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提供 有效表达
——新版《历史地图册》的编辑特色

2017-03-28

传播与版权 2017年6期
关键词:图册教科书课程内容

全 武

精准提供 有效表达
——新版《历史地图册》的编辑特色

全 武

在编辑新版《历史地图册》的工作中,作为编辑,在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充分重视:一是精准提供,即在内容的选择上,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二是有效表达,即在知识的表达上,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生活。在此基础上,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套内容精准、更适合教与学的《历史地图册》。

《历史地图册》;编辑特色;教科书

[作者] 全武,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

《历史地图册》①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年版《中国历史地图册》,全文同。是学生汲取历史知识的一个源泉,又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呈现历史知识和实现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历史地图册》对中学历史教与学具有强力的推动作用,是中学历史教育的助推器。正因为如此,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历史地图册》的编制和出版,很早就开始了在课堂中运用图册辅助教学。同时,因受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影响,每一次改革都会编制和出版一批新的《历史地图册》,以及在一代代作者和编辑的不懈努力下,现今市场上已有众多的版本可供师生参考学习。诚然,由于时代、社会、政治、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这些版本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或多或少都带有特定时代环境的烙印,存在各种问题。如何既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又站在当前时代的技术文化高度,编辑出一套适合中学历史教与学的《历史地图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

一、注重编辑依据的权威

《历史地图册》由于其内容主要以历史地图为主,所以地图的来源必须注重权威性。新版《历史地图册》在地图资料的引用上,与以往版本图册一样,中国历史部分主要参考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和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世界历史部分主要参考张芝联主编的《世界历史地图集》和吴于廑主编的《大学世界历史地图》。这些公开出版的参考图集,是目前已知全面、科学、准确的历史地图参考资料。《历史地图册》更由于其属于历史教材,是与历史教科书配套的学生用书,是为了帮助历史教师和学生用好教科书,所以应与教科书一样,以《历史课程标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为依据编写,落实课标要求,体现课程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是指导历史教材编制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公民历史素养的基本要求”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11页。,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在编辑《历史地图册》的过程中,我们正是以这一文件为指导和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在设计时,经过了实验情况调研、国际比较研究、组织修订、广泛征求意见、审议等环节,不仅确保了课标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而且使教材的编写更具有操作性。在课程标准的规范下,《历史地图册》围绕课程目标、板块目标和课程内容,充分反映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并形成自己的编写特色。

《历史地图册》紧密贴合《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在图册的编辑中,我们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以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为基础,将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判断融入历史的叙述中。同时,新版《历史地图册》不只是讲述历史知识,在图册内容的设计中更加关注学生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情感的激发。例如,我们在吸收之前各版本读图说明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读图指南”栏目,将全套图册的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分为主题、地图、表格和图片四类,概括介绍每一册跨页内容的构成,让学生对书中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旨在告诉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地抓住图册的整体结构、如何迅速地获取需要的信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识图技能。

《历史地图册》紧密落实《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板块目标。在图册的编辑中,我们结合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和课标的内容,重新组织图册的体例结构。新版《历史地图册》一套六本,每一本对应课标中的一个板块。每一个板块下均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板块下不再有学习主题,为避免众多“点”的分散,我们重新设计了“单元导读”栏目,简述一个时期的基本进程和特点,落实板块目标的要求。

《历史地图册》紧密围绕《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要求中,既有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内容,也有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容,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为体现课程内容的要求,完成课程内容转化为教材的过程,在《历史地图册》的编辑中,我们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地图、图片、表格和说明文字。为了完成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的过程,我们又按照知识主题,重新组织地图、图片、表格和说明文字。如此,既保持与《历史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一致,又在整合历史学科逻辑和课堂教学逻辑的基础上,形成《历史地图册》自身独特的体系和逻辑。

二、密切与历史教科书配合来进行编辑

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是实现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历史地图册》是配合历史教科书的学生用书。在《历史地图册》的编辑中,我们密切配合历史教科书,充分发挥图册的释读功能,通过简明、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的时空状况,通过丰富的、形式多样的、表现力强的图文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教科书所学知识。

