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现实关照
2017-03-28军田
张 军田 帅
(1.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2.新疆大学科研处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四个全面”: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现实关照
张 军1田 帅2
(1.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2.新疆大学科研处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实现党在新阶段宏伟蓝图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前提,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性诉求。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其理论和实践包含的价值意蕴必须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现实关照和指引下才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在这一逻辑前提下,深刻剖析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现实特征,厘清“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对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个全面;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在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统治者都曾试图探索出适合当时国情的方式、方法消弭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冲突。边疆民族地区是多民族之间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典型地区,也是改革相对滞后的地区。在各民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征途中,存在着国内、国际、历史、现实等多种矛盾相互叠加而造成的影响边疆社会稳定的现实因素。对于当下中国而言,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富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的实践和价值体现。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内在包含了“怎样维护”“实现什么样的稳定”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将其置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关照下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内生出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强大动力,明确了工作目标,优化了实践路径。
一、“四个全面”视域下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从传统单一视线到现代多维角度转变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时代发展的内在客观需要。特殊的人文、地理、历史等因素决定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多变性等特征。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高度重新审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不仅为我们理解该问题开辟了全新路径,也为深刻剖析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状况和内在特质准备了必要条件。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的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是阶层分化、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分配不均衡等状态下维持社会稳定、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总阀门。其中社会阶层分化是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结果,必然引起社会大众、特别是被边缘化群体观念、心理等的变化。在边疆民族地区,尤其是城市务工人员、农村贫困人口、偏远山区农牧民等群体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心理失衡、情感压抑,等。这些问题如果得到科学、合理的引导、疏通和解决,则会给社会稳定增加正能量,相反,如有不法分子(诸如民族分裂分子)的教唆、离间,则有可能使其行为和思想变的愈来愈极端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而增加了新的且不同于一般地区的社会不稳定变量。贫富差距拉大是改革开放以来带有普遍性的一个社会问题。贫富差距拉大容易滋生社会大众的心理失衡,诱发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特殊地理环境、人文素养等因素的制约,其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中、东部地区,这势必会造成东部较为发达地区与边疆民族地区民众之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种贫富差距的拉大给边疆民族地区民众对收入的期望值以及整个社会的认知都可能会发生了诸多心理上的变化,这种心理上的失调则可能导致社会稳定机制的紊乱,影响民族和国家、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甚至造成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利益分配问题是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另一大瓶颈。边疆民族地区蕴含了国家需要的大多数战略资源和能源,在长期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面临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整体性和边疆民族地区微观个体性之间利益的调配适度性问题。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之间,正确处理好中央与边疆民族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然而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极易滋生民众心理失衡,并由此打破均衡稳定的社会关系,使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心理上蒙受压抑感和被剥夺感。当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时,这种压抑感和被剥夺感通常会以非常规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反映。
(二)“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的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法治是根本的治国方略,也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重新审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法治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中的关键作用,这是由目前的地区稳定形势造成的。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着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常态与非常态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与重叠影响社会稳定的错综复杂的特殊状况。这其中主要以西北地区新疆的情况最为复杂、问题最为特殊。除具有一般地区的共性问题之外,“民族分裂势力”仍然是影响该地区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一方面,尽管分裂势力经历了武装叛乱—政治斗争—暴恐活动的分裂过程,但借民族、宗教之名、干分裂国家勾当始终是他们核心宗旨。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正是各种矛盾和冲突叠加期。运用“法治”手段彻底肃清破坏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影响源”和“感染源”,深度挖掘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本质,不给分裂势力已可乘之机,避免因矛盾积累而造成的新的不稳定因素,才能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纳入到跨越式发展的轨道中来。
(三)“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的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改革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关键一招。在这一进程中,边疆民族地区发生着价值观念、民族心理、政治文化的深刻嬗变。这些变化不仅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技、习俗、信仰等,也对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产生了全新挑战。首先,改革就是要变革传统生产关系中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体制、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等,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逐渐打破了过去“平均主义”的思想藩篱,以“利益、竞争、效率”等为主的价值观被重新建构起来。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现代与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先进与落后、历史与现实等多重因素相互叠加与碰撞产生的不良反应。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群众接受教育的程度、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较低等因素决定了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适、抵触、排斥等现象。除此之外,在新旧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往往存在着过时、错位、脱节甚至真空等现象,内生出的社会公平、公正等问题严重考验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机制。而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仍然是进一步深化改革。
(四)“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的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党员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不是普通群众,他们是群体中的精英人物,从受教育程度来讲,他们代表了一个民族最高教育水平;从个体能力来看,他们往往有思想,有头脑,有主见,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多,认识事物比一般人更深刻,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更强;从手中掌握的资源来说,党员干部往往拥有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权力。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对整个社会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从近几年公布的多起党员干部信教、传教,有的在工作中玩忽职守、工作懈怠,甚至出现公开违反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的公然传播和散布不当言论,在新疆,有的甚至与“三股势力”沆瀣一气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不在少数。因此,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识别力是治理社会稳定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着力提升干部队伍和群众治理社会稳定的能力,一是注重对西北民族地区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工作;二是充分发挥西北民族地区的政策优势,以“对口支援”为平台,加强西北民族地区与中心区域在治理社会稳定方面的有效合作,为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对“维稳”人才的需求,可以通过“挂职锻炼”、“共同培养”等模式重点解决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社会稳定专业化人才不足的现实难题。
