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的责任
2017-03-28翟浩淳
文/翟浩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广播电台行业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广播电台产业也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支柱产业,使我国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社会迈进。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新闻传播工作就受益于广播电台的发展。在本文中,我将对广播电台与新闻编辑工作的概况做出阐述,并对广播电台新闻编辑人员的工作责任做出阐述。希望可以为广播电台有关部门提供帮助,更好地促进我国新闻编辑和传播事业的发展
一、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的概况
(一)我国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台的发展与美国相比起步稍晚,美国在1906圣诞前夜开始使用广播电台,尽管当时的广播电台还比较落后。我国1926年正式引入广播电台这一概念,并建立了中国第一座自办广播电台。当时我国正处于革命年代,开展广播电台工作对于革命事业具有很大帮助。因为广播电台依托于电波传送技术,所以广播电台的发展要受制于电磁波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广播电台的发展逐渐走向现代化和信息化。因此,广播电台也得以继续发展。随着科技的继续发展,传统的广播电台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型广播电台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二)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内涵
现如今,我国新闻传播工作成效显著,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何为广播电台。广播电台是指是采编,制作并利用无线电波向一定区域的受众传送声音节目的大众传播机构。简而言之广播电台就是以无线电技术为依托,对各种新闻进行播报工作。那么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就是指对各种来源的新闻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和处理,达到对新闻进行准确播报、传递信息的作用,这便是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内涵。
(三)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电台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广播电台不仅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与快捷,更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新闻编辑工作就与广播电台完美地结合,使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进程得到了巨大的推进。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有待提高。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的提高,对于促进新闻传播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那么将会对我国新闻传播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广播电台新闻运行工作的成本较高。广播电台新闻运行工作的成本主要取决于新闻编辑工作进展的情况。如果新闻编辑工作不能有效地进行,那么广播电台的运行成本也会相应地增加。
二、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的责任
(一)提高广播电台新闻工作的效率
那么,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要大幅度提高新闻传播工作的效率。相比于原来新闻编辑缺失的情况,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错误率。我们以新闻编辑工作为例,广播电台新闻编辑人员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加工和打磨,从而使听众对这些新闻事件的理解更加清晰和深入。同时,对新闻进行编辑可以筛选出新闻中的一些不健康因素,从而使新闻产生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的产生。
(二)节约人力物力,降低广播电台新闻运行工作的成本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人员的第二个责任,就是要节约人力物力,降低广播电台运行成本。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线电技术的水平也不断提高,这样就促进了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与传统的广播电台相比,广播电台新闻编辑人员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新闻播报工作中的错误,使广播电台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应该在新闻播报前进行准确的核对与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播报的准确性。
(三)增强广播电台听众的收听体验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人员的第三个责任,就是要增强广播电台听众的收听体验。广播电台新闻编辑人员,可以使听众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听到更多有意义、有时效的新闻,并且方便听众对新闻的理解和分析。与此同时,通过广播电台新闻编辑人员对新闻进行的整合与筛选,广播电台听众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小情,提高听众的收听体验。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播电台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开展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可以全面地提升居民的新闻了解程度,为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在本文中,我对广播电台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做出了阐述,并对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内涵进行了说明。同时,还从提高广播电台新闻工作的效率、增强广播电台听众的收听体验、节约运行成本三个方面阐述了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的责任。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使新闻传播事业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1]王关锁.广播电台新闻资源整合工作[J].广播电台现代情报,2016(08).
[2]卢小林.浅析广播电台数字化资源共享[J].文学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