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界庙与广西毛南族分龙节的保护与开发
2017-03-28廖树群
廖树群
(河池学院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 广西 宜州 546300)
论三界庙与广西毛南族分龙节的保护与开发
廖树群
(河池学院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 广西 宜州 546300)
广西毛南族传统信仰地方保护神三界公,三界庙是供奉三界公的庙坛。三界庙是毛南族分龙节不可分割的空间要素,也是分龙节重最要的历史遗存,以及分龙节文化最重要的物化表征之一。目前,广西毛南族地区的三界庙已基本无存,从分龙节保护的完整性、原真性、可持续性出发,亟须采取保护古三界庙遗址,规划建设新三界庙暨分龙节博物馆、分龙节文化景区,依托三界庙举办群众文体活动、分龙节民俗活动,对三界庙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等措施,保护和开发利用三界庙。
三界庙;广西;毛南族;分龙节;保护;开发利用
一、广西毛南族分龙节的概况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辖区毛南族人口占全国毛南族人口的61%,是我国和广西毛南族人口最集中的县域[1][2]。分龙节是环江毛南族古老的农事节庆,它源于毛南族本土农神祭祀文化与外来三界神崇拜观念、民俗的交流融合,以酬谢三界神,祈求护佑风调雨顺、农事顺利为主要内容。毛南族分龙节通常在每年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龙日)前后举行,节日活动包括祭祀地方保护神三界公和先祖、休耕慰牛、宴饮对歌等祭祀、民俗、娱乐活动。传统分龙节最重要、最隆重的活动是纳牛仪式。毛南族师公穿戴面具,念唱经文,跳演傩舞,以示通神。族中壮汉在族众的围观下,椎杀公牛,以牛头、尾、脚、内脏献祭神灵,祈求护佑。节日期间,毛南人停止劳作,用五色糯米饭慰劳耕牛,以家庭为单位祭祀先祖,宴饮亲朋。各村寨的青年男女自发进行对歌、“三同”竞技娱乐。旧时,纳牛仪式都在祭祀毛南族保护神三界公爷的三界庙举行,故分龙节也被毛南人称为“庙节”,在毛南语中称为“肥庙”,意为“做庙”,即在三界庙做傩祭仪式。分龙节的活动融合了毛南族的多元信仰、宗教仪式、生活习俗、口传文学、传统艺术和技艺等诸多文化要素,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有着强烈的地域、民族美学特征,对我们深入认识毛南族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以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价值。
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分龙节被简单、粗暴的看成封建迷信活动,遭到禁止或压制,其影响只在饮食、家庭习俗、群众娱乐层面得以保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政策的落实,分龙节得到了恢复。新千年以来,在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潮流下,分龙节的文化遗产价值受到地方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从恢复分龙节和扩大分龙节影响,整理、挖掘分龙节相关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扶持、培养传承人等多方面入手,为保护、传承分龙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0年,分龙节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环江县修订民族自治条例,将分龙节定为环江县的法定节日。2009—2016年,环江县共成功举办了8届“中国·毛南族分龙节”。与分龙节密切相关的毛南族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如毛南族傩祭仪式“肥套”、传统工艺“花竹帽编织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通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分龙节的保护体系,夯实了分龙节的群众基础,扩大了分龙节的对外影响,增强了群众对分龙节的认识和保护传承意识。
二、环江地区三界庙的历史及其在毛南族分龙节中的地位
(一)环江地区三界庙的历史
三界庙是供奉地方神祉三界公的庙坛。三界公传为明代贵县人冯克利,得仙人点化,得道羽化于苍梧,传说能断讼息争,治药祛病,保护行舟平安,做为地方保护神在广西各地受到广泛祭祀[3]。在环江毛南族地区,三界公做为本民族和地方保护神,深受毛南人的崇拜,是毛南族最重要的神祉。
