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学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感人书写
2017-03-28刘中顼
刘中顼
(湖南城市学院 人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红色文学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感人书写
刘中顼
(湖南城市学院 人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红色文学对我国人民在20世纪50-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时代精神进行了生动的历史书写。红色文学以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细节,描绘出了那个时代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艺术画卷。这正是红色文学又一不朽的重要价值。
红色文学;艰苦奋斗精神;感人书写
当代红色文学强大的思想魅力之一,是这些作品中凸显的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伟大精神。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勤俭办事素来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和精神,也是中国人民在社会生活的前现代时期建国、持家、办事一直奉行的原则。这是对历史传统的充分继承,也是面对现实的必然选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是依靠这种传统和精神,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改变了我国自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书写出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崭新篇章。红色文学以生动的艺术笔触,真实客观地描绘了建国以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一点一滴地积累财富,改变国家和民族经济命运的历史。那个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那个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种种宝贵传统和精神,现在和将来都仍然是我们党和人民的珍贵财富。红色文学中塑造的那些可歌可泣的动人形象,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至今依然使我们由衷地感动。
一、穷则思变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的建立,虽然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崭新道路,但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却是十分严峻的。中国的乡村和城市都缺少粮食,到处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民。农民翻身虽然分得了一些地主的浮财,那也只能勉强解决他们一些暂时的困难。不少农民连开展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中国大地刚刚结束的长期大规模战争的创伤,使当时中国社会中生产、生活的一切资料,包括牲畜,几乎都到了枯竭的地步。一个本来就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再经过兵连祸接的全国范围的长期战争,城乡经济的普遍衰败,社会生产力的严重倒退,全社会的普遍贫困是难以想象的。中国社会的百孔千疮,中国经济的崩溃垮塌,中国建设的百废待兴,就是解放之初中国的艰难时世。
怎样才能使新中国立稳脚跟,怎样才能使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不因经济困局重新倒下,怎样才能使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稳定,并得以巩固,怎样才能迎接国际敌对势力迫在眼前的严峻挑衅,这一切都是对刚刚取得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场全新而又巨大的考验。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若奋斗的作风。”[1]周恩来总理也说:“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2]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建国伊始就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全党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穷则思变、急起直追的雄心,下定决心通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尽量在较短的时期内,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当时中国人民的生存状况迫切需要这样的改变,新中国政权的稳固迫切需要这样的改变,新中国面临的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也迫切需要这样的改变。要实现这样的改变,就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最大限度地加快国家财富的积累,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为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打下必须的经济基础。这正是党带领中国人民要走的一条彻底改变国家、民族和人民命运的崭新道路。这条道路就是穷则思变、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建国之路。红色文学中对这一段艰苦的岁月,对这段创社会主义大业的光辉历史有着十分生动感人的艺术书写。
