移民前不固定打工、移民后个体经营,占比18.3%;有12人移民前不固定打工、移民后在家务农,占比6.9%;有49人没有变化,占比28%;有9人选择其他,占比5.1%。大部分移民在移民之后的家庭年收入并不高。有36人的家庭年收入在5万以下,占比20.6%;有112人的家庭年收入在5万至9万之间,占比64%;有20人的家庭年收入在10万至15万之间,占比11.4%;有7人的家庭年收入在16万以上,占比4%。在亲戚交往方面,移民们在移民之后和亲戚的走动少了。有20人选择“经常走动”,占比11.4%;有108人选择“很少走动”,占比61.7;有47人选择“有婚丧嫁娶时才走动”,占比26.9%。
通过调查发现,移民后原来的农耕生活不再是移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更多的移民选择做生意、打工或是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取赚钱的机会。尽管移民后他们的绝对收入增加了一些,但是相对而言收入并不高,无形之中经济负担增加了。在社交方面也有不小改变,移民之前,亲戚朋友大多离得不远,走亲访友较为方便,而移民之后大多分散在各地,很少走动,无形当中会增加他们的孤独感。
(三)归属感
所谓归属感是指经过辨别自己和其他群体的共同特征,肯定自己的群体性价值。对于三峡移民而言,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脱离了原来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心理落差十分大。对于三峡移民而言,最关键的是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2]数据显示,移民对自己的身份认识比较模糊,在调查的175人当中,有45人认为自己是上海人,有56人认为自己是重庆人,有74人认为自己是户口在上海的重庆人。移民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活动不多,有35人经常参加,占比20%;有70人偶尔参加,占比40%;有51人很少参加,占比29.1%;有19人从不参加,占比10.9%。可以看出移民对本地居民、周围邻居并不是很了解,有42人对本地居民、周围邻居非常熟悉,占比24%;有65人仅熟悉周边,占比37.1%;有52人不太熟悉,占比29.7%;有16人没有交流,占比9.2%。移民认为当地居民并不欢迎自己,有54人认为受到当地居民排斥,占比30.9%;有105人认为当地居民既不排斥也不欢迎他们,占比60%;有16人认为受到当地居民欢迎,占比9.1%。
综合分析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部分移民对崇明县的归属感不强,主要表现在自我身份认识模糊,不愿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活动,对当地居民、周围邻居不熟悉,认为没有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公平对待。虽然部分移民的归属感不强,然而绝大部分(64%)受访者却希望他们的孩子今后能留在上海。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对当地的归属感会增强,尤其是他们的下一代。
二、三峡移民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消除路径探讨
(一)移民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指一个人与自己文化背景相异的另一个人有效和得体地交换信息的能力。对于三峡移民来说,他们特别需要具备这一能够让他们融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的能力。我们根据在调查中发现的现象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帮助三峡移民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促使更多的三峡移民能够真正融入当地的生活。
1.打破定势思维。定势思维是指经过一段时间或长时间活动经验形成的一种惯性稳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对行为活动或心理活动可起推动或阻碍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三峡移民看待自己仍将自己定义为在崇明的特殊群体,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峡移民渐渐觉得自己受了孤立受到了冷落,而埋怨政府和社会,后悔当初的移民。特殊群体享受特殊待遇的这种定势思维影响了三峡移民自己积极主动去创造改变生活,过于被动地依赖政府,如认为政府近些年来没有积极帮他们解决就业,没有慰问关心移民生活等问题。只有打破这种“特殊人”的思维定势,才能够意识到生活要靠自己的勤劳努力同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求机会创造财富,从而获得满足感。
2.学会积极适应。学会积极适应是三峡移民正常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前提。由于崇明岛三峡移民是政策移民,在移民的性质上属于非自愿移民,所以广大移民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若想让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三峡移民需把这种被动适应转变为积极适应。这种积极适应可以从文化适应、经济适应、心理适应三个方面考虑:文化上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融入当地人的圈子,摒弃自身存在的抗拒心理,多听多看多交流建立属于自己的新社会关系网络;[3]经济上移民不能只等靠政府的救助,应该积极主动学会利用政策把握机会,积极创造财富;心理上,崇明岛的三峡移民对来上海生活抱有的期望值过高,但来到后却发现实际和期望的并不一样而产生了落差。
(二)迁入地居民的心理接纳
在三峡移民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并不是只有三峡移民一方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崇明当地居民的配合和协助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在此过程中当地居民也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当地居民能够以包容的态度主动去倾听了解文化差异、克服优越感和偏见、在多元文化中学习,才能让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
1.倾听了解文化差异。作为崇明岛的当地居民需要意识到,三峡移民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在沟通方式、生活习惯上和他们截然不同,思想理念和价值观也不相同,在相互交流时这种差异就变得颇为敏感。如果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忽略了文化中的各种差异或者是没有能够理解或重视这些差异,就很难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崇明岛当地居民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地去和三峡移民交流,去了解三峡库区的巴蜀文化和他们的特点,积极应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和误解。
2.在多元文化中学习。上海市崇明岛三峡移民的迁入不仅是一项工程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在社会交通和信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多元文化不知不觉地渗透我们的生活,这一过程也是积极的进步的,以此当地居民要学会接受和学习不同地方的文化,三峡移民的迁入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一次多元文化学习和适应的机会。
上海市崇明岛的三峡移民的跨文化交流障碍在经历了16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尤其是对于第一代年龄较大的三峡移民来说,他们只拥有上海崇明的户籍身份但并没有真正融入当地,跨文化交流障碍对他们来说可能将是永远存在的,对于年轻的移民二代他们并没有选择,只有跨过重重障碍,走向融合。成功的跨文化交流不仅需要三峡移民的主动适应和沟通,同时也需要当地政府和居民的理解和主动配合。只有解决好三峡移民的跨文化交流障碍,才能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课题)
[1]吴帅秦.三峡农村外迁移民文化适应研究——以湖南省C市为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金明,夏春,康红霄,李爱萍.三峡跨省外迁农村移民的人际交往与生活状态[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
[3]严翅君.提升人的素质:实施三峡开发性移民战略的关键[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