环江县明清时期,为庆远府所属思恩县辖地。民国时期修撰的《思恩县志》记载,环江县城的三界庙为清代所建[4]。据清道光年间《庆远府志》记载,庆远府所辖府城(今宜州市)、天河县(今罗城县)、思恩县(今环江县)、南丹土州(今南丹县)、永顺长土司(今都安县)都设有三界庙,总数有9座。其中天河县三界庙为明代所建,宜州、南丹的三界庙为清康熙年间所建,属于时间较早的三界庙[3]95-109。《思恩县志》未记载县城三界庙设立的确切时间,依据《庆远府志》的修撰时间推算,最迟不会超过道光8年(公元1828年),至今最少有一百八十多年历史。三南地区的下南六圩三界庙,传为毛南族地区最大的三界庙[5]。传说明末清初时,下南六圩形成圩场,引来大批毛南人来此聚居。其后,毛南人在修整圩场过程时,修建了一座瓦顶砖墙的三界庙[6]。另一种说法是三界庙在下南墟有两间,由坡川和建在两乡的群众分别去祭[7]。历史上,大的毛南村寨一般都建有三界庙[8]。
环江县城三界庙,根据《思恩县志》记载,位于“城外西墟”,即现环江县城的西圩街[4]。其具体位置,根据当地老人回忆,应在旧国营食品公司猪肉门市所在地[9]。三界庙为清季邑人龙姓举人所建,有庙产33亩半。民国时期,桂系政府实行“风俗改良”“庙产兴学”政策,将建祠奉祀、迎神醮会、求神拜佛、送鬼还愿、清明和中元节焚烧冥镪、纸扎等宗教、民间信仰活动一概视为封建迷信行为,厉行革除,大批庙宇被用于教育和其它社会事业[10][11]。1926年,思恩街道业余桂剧班成立,在三界庙内搭建戏台,用于演出[12]。1927年,三界庙庙产被划归县教育局,三界庙所属房舍则先后被县建设局、地方第一公所征用。1933年,三界庙前进被建设局改建为西洋式建筑。1934年,县绅欧湘波捐资在三界庙址修建戏院一座,至此县城三界庙无存[9]。解放后,原三界庙址建为国营食品公司门市。下南六圩的三界庙,据有关资料反映,大约毁于20世纪20年代,其旧址不详[5]。现今,环江县内的三界庙基本无存。
(二)三界庙在毛南族分龙节中的地位
毛南族分龙节的核心是民间宗教仪式,金泽的《宗教人类学导论》认为“宗教仪式是一个信仰系统(往往以神话来表达)为基础的特定组合的充满象征的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行为,其中不仅渗透着参与者对神圣(神灵等)的尊重、崇敬和畏惧等情感,而且承载着特定的使命或实现特定的目的[13]。”从“程序化和规范化”的构成要素考察,对于分龙节而言,主要包括特定和时间、空间、祭祀程式、科仪等。如环江分龙节有固定的时间节律,每年一次。毛南族传统聚居地三南(上南、中南、下南)地区,铁坳以北称上团,以南称下团。下团在夏至后第一个辰日过分龙节,上团则比下南提前五日,在亥日过分龙节,俗语有“上团吃亥日,下团吃辰日”之说。在祭祀仪式上,师公的衣着穿戴、唱念的经文、使用的道具、傩舞的动作都有特定的规制或程式。就空间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举行纳牛仪式的场所——三界庙。
毛南族对三界公的信仰应当是受周边地区、兄弟民族的影响而形成的。毛南族人在接受三界公的过程中,融入了本民族的文化,将他当成本民族的最重要的保护神来崇拜。毛南族传说中的三界公不但是救命的神医,还能制服司雨的雷神。毛南族人擅长饲养菜牛,将三界公认定为传授毛南人饲养菜牛技术的祖师。因此,分龙节时,毛南人在三界庙前用牛献祭三界公,以此感谢三界公的功德,祈求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产生丰收。毛南族的其他节日主要在家里活动,或以家庭为单位活动,唯有分龙节传统一定要到三界庙举行纳牛等祭祀仪式,而且是村寨、社区集体举行活动[14]。可以说,在三界庙举行祭祀仪式是分龙节最具标志性特征。这一点从分龙节的另一名称“庙节”可以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三界庙是分龙节不可分割的空间要素,是构成分龙节文化完整性、主要特征的最重要内容。
其次,从分龙节的历史发展看,三界庙是反映分龙节演进历史最重要的历史实物资料。笔者认为,毛南族的分龙节来源于毛南族本土农事节日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其历史演进过程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毛南族人信仰本地区、本民族的农事保护神,因周期性的集体祭祀形成某种周农事节庆,这是分龙节的源起阶段;第二阶段,毛南族人接受周边地区、兄弟民族的文化影响,开始信仰并祭祀三界神,毛南族原有的农事节日与三界神祭祀仪式逐渐融合。此时,三界神已成为毛南族农事节日祭祀的对象之一,节日祭祀的地点可能是在如洞窟、古树、像形石等民间常见的崇拜物相关的地点,即如《思恩县志》所言“皆指树木或岩峒为其神凭依之所[4]73”,此阶段是分龙节的雏形阶段;第三阶段,以为三界公设立专祠为标志,三界庙成为毛南人最重要的地方、民族保护神祉,节日祭祀的地点也固定在三界庙,并以此得庙节之名,此阶段是分龙节的正式形成阶段。