中国历来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的生存要靠农业保证,国家建设资金的积累,主要靠农业提供。当时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人民吃饭的问题。及至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同志在《党内通信》中还强调指出:“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3]怎样解决这件大事呢?只有靠增产粮食。但在当时农业生产既无现代机械,又无科技含量的背景下,增产粮食的唯一办法,就只有让全国农民都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去“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然而20世纪50年代之初的中国农民,却是既缺畜力,又无齐全的简单农具,许多人连开展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都没有,不仅当时中国南、北的农村耕作中存在大量人拉犁的艰苦情状,国家组织的生产建设兵团最初的农业生产中更多这样的情形。缺少畜力和简单生产工具的中国农村和农民,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在当时既是必然的、也是无奈的历史选择。这些在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浩然的《艳阳天》等作品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在《创业史》中,共产党员梁生宝组织的互助组,主要成员就是任老四、任欢喜、冯有万、高增福、王栓栓、白占魁等缺少生产资金、生产工具和畜力的农民。《山乡巨变》中刘雨生互助组的成员,同样是一些家境贫寒、缺这少那的农民。他们如果不加入互助组,不依靠集体力量,是绝不可能开展农业生产的;甚至他们的家庭也无法生活下去。
周立波的《桐花没有开》中写青年农民盛福元从县里学习回来后,主持互助组的泡种育秧工作。午饭时刻尽管肚子空空,但他知道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他只好饿着肚子做了一天工。晚上回到家里,福元妻端上饭来,福元才知道是财粮委员和信用社会计给他们送来了救济食。盛福元深受感动,生产的劲头更大了。尽管小说主要是表现打破陈规,科学育秧实现增产的主题。但小说中客观地反映出了当时农村粮食的紧缺,农民生存的艰难。这种缺粮的描写,在反映 20世纪50-60年代农村生活的红色文学中并不少见。如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中刘雨生也有干一天活却吃不上饭的描写。周立波的短篇小说《张润生夫妇》、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等作品中粮食的紧缺都有较多的描写。当时国家粮食的困难、农民生存的艰难可见一斑。
红色文学中,尽管突出反映的是粮食问题,其实那个时代人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每个方面都是很贫困的。如《创业史》中高增福、任老四的住房都是茅草棚子,御寒的棉衣都是烂得棉花露在外面的“开花棉袄”,衣上也没有了扣子,腰里只得用草绳将破棉衣捆住。人们出行都基本上是步行。现代化因素的一切都距离人民的日常生活很遥远。不仅乡村是这样,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高。反映20世纪60年代前期生活的话剧《千万不要忘记》中丁少真添置一件毛线衣,还同父亲丁海宽互相推让。姚玉娟的二姐夫永斌作为工程师出国考察,才穿了一身政府专做给出国人员穿的毛料西服,当时外面还罩了一件光鲜气派的毛料风衣。但是,出国人员回国后,衣服必须交还给有关部门。永斌回国后来丁少纯所在的工厂联系工作。姚母见女婿那身气派的穿戴没了踪影,穿的只是普通工人的服装,就疑心永斌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工程师的职称被撤掉了。由此可见,20世纪60年代年代前期国家在生活物资方面还是那样尽可能地节俭,更不要说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了。
正是当时的严峻现实,使党感到既要解决人民生活中的燃眉之急,更要解决人民生产中的严重困难。不仅要解决他们目前的困难,更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中国传统农业的落后,中国小农经济的靠天吃饭,差不多完全没有应付自然灾害的能力。如果不从改变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出发,不为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建立好稳固的发展基础,光顾当时眼前的生活改善,最终也不可能使人民生活得到根本的、可持续的改善。《艳阳天》中,一场大雨,一场冰雹,就把东山坞和其他乡村一个眼看就要到手的丰收年成变成了大灾荒。人们剩下的活命之路,又要和旧社会一样出外逃荒了。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党和政府调拨来了救济粮款,同时组织干群抗灾自救。他们排涝水、种秋菜、打柴、烧窑、种秋麦,终于度过了难关,显示出了组织起来战胜灾荒的力量。《创业史》的作者柳青说,《创业史》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出来。如果当时不走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不用集体的力量来战胜强大的自然灾害,那些没有生产条件的农民就不可能顺利地开展农业生产,国家的农业生产也不可能得到较快地恢复和发展。