系统考察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内在特质和基本状况是我们了解该问题的基本前提,将其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进程和国家各个时期的宏观战略中,有助于我们清晰、明确勾勒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站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指导下解决该问题。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与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内在逻辑关系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新矛盾,谋篇布局,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四个全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理论旨趣和价值意蕴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行动指南,丰富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其中包含的丰富治理思想更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科学指导。因此,厘清“四个全面”与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的逻辑关系,深度挖掘“四个全面”包含的治理内涵,对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全面从严治党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政治保证
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实现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是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之义。边疆民族地区面积大,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特别是贫困人口占据全国的比例较高,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社会稳定事件频发。因此,无论是从现实角度,还是从历史逻辑来看,只有党才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保证。当前,边疆民族地区还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而共同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边疆社会环境是现实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在这一过程中,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从严治党,让党的领导核心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和释放,各族民众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形成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合力。除此之外,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需要发挥治理多元要素中党委的主导和政府的主体作用。从这一角度出发,加强党的建设,从思想和作风等方面从严治党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社会稳定的现实诉求,更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在实践层面的全新体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为肇事,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反腐倡廉为动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成熟。”[1]这对于提高党在各族群众中的威信,改善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形象,增加党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战斗力至关重要。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内在驱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史本质也是一部改革史,通过深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的体制与机制改革,推动了包括边疆民族地区在内的社会总体进步。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条件,而改革又是破解影响社会稳定变量的内在驱动力。
边疆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汇集,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区。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频发的地区,其引发的社会事件不仅影响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总体稳定,也给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大局带来了诸多恶劣影响(例如,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5事件)。值得注意的是,改革不仅是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基本途径,同时改革自身也会引发一些社会波动和不良反应。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社会成员对之前改革的认可度高,人民的利益关系受到改革的影响较小,国家为改革付出的成本就小,遇到的阻力就少,改革就越顺畅。反之,改革如果引发剧烈的社会波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失,必将引发新的社会不稳定变量。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群众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层次不齐,加之深厚的宗教文化氛围,在改革引发的社会波动中其承受力较差,面对社会发生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以及出现的新事物时适应能力不强。总之,无论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不稳定的常态性因素,还是改革自身引发的新矛盾和冲突,归根到底还是靠进一步深化改革来消解。通过深化改革,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变革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此来缓解和减轻改革自身带来的阵痛和不适,从而为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开出最佳“药方”。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根基,全面彰显了法治在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法治的国家治理本质上仍然是专制,是封建主义的借尸还魂。全面依法治国,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国家,要求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成因复杂,涉及面广。只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才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途径。首先,明确方式。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多元要素中,无论是党委主导,政府主体,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的参与,都离不开法治,法治是党领导国家的基本方略,同时也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手段,政府的一切行为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实施,是否运用法治方式进行维护也是判断政府行为合法性的重要标志。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参与维护必须符合宪法和其它法律的基本要求;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提供制度保障。在法律框架下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前提是要有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大力建设完善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事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例如,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相关条例等。全面依法治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全新要求和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提供了基本方略。只有在法治轨道上构建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政策和法规,运用法治思维和观念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才能实现边疆社会的持久稳定。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现实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更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本质任务在新时期的充分体现。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充分说明我们要实现的小康社会是全方位的小康社会,是各领域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同时也是打破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
边疆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恶劣的生态环境等成为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边疆民族地区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布局中重点发展的地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面临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边疆民族地区遇到的新旧两种体制、两种观念、两种社会运行方式、两种社会规范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加之传统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因素还将长期存在,使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势在必行。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不仅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更重要的是为实现边疆地区经济更加繁荣、民主程度更高、教育事业发展、文化事业空前繁荣、各民族之间更加和谐、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使边疆民族地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进入新的高度,为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现实目标,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群众在实现社会稳定征途上的现实期许。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各部分紧密相连,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从政治保证、内在动力、制度保障、现实目标等方面对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和指明了实践的方向。