从分龙节的演进过程可知,三界庙的设立是分龙节形成的重要标志,反映了三界公崇拜在毛南人宗教信仰中获得最重要地位的历史,以及分龙节形成的时间节点。从关于思恩县和庆远府其它州县三界庙建立时间、空间分布的历史记录中,能够反映出三界公崇拜由周边地区传入、影响毛南族地区的历史脉络,以及可以据此推断分龙节形成的大致历史年代、影响范围。因此,三界庙对于分龙节而言,蕴含了丰富和重要的历史信息,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证据价值。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环江毛南族对于分龙节历史记录基本一片空白,兄弟民族相关的历史记录也是只言片语。目前,与分龙节有关的实物资料,绝大多数为近现代的产物,唯有三界庙有确切遗址可考,其建设时间、相关祭祀活动有文献记录。因此,可以说三界庙是分龙节重最要的历史遗存,是分龙节文化最重要的物化表征之一。
三、恢复和开发环江三界庙的必要性
(一)恢复三界庙是分龙节完整、原真保护的需要
目前,对毛南族分龙节的保护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基本解决了“分龙节”文化遗产从死到生、从衰到盛的问题。但通过对分龙节的历史、文化的回顾和分析,其中的不足也很明显。由于对三界庙在分龙节中的角色、地位认识不足,目前分龙节的保护始终面临着“庙节无庙”的尴尬局面,经不起历史与文化的追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遵循整体性、原真性原则。整体性指不能将具体的文化遗产与它生存的环境和背景中割裂出来,单独保护。原真性则强调保持遗产的“最初状态”与“当时的环境”。无庸质疑,三界庙这一特定空间及文化内涵是构成分龙节时空背景、文化环境,以及“最初状态”至关重要内容。缺少了三界庙的分龙节,是残缺的、不完整、失真的。因此,对于分龙节的完整保护、原真保护,恢复三界庙,必不可少。
(二)开发三界庙是分龙节保护可持续的需要
分龙节是一种活态文化,它的生命力体现在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之中,它的生存既需要传统的保存,更需要适应新的社会条件进行创新和发展。对分龙节的保护不能仅将它放在博物馆中作为一种“历史标本”进行陈列、展示,而应让它紧密地融入人们当下的生活中,在活态下、发展中保持生命力。传统社会中,分龙节源起于农耕生产方式和传统民间宗教信仰,有较强的社会协调和民族认同作用。进入现代文明社会,随着毛南族地区生产条件、产业结构的改变,外来文化的冲击,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人们科学理性意识的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分龙节生存的物质、思想土壤正不断流失,分龙节面临着与现代社会脱节的境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旅游开发是一种可以使分龙节重新与现实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有效方式。旅游是人们认识分龙节文化价值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通过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能够使分龙节得到社会公众更多的了解和关注,提高他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恢复三界庙,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去吸引游客,通过旅游收益改善分龙节保护的基础条件,通过市场利益的驱动,促使当地人们主动地去继承、挖掘分龙节的丰富文化内涵、独特表现形式,并进行创新、发展,形成旅游开发与分龙节保护传承的良性互动,是保护和传承毛南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
三界庙所体现“三界公”崇拜和社祭文化,体现了毛南族先民的农神崇拜信仰,承载着毛南族稻作文化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和原始记忆。它不但是分龙节重最要的历史遗存,也是毛南族文化、社会变迁的重要历史物证,对于毛南族以及环江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认识价值。做为旅游吸引物,能够满足人们广闻增知、求新求异、感受多元文化的心理需求。分龙节做为节庆,有很强的时效性,只能在节事旅游活动期间集中吸引游客。其他时间,缺乏感受分龙节文化的固定渠道或景点,难以吸引游客。三界庙恢复之后,可以成为游客感受、了解分龙节文化、历史的一个固定景点,能够进一步丰富分龙节旅游的内涵,突破现有分龙节节事旅游开发的局限。
四、恢复三界庙与三界庙旅游开发的措施
(一)旧三界庙遗存保护