艰苦的生活现实,使党和人民只能以穷则思变,以艰苦奋斗的不息努力去改变现实。这一鲜明的主题,同样在我国红色工业题材小说中反映出来,如《第二个春天》《创业》《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铁水奔流》《百炼成钢》《乘风破浪》等,都对这一主题有着充分感人的艺术书写。正是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凭着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建立起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必须的基础,为 20世纪 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积聚了巨大的能量。1989年邓小平在会见乌干达共和国总统穆塞韦尼时说:“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的建设中得出的经验。”[4]
二、勤俭办一切事情的普遍原则
在贫穷而艰苦的现实与生存环境中,一切物资和资金都显得十分珍贵,也必然产生勤俭持家、勤俭办事的普遍社会心理和原则。这种心理和原则在经济长期落后、人口众多的农业大中国,是有悠久历史的。自古以来中国人谈勤俭节约的格言警句特别多。春秋时代的管仲说:“节饮食,撙衣服,则财用足。”[5]战国时代的荀况说:“务本节用财无极。”[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金玉非宝,节俭是宝”,[7]清代朱伯庐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7]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袖,从毛泽东到习近平都是十分强调勤俭节约的,他们关于勤俭节约的论述也很多。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勤俭办社》一文的按语中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还很穷,要使中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但是特别要提倡勤俭,特别要注意节约的,是在目前这几十年内,是在目前这几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8]“十八大”以后,习近平继续强调:“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9]
红色文学中对于勤俭节约的精神有着非常突出的反映。1960年金波、刘兆江创作了一首流传极广的歌曲《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歌词是:“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哎嗨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我们要勤动手哎嗨勤动脑,多发明多创造,增产节约做得好。咱们奋发图强争上游,幸福大厦双手来创造!”柳青的《创业史》中,梁生宝买稻种的情节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为了解决互助组农民吃饭的问题,实行稻麦两熟来实现增产,亲自上郭县去买“百日黄”稻种。农民把他们口袋里的每一分钱都掏了出来。梁生宝更是倾其所有。在车站上他没有去吃饭,吃他妈给他做的馍。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为了吃下已经变得坚硬的冷馍,梁生宝咬牙挑了一张再带下去就可能碎掉的五分票,买了一碗热面汤,就着面汤把冷馍咽了下去。尽管有人在一边讥笑他那样吝啬手中的钱,讥笑他用布和纸一层层包裹着那些七拼八凑收集拢来的零钱的带钱方式,他都毫不介意。他心中想的就是要尽量节省每一分钱,尽可能多带一分钱的稻种回下堡村。在车站他想的是下堡村的农民们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来用的珍惜之情,想到的是许多农民想买百日黄稻种,却连一分钱也拿不出来的窘境。梁生宝就宁愿在寒风冷雨的天气里,就着小街的房檐下站上一晚,也不进哪怕只花两毛钱就可以住上一晚的最便宜的旅社。他要用这节省下来的两毛钱为农民多买一点稻种。他买好稻种一下火车,遇到了郭世富的三弟郭世华赶的胶轮大车。梁生宝把稻种放到胶轮大车上托运,郭世华却不许梁生宝坐车,如果要坐车除了稻种运费,还得另外再出乘车费。梁生宝已经没钱坐车,他也舍不得今后再补交乘车费,他跟在马车后面奔跑着追赶,就这样一直跑回了下堡村。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周立波的《山那面人家》中写了一对农村青年男女的结婚典礼。作品创作的时间是1957年。作品一是写出了当时的男女青年破旧立新的时代新风尚;另一方面也充分地反映了勤俭节约的办事精神。婚礼中乡长、社长都来参加了农民邹麦秋和卜翠莲的这场婚礼。社长来参加婚礼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因为邹麦秋是农业社的保管员——他的得力助手,应当来道贺;二是来帮帮忙;还有一个不便说明的原因是他支给了邹麦秋五块钱来办这场婚礼,社长事先就提醒过邹麦秋,“叫他们连茶饭,带红纸、红烛,带一切花销,就用这一些,免得变成超支户”。社长也是来“监督他们的开销的”。尽管那时的物价便宜,但区区五元钱,也只是当时一般普通干部一个月工资的几分之一而已。办一场婚礼勤俭到如此地步,现在的青年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想象的。我们从邹麦秋和卜翠莲新房里的陈设中可以看到一切家具和床上用品,基本都是家中原有的旧物。作品中写道:“我们过细端详房间……床是旧床,帐子也不新;一个绣花的红缎子帐荫子也半新不旧。全部铺盖,只有两只枕头是新的。窗前一张旧的红漆书桌,摆了一对插蜡烛的锡烛台,还有面长方小镜子。此外是贴了红纸剪的‘’字的瓷壶和瓷碗。”这场婚礼是如此的简朴而热闹,喜庆的气氛主要是由一些红色物品和乡邻们的欢声笑语形成的。和平年代中的人们,男婚女嫁怎么样也是一件终身大事,但在那个艰苦奋斗的时代,青年们在党的教育下,谁都不去从物资上要求婚嫁礼仪的排场和阔气,他们以节约为尚,勤俭为荣。作品中的描写没有半点夸张,都是当时真实历史的写照,今天七十五岁以上的老同志对这种勤俭节约的生活场景,应当还有着深刻的记忆。这种崇尚勤俭节约的办事原则和精神,在当时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中是蔚然成风的。
三、杜绝浪费珍惜财富传统的充分发扬