《历史地图册》以教科书的单元和课为依据,紧扣教科书内容。单元和课是教科书的纲,便于师生的使用和查找。在《历史地图册》的编辑中,我们充分吸收教科书这一特点,尽量和教科书做到同步,尽量和课堂的教学进度做到同步。为此,我们避免了以往版本大多只按单元编写的不足,重新设计了“单元页”“目录”和“知识主题”,单元页与教科书中的单元一一对应,目录下的每一课与教科书中的每一课一一相对应,每一课下的知识主题与教科书中的知识主题基本对应。师生若想对教科书中的某些问题做进一步的了解,只要打开《历史地图册》,便一目了然,使《历史地图册》与教科书融为一体。

《历史地图册》重在突破教科书重点和难点问题。重点和难点通常不易理解,但师生最应重视和突破。在重新梳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历史地图册》围绕教科书的重难点,通过图示方式予以突破,使学生更易接受,起到较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同时,对历史概念、名词和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从不同视角全面解析,得到认识,对于培养论从史出等史学研究方法和史学观等都有较好的作用。

《历史地图册》拓展和完善教科书知识面。教科书受篇幅的局限,不可能对很多问题做过多过细的描述。《历史地图册》不仅能够用图形再现历史的时空状况、起到文字描述无法实现的直观效果,而且可以就历史地理的相关问题作深度解读。在《历史地图册》的编辑中,我们正是充分运用历史地图的这种独特作用,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例如,我们通过展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疆域形势图、经济形势图等,方便学生理解历史上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三、编辑中充分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是教材的实际使用者,对教材的优劣好坏最有发言权。《历史地图册》是辅助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教材,学生的口碑至关重要。在编辑《历史地图册》的过程中,我们一直保持离学生近一些、多听取学生的声音,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等,致力于编辑出一本受学生欢迎的历史教材。

《历史地图册》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编辑《历史地图册》的过程中,我们遵循历史的时序性特征,将历史事物置于具体的时间条件下,以使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例如,我们在讲述北京人一课时,先后安排了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发现北京人、走进北京人的生活、早期人类的技能四个主题,主题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我们遵循阅读地图的技能要求,通过“读图指南”和“附录”的设计,提高学生识图、用图技能。例如,我们在七年级上册附录设计了历史地图中居民点、黄河、海岸线的古今对照,在七年级下册附录设计了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在八年级上册附录设计了海岸线变迁等,每一个附录都在进一步地帮助理解地图;我们遵循认识事物的常识,通过“走进×××”的设计,运用相关图片、知识内容介绍及实景图片资料,使学生对所学历史内容有直观性的了解和掌握。例如,我们设计了走进半坡、走进河姆渡、走进秦都等,以此接活历史。

《历史地图册》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栏目设计时,尽量不烦琐,适量适度,通过阅读指导等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全册正文只分两种主题,每一页的主题保持在两到三个,每个主题大多会提供阅读指导。在色彩使用和搭配上,尽量符合初中学生视觉审美要求,选用一些色彩清晰的图片,尽量少用黑白照片和单色照片。在历史要素呈现上,兼顾历史地图和当代要素的关系,古今高度结合,选用大量的考古资料、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作为第一手资料,使《历史地图册》文化内涵更加真实。例如,我们选用了北京人遗址、镐京遗址、晋阳古城遗址等图片,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更具有可信度。

《历史地图册》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编辑《历史地图册》的过程中,我们将每个知识主题融入故事化的情景,每个主题即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例如设计了大禹治水、武王伐纣、合纵连横等主题,便于学生快乐的阅读使用。设计了完备的图例、必要的图注和统一的章节体系,除正文最后的统一图例外,很多专题地图也带有图例,每课的主题表示方法完全一致,便于学生清晰的阅读使用。我们运用符号清楚表现文化主题,简明扼要地解读历史文化元素,便于学生简洁地阅读使用。大量使用示意图及想象画,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同时,还设计了精美简明的封面,使其成为特定历史时代的象征。例如,七年级上册选用了司南和长信宫灯,七年级下册选用了活字印刷雕版和故宫。所选素材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典型器物,司南和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长信宫灯和故宫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和建筑的高水准。这些器物不仅有很强的历史感,而且有极强的协调感和创新感。如此封面,师生一见,就会联想到本册讲述的主要内容。

综合而言,通过编辑新版《历史地图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地图册》是落实、释读课程标准和理解教科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历史教与学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在内容上精准提供,又要在知识上有效表达。如何编辑出深受师生欢迎、促进历史学习的《历史地图册》仍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研的课题。

猜你喜欢

图册教科书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图册》正式出版
《日本级进模排样图册》简介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游乐园智能开发游戏图册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