环江的旧三界庙已基本无存,但遗迹尚在,是证明三界庙历史存在的实物证据,因此需加以妥善保护。首先要查明县城、下南乡等环江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三界庙的准确位置,征集与旧三界庙有关的建筑残件、碑刻、用具、照片、文书档案、资料,组织文史工作者研究旧三界庙的沿革历史。在查明的旧三界庙遗址处,应建设亭阁或照壁、雕塑等纪念性设施,邀请专家撰文,刻碑铭石,介绍三界庙的沿革历史,文化价值。与旧三界庙的有关实物、文献资料,应通过博物馆进行妥善收藏、整理、展示。通过这些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遗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以及城市、社区的历史记忆。本地群众与外来的旅游,则可以通过这些旧三界庙遗址纪念设施、相关实物展览来认识分龙节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强其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意识。
(二)规划建设新三界庙暨分龙节博物馆、分龙节文化景区
建设新的三界庙,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传统分龙节文化的延续与丰富。应在环江县城选址规划建设新三界庙,如果对现有城镇建设规划冲击不大或建设成本许可,最佳位置应是在旧三界庙址或其附近,用以突出体现三界庙历史的延续性,也便于后期将古三界庙遗址纳入新三界庙管理范围。新三界庙的建筑风格、材料、工艺,应充分参考广西区内现存的古三界庙,特别是环江县周边的古三界庙。如桂平金田三界庙,来宾忻城三界庙,宜州洛东、洛西、怀远三界庙。其中宜州洛东镇、洛西镇的三界庙,建于清乾隆年间,目前保存相对完整,其时间和区位与环江三界庙相近,应特别注意参考,使新三界庙的设计尽可能的接近旧三界庙的规制、风格。
县城新三界庙的建设应综合考虑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的需要,采取庙宇、博物馆、公园景区一体化设计、建设、管理模式,即新三界庙、分龙节文化博物馆、分龙节文化景区三块牌子一套人马,文博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联合管理。三界庙内设置三界公塑像,以及民间传说中与三界公有关的民间神址的塑像。新三界庙融合博物馆的收藏、展示、教育功能,应设计若干展厅,以分龙节文化的全面揭示为宗旨,设计、制作专题展览。展览的内容应包括:广西三界公崇拜的起源、毛南族地区三界公崇拜的历史、环江三界庙的历史分布、沿革情况、三界庙与分龙节的形成、分龙节的活动内容、分龙节包含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分龙节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展品应包括旧三界庙有关的实物资料,以及图文介绍、音频、视频展示。
在博物馆的展示、服务设计应积极引入各种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如以“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分龙节盛况,或摄制分龙节3D电脑短片,让参观者如身临其境,开发基于二维码扫描、微信、手机APP的自助讲解系统,以及网上虚拟博物馆,开通分龙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等等,将古老的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既给人以文化的震撼,又给人新异的体验。在博物馆内设计专门区域,为花竹帽编制技艺、傩面雕刻、傩戏等毛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开辟专门工作室。工作室集生产、传习、展示、销售功能于一体,实行开放式管理,参观者和游客可以与传承人交流,观看生产过程或排演、教学,甚至是在传承人的指导下进行亲身体验。通过博物馆的收藏、展示、教育功能,保护分龙节历史遗存,促进大众对分龙节文化的了解、认识,提高大众的保护、传承意识。
以新三界庙为中心,规划建设分龙节文化景区。景区规划应包括开放式市民公园、收费旅游项目区域、商铺。开放式市民公园可建设成户外绿地、生态景观,免费供市民、游客休闲游憩。收费旅游项目区域、商铺,主要用于招商,引入收费游乐设施、旅游项目服务、餐饮、地方特产商店。旅游管理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优惠措施、合作开发等手段,引导入驻景区的企业,结合分龙节活民俗活动内容,设计吸引游客参与的传统文体、民俗体验项目。开发毛南特色餐饮,让游客感受毛南族的饮食文化。集中展示、销售民族、地方特色食品、工艺品、服装。做为景区的配套设施,景区的规划应加入公交接驳线路、大型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项目。通过多功能景区的设计,既为市民日常的休闲提供优良场所,又能够满足游客游玩、饮食、购物、交通全方位的需求。
下南乡是“毛南祖庭”,从乡镇的现实条件和实际效益出发,可将新的三界庙定位为下南社区的文化中心来建设。新三界庙的规划应包括三界庙、下南博物馆和图书馆,以及电脑室、风雨球场等文体设施。下南三界庙与博物馆融合一体,设计专题展览,介绍毛南族的族源、以及毛南族人在三南地区生存、发展、走向世界的历史和社会变迁。图书馆、电脑室、风雨球场等文体设施则向社区群众开放服务。通过以上措施,努力使新三界庙能够紧密的融入乡镇社区的文化生态,重新成为社区文化的重要空间。