勤俭节约与反对铺张浪费是紧密联系的,是办事原则方针的一体两面。毛泽东同志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就多次强调要珍惜人力物力,反对铺张浪费。1934年在中央苏区他就指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10]1945年他又在《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中指出:“任何地方必须十分爱惜人力物力,决不可只顾一时,滥用浪费。”[11]红色文学中突出地表现了反对铺张浪费,十分珍惜劳动成果的这种时代精神。
红色文学中述说了许多这样的动人故事,如雷锋的故事,老孟泰的故事,《创业》中周挺杉收集点滴柴油的故事,还有20世纪70年代湖南花鼓戏中《送货路上》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鲜明地突出了反对浪费,珍惜劳动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
雷锋高小毕业后,乡政府推荐他到望城县委当了通讯员。有一次,他跟县委书记一起去开会,在途中,雷锋看见路上有颗螺丝钉,他一脚把螺丝钉踢到路边就往前走了。县委书记却把这颗螺丝钉捡起来,装进了衣袋。雷锋当时心里还觉得奇怪:县委书记捡这个螺丝钉做什么?过了几天,雷锋要到一个工厂去送信,县委书记掏出螺丝钉交他带到工厂去,说:“小雷,咱们国家底子薄,要搞建设,就得艰苦奋斗,一颗螺丝钉,别看东西小,缺了它也不行。滴水积成河,粒米堆成箩呀!”雷锋瞪大眼睛望着县委书记。于是这颗小小的螺丝钉,在雷锋心中留下了十分难忘的记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雷锋渐渐养成了不浪费一切有用的东西的习惯,只要能用就尽量利用它们。正因为这样,才有了雷锋后来脚上穿着补了又补的袜子,一瓶汽水也舍不得喝,而凭着每月几块钱的津贴,却节省出两百多块钱支援受灾的人民公社的感人事迹。
于敏写的《老孟泰的故事》中,更加生动典型地表现了老孟泰修旧利废,不浪费一切有用的东西的精神。老孟泰是鞍山钢铁厂一位工人。翻身解放的国家主人公感,使他无比自豪和热爱新中国。面对新中国一穷二白的艰难现实,老孟泰深感自己作为国家主人,建设祖国,迅速恢复钢铁工业生产责任的重大。他当时担任鞍钢炼铁厂配管组组长,修理高炉所需要的各种配件、材料都要由配管组来负责供给。但是这些配件和材料在当时却有钱也极难购买到,何况还没钱。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孟泰决心自力更生,修旧利废来解决高炉修复中的“无米之炊”。老孟泰为了寻找高炉修理的零配件,没日没夜地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几个废铁堆,一堆一堆逐个翻遍了。他从这些废铁堆中找到了各种可用和修理可用的管件4 000多件,并用玻璃粉除垢,然后修复成能用的管件,建成了当时著名的“孟泰仓库”。老孟泰这种不浪费任何可用之材,修旧利废,艰苦创业的精神受到了鞍山市委和鞍山钢铁公司的高度重视,并以他为榜样,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献器材运动。在修复炼铁厂的2号高炉中,所用的管件大部分取之“孟泰仓库”。1949年6月27日,修复后的2号高炉生产出了第一炉铁水。老孟泰的功绩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肯定,他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成为了20世纪50-60年代誉满全国的钢铁战线的英雄。
红色电影《创业》中有一个珍惜物力的感人细节。周挺杉井队的一个女工在手弄脏后,用一个小糖瓷缸里的柴油冲了一下手。这刚好被周挺杉看到了。他急忙跑过去制止,并且用抹布把洒落在井台上的柴油蘸起来,再拧到糖瓷缸里。原来这些柴油都是周挺杉把洒落在机器上的每滴油,将用过的油桶中残留的每滴油,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的。经过这样长年累月地收集,到 20世纪 60年代初外国不按合同供给中国柴油的极其困难的时候,他已经收集到了一吨多柴油。在“无名地”钻探的关键时刻,这些柴油派上了大用途。
1970年代的湖南花鼓戏《送货路上》写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了一些好转的时代的故事。农民何大妈在丰收之后,为了准备替儿子何冬生办喜事,置办结婚用品。何大妈在去供销社的路上先后遇到了送货员小兰和还没过门,也从未谋面的媳妇方秀春。何大妈当时已经从小兰手里买了一些用品。这些结婚用品现在来看当然是太少太少,微不足道的;但当时的人们却还认为有点多。所以方秀春想让大妈退掉一些货,把节省下来的钱存入信用社支援国家建设。为了做通何大妈的思想工作,方秀春先以党提出的艰苦奋斗的传统来教育何大妈:“党报提倡新风尚,革命传统要发扬,艰苦奋斗是本色,喜事新办莫铺张。”然后又进一步来了个“三劝大妈”。剧中的唱词这样写道:“一劝大妈你莫讲阔气,摆酒请客是旧风习。旱年丰收不容易,劳动果实要珍惜呀,要珍惜……”当何大妈思想有了些转变,但还有点怕失面子时,方秀春又鼓励她:“错误议论要反对,理直气壮破旧习,……破旧立新要当个老积极”,最后做通了何大妈的思想工作。尽管这个戏也受到了当时政治中“左”的因素的影响,稍有点过;但是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支援国家建设的思想主题却是具有正能量的、积极的。
对比当今的男女婚嫁,最少也得花费十几万、几十万元,而且这是最普通的。更不要说一些富豪之家的婚事常常耗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之巨。有不少贫寒之家为办一桩婚事,耗尽家中两代、甚至三代人的积蓄。还有一些家庭只能举债办婚事,结婚以后青年男女及其家长的压力重重。这两种世风的对比,反差确实是有天渊之别的。而另一方面,不少人都抱怨现在社会上的礼帖太多,疲于应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对国家公职人员家庭婚、丧大事操办的“限宴令”的严格实行,对于这种社会不良世风的矫正,既是有力的,也是非常及时的。这种矫正,对于防止利用公款、公车消费,抑制权力腐败,纯美社会风俗,都是非常必要而且成效显著的,赢得了人民的真心拥护。清代人魏源说过:“俭,美德也;禁奢崇俭,美政也。”[12]这种措施正是古人理想中的美政之举。
