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闻采编制播的倾向性
2017-03-28于志勇
文/于志勇
新闻报道是有倾向的,虽然新闻报道要力求客观真实,但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最难克服,甚至有些新闻报道的主导思想就是要实现某种倾向性。比如宣传式报道、批评式报道、颂扬式报道,这些报道的倾向性都是难以克服的。新闻报道基于新闻事实而生成,在生成阶段必然要经过报道者对新闻事实的观察、理解和复述,在这个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倾向就会不赋予到新闻文本当中。
一、新闻采访的倾向性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应从采访开始,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并不是对采访角度的否定,甚至可以说,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无法排除采访的角度选择和问题的主观设置。新闻记者要采访哪些人,提问什么样的问题,选取什么样的采访调查角度,所有这些都将形成采访的倾向性。采访的倾向性有的时候是记者有意选取的,有的时候是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依据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认识而形成的。
由于媒体定位、采前策划、记者好恶等原因,都可能影响采访的倾向性。比如栏目定位,如果栏目定位是社会监督类,那么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就会按照栏目定位去采访,采访的倾向性就会倾向于社会监督的一面。同一件事从正面看能看出正面意义,从反面看能看出反面的意义,从侧面看还能看出侧面反映出的问题。采前策划也会影响采访的倾向性,尤其是专题类大型新闻报道,其采前策划毫无疑问地会具有一定的报道倾向性,无论是为了吸引受众的关注,还是为了达到某种报道的目的,都会赋予新闻报道一定的倾向性。采前策划会选取新闻亮点和新闻落点,通过选取新闻报道角度,策划采访流程,最终确定新闻报道的倾向。在采访阶段,如果基本按照采前策划去采访,那么采前策划势必非常严重地影响采访的倾向性。
记者的好恶也会影响采访的倾向性。记者本应当带着客观的态度去采访,但记者在面对新闻事件的时候,其间折射出的价值观难免会与自己所持有的价值立场出现共鸣或冲撞。在采访的时候,记者的好恶会对采访的问题设置、采访的语气神态带来影响,最终会形成采访的倾向性。最为根本的是,记者的好恶会极大地影响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形成记者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评判态度,并最终影响采访的倾向性。
二、新闻写作的倾向性
新闻报道倾向从策划、采访、撰稿、编辑都能体现出来。一般来说,对新闻报道倾向起决定作用的是在写作阶段。在新闻写作阶段,可以将新闻报道的倾向充分地体现出来。面对同样的采访素材,在写作阶段通过角度的变换可以写出不同倾向的新闻稿。面对同样的采访素材,在写作阶段甚至能实现报道倾向的180度大逆转,从批评报道变成颂扬报道,或者相反。
新闻写作是新闻文本制作的核心阶段,新闻的倾向性往往在写作阶段被赋予进来。采访到的素材无论是什么模样,通过写作都能做出很大程度的改变甚至逆转。写作阶段会加入大量的记者语言,语言本身就是有倾向性的。即使使用纯粹客观的语言也能通过说哪些内容,不说哪些内容,哪部分浓墨重彩,哪部分轻描淡写,以及怎么说,赋予新闻以倾向性。
记者在写作阶段甚至就像中国古代的刀笔吏,记者写新闻的时候不应该像刀笔吏那样具有特别强的倾向性,即使写作当中有倾向性,也一定要通过极具说服力的实证来实现。新闻记者的写作倾向性应当注意隐藏,尤其是在消息报道当中,太过明显的倾向性会破坏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与新闻职业的客观性要求会发生冲突。即使新闻评论也要让倾向性有一个坚实的事实根基和理论根基,记者不应该做太过情绪化的新闻报道。
三、新闻编辑的倾向性
编辑阶段也会赋予报道以倾向性,并且可以对采访、写作阶段的倾向性予以强化,或弱化,甚至也可以逆转。在报纸新闻编辑当中,可以通过版面位置、标题字号、照片选择实现新闻编辑上的倾向性。在电视新闻编辑当中,通过对某些画面的强调或者忽略,实现编辑上的倾向性。编辑的倾向性还表现在对画面的选择上,摄像会拍到各种各样的画面,拍摄人物的时候就更是会拍到各种姿态和表情,在编辑的时候选择哪些画面,放弃哪些画面,都可以实现报道的倾向性。
在对一些政治人物的报道当中,尤其是涉及到重要政治人物或者外交场合,对人物画面的编辑将受倾向性的极大影响。比如,如果希望表现人物光明正大的形象,就要选取能体现这一倾向的画面,即使其他画面也很真实,但由于和设定的报道倾向不符,也会在编辑中舍去。同样,为了表现新闻当事人的阴暗狡诈,心口不一,可以通过特别光线、特别角度、特别构图的画面强化报道倾向。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编辑的倾向性一般在新闻写作阶段就已基本定型,很多涉及政治敏感的重大新闻甚至在采访之前,编辑的倾向性就已经确定。电视编辑要想实现编辑的倾向性,从新闻业务角度来说应该懂得最基本的画面语言,对俯拍、仰拍、逆光、剪影等画面拍摄语言都要熟悉才可以。
无论是采访的倾向性,还是写作的倾向性,包括编辑的倾向性,都应当以不扭曲新闻事实为原则。当然,从认识角度就不能保证新闻报道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就一定是准确或正确的,但一个职业的新闻从业者应当最大限度地限制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尤其应当避免扭曲新闻事实的倾向性。
[1]信险峰.新闻采制通论[M].吉林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2]叶阿萍.汶川地震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比较——以《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