(三)依托三界庙举办节庆活动、群众文体活动
新三界庙建成之后,每年一度的“中国·毛南族分龙节”,椎牛和傩祭活动仪式应固定在新三界庙举行,使古老的庙祭仪式得到完整恢复。分龙节期间,通过在三界庙开展的节庆活动,能够让游客、市民认识到三界庙在分龙节中的地位与文化意义,扩大三界庙的知名度。其次,在非节日时期,利用博物馆场馆、展览设施,将一些群众文体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推广活动设置在新三界庙。通过这些活动,密切三界庙与群众文化生活的联系,使三界庙更好的融入现代文化生态,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获得新生。
另外,三界神崇拜在两广地区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流行区域广阔,但受其影响形成节庆,并能够延续到现在的,只有毛南族和分龙节。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毛南族是南方三界神民间崇拜的活化石。深入挖掘这一文化资源,策划与“布洛陀文化节”类似的“三界公文化节”,可以有效的延长分龙节节事旅游开发的链条,进一步促进环江的旅游业发展。
[1]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信息管理中心办公室.环江民族人口及民族分布况.[EB/OL].http://www.hjzf.gov.cn/LzIwMTAtMTItMjkvNzM5MzU,2010-12-29.
[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3]广西河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庆远府志(点校本)[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107.
[4]梁杓,吴瑜.思恩县志[M].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1997:104.
[5]宝贵贞著.中国少数民族宗教[M].王国振,等,译.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61.
[6]覃立新编著.毛南族史志概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7.
[7]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编.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汇编《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及其档案集成(第5辑)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第117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472.
[8]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广西仫佬族毛南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47.
[9]政协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史委员会,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党史办等.环江史志第2辑[M].1990:51.
[10]王晓军.边疆视域下新桂系时代广西的风俗改良[J].广西民族研究,2013,02:120-126.
[11]许晓明.宗教文化大失忆:清末民初广西“庙产兴学”运动[J].南方论刊,2007,12:94-95.
[12]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815.
[13]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212.
[14]蒙国荣.广西省环江县毛南族的“还愿”仪式[M].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4:21.
C192.4
:A
:1671-6469(2017)-03-0082-06
2017-01-20
河池学院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专项课题(2015LG027)。
廖树群(1973-),女,广西宁明人,河池学院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