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宝。尽管我国的总面积和总资源称得上地大物博,但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因此人均资源的占有量是很少的国家之一。我的土地资源为世界人均第67位,矿产资源为世界人均第80位,森林资源为世界人均资源的八分之一,淡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第88位。这些重要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都是十分少的。这正如温家宝说的那样,中国任何一件小事乘以十三亿都是大事,任何一个大数除以十三亿都是小数。我国不仅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很少,而且其中还有不少资源是较长时期内都不可再生的,这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严重的不利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为子孙后代着想,必须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必须长期坚持勤俭建国,反对浪费的原则方针。我们应当时刻牢记毛泽东说的: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人们对于贪污、腐败是犯罪的认识是清楚的;但是对于浪费也是犯罪的认识却并不深刻。我们认为浪费既是对国家和人民现在的犯罪,更是对未来子孙后代的犯罪。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很少的大国永远必要,永不过时。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同样谆谆告诚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可见我们党的几代领袖人物对于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办事原则一直是十分强调,始终坚持的。党领导人民以这种精神谱写出了祖国建设的光荣历史,也定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续写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1]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M]// 毛泽东选集: 第 4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1438-1439.
[2]周恩来. 周恩来选集: 下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427.
[3]毛泽东. 党内通信[M]// 毛泽东著作选读: 下册.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811.
[4]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 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290.
[5]管子启示录[M]. 墨樱, 译注. 北京: 京华出版社, 2009: 94.
[6]张觉. 荀子校注[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6: 330.
[7]沈明华. 分类经典名人名言[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76.
[8]毛泽东. 勤俭办社·按语[M]//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册.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16.
[9]习近平.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10]毛泽东. 我们的经济政策[M]// 毛泽东选集: 第 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34.
[11]毛泽东. 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M]// 毛泽东选集: 第 3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1019.
[12]魏源. 魏源集: 上册[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6: 73.
Inspiring Writing of Red Literature to Hard Work and Struggle
LIU Zhongxu
(College of Humanities,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The Red Literature writings decribed the Chinese people’s time-spirit of the hard –working and practice economy and anti-squander money in their socislist construction in the time of 1950’ and 1960’ of the 20thcentury. The Red Literature portrayed those heronic actions and their deeds and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y built their socialist onstruction for their own country. That is of an immort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red literature; spirit of hard-stuggle; movable wrinting
I 206.7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7.04.006
2096-059X(2017)04–0038–06
2017-05-22
刘中顼(1954-),男,湖南益阳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校:彭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