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与边疆民族地区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社会持久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对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托。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呈现出影响社会稳定的新矛盾、新问题、新特质,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实践平台,在“四个全面”战略关照下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不仅是对治理理论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社会稳定的现实诉求。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创新社会治理理论的科学内涵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创新社会治理理论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具体表现。边疆民族地区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作为中华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的社会稳定历来对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创新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首要前提和基础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新中国成立以来,边疆各族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创建了适合国情、世情、地情的制度,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是,伴随市场经济制度建立以来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因素常在。我们讲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一定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是在确保边疆民族地区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是边疆民族地区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实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基础上确立维护社会稳定的方式、方法、目标和内容。“四个全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指导思想。新时期,以“四个全面”为指导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的丰富和创新。在“四个全面”现实关照下,深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复杂的社会、历史、人文等情况,认真总结历史上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经验、教训、规律,全景式的再现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在国家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丰富中国特色创新社会治理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二)夯实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根基
理论总是随着实践的需要而不断更新。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理论是随着民族工作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实践表明“四个全面”是指导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科学理论范式,夯实了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理论与根基。犹如注入边疆民族地区的一针强心剂,为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打牢了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群众根基。增强了各民族维护社会稳定的信心。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根本保障。[3]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了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新活力,重塑了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动力,边疆民族地区改革过程本质上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全面深化改革实际上是构建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机制、培养维护社会稳定力量、变革影响社会稳定体制、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矛盾、消除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因素的过程。全面依法治国为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提供了基本的方略。其中,《中共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依法妥善出发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4]这一规定充分说明,法治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也是实现边疆各族人民群众幸福的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领导核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5]全面从严治党提高了党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能力,也为党协调社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形成多元共治创造了根本条件。总之,“四个全面”是着眼于中国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提出,从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层面来看,“四个全面”的提出着力解决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现实诉求,明确了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目标、内容和方向。
(三)提升了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整体、系统、协调能力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一项复杂工程,由某一个组织或单位完成这项任务是无法想象的。首先,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一项整体性工作。相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其他工作来说,社会稳定问题不仅要解决传统遗留下来的矛盾,还要面临由时代变化引起的新挑战,特别是在实际工作遇到的碎片化问题。另外,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手段和方式以及资源也需要系统整合,只有形成维护社会稳定的合力,才能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避免出现政策滞后于时代发展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关照下的整体治理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需求表达;其次,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一项系统工作,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国家治理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从治理的对象来看,社会稳定涉及的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还关切到党的建设、法制建设、制度建设,等。传统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关注的视角主要在历史层面,这难免给人造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嫌疑。“四个全面”以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等特质提升了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系统工作能力;再次,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需要提升各部门的协调能力。在中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必须考量和处理多元之个性与一体之共性之间的联系,凡是涉及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注重在具体操作中发生碰撞产生的力量抵消,必然需要各部门、各机构、跨区域之间的相互联动,其中主要涉及到政府、社会组织(特别是宗教组织、宗教团体)、信教群众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不仅关系国家的总体稳定,还关系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关系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的构建。从这个意义上,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国家治理理论内涵在边疆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只有将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置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关照下去理解,才能保持中央与地方及各部门之间的步调一致。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一项全新课题,其理论和实践旨趣在于将中央的顶层设计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实践探索相结合,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道路,探索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良好工作路径。从国家治理角度来说,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的逻辑生成关系,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实践体现。从边疆民族地区来说,只有置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现实关照下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从整体性、系统性、宏观性视野把握该问题,以具体问题为研究导向,才能明确其实施路径和工作方向,并最终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1]本报评论员.从严治党铸造坚强领导核心——五论协调“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0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3.
[3]魏后凯.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J].中国民族,2015,(4):03.
[4]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BOL].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28/c-1113015330-5.Htm.
[5]习近平.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国家民委政府网,2015-01-27.
A8
:A
:1671-6469(2017)-03-0058-07
2016-09-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时期影响新疆稳定因素的综合考察研究”(15XKS047)。
张军(1981-),男,新疆巴州人,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田帅(1988-),女,新疆吐鲁番人,新疆大学科研处,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