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山区30载誓与山娃常为伴
—— 记江津区西湖小学好教师赵华高
2017-03-28
『误』入山区30载誓与山娃常为伴
—— 记江津区西湖小学好教师赵华高
位于江津东南部山区,骆来山麓、綦江河畔的西湖小学,有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他叫赵华高。在扎根山区教育近30年的时光里,他一直默默无闻地用爱心启迪学生心灵,用激情点燃学生智慧,用无私放飞山里孩子的梦想。
28 年前“误”入山区因为爱而留下
1989年初夏,年仅20岁的赵华高从四川省江津师范校毕业,迎来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
“当年的师范生都是听从学校安排,自己没得选择。”据赵华高介绍,在师范生分配名单下发的前一晚,谁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那一晚是所有人最难熬的。
“赵华高,贾嗣区,关胜村小学……”大会当天,期盼已久的名单如期而至,然而赵华高内心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知道,关胜村可是贾嗣区最偏远的地方,这一走不知何时能归。
临行前,赵华高简单打理好行囊便和父亲匆匆上路了。一路上,赵华高默不作声,踩着父亲的脚印,一步一步的向着目的地进发……
“那可能是我这辈子,感触最深、最难以忘怀的事。”每当向朋友和家长谈起自己初到关胜村的经历,赵华高总要提起那次独自带领42名学生去龙登山野炊的事儿。
刚入伏的龙登山,天气还有些微凉。简单吃过早餐后,赵华高便独自带领班里42名学生,背着锅碗瓢盆和米菜油盐出发了。
一路上,赵华高惊讶地发现,42名学生始终跟在他身后,并且整整齐齐、无一掉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守纪律。
“赵老师,不走了吗?”一张张稚嫩和单纯的脸庞,带着疑问望向前方。而彼时彼刻,赵华高竟然因这一句质朴的话语,一时语塞。他敏锐地发现,原来这群年幼无知、纯真质朴的山区孩子生怕老师因为关胜村艰苦的条件而要选择离开,他可是孩子们盼了好久才分来的新教师啊!
可能就是这样一种被山区孩子需要的特殊情感,让一腔“宁愿半生不进城,誓与山娃常相伴”的热诚深深地扎进赵华高心中。
以山水为伴续“别样”师生情谊
“刚来的时候,还不太适应这里的天气。”赵华高说,初到关胜村时,没有想到会这么冷,只准备了一床很薄的被子。每到晚上,冷得人瑟瑟发抖,只有在寝室活动取暖。
“但这些都不算事儿,习惯后反而觉得是一种乐趣。”据赵华高介绍,有一年冬天,关胜村天降大雪,地上盖起了一尺来厚的白雪。天和地都是白茫茫的,仿佛是一个白色的世界,“我和一群孩子,便在操场上滚雪球、打雪仗,快乐极了,一点也不觉得冷。”
就这样,在条件艰苦的关胜村,赵华高慢慢地适应下来,在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朝夕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在关胜村的14年里,每逢周六,赵华高都会陪着学生一起度过。白云寨、牛鼻沟、天台湖、黄家大山等周边大大小小的景点,都曾留下过无数个赵华高与孩子们的身影。
“如果要让我离开,真是会舍不得的。”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2000年以来,关胜村里的孩子陆陆续续跟着父母走出了大山,留在班里的孩子便越来越少了。
赵华高虽然心有不舍,但却默默祝福着这些提前走出大山的孩子。2003年,因工作需要,赵华高阔别了关胜村小学,到西湖小学任教。
他把孩子当精灵激发学生爱学习
“赵老师,你们班的学生都爱学习,有什么秘诀吗?”赵华高坦言,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大自然的精灵,特别聪明、有灵性。只不过,在他们成长的路上或多或少会有些“绊脚石”。老师能做的,便是敏锐地发现,并及时扫清障碍,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杨林(化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赵华高告诉记者,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但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老师,我肚子疼。”“老师,我在学校门口被汽车压到脚了。”“老师,我还想回家休息几天。”......到了三年级,频繁找借口请假、不愿意上学的杨林,引起了赵华高的注意。
期间,赵华高多次找杨林到办公室谈心,又通过电话向远在外地打工的母亲丁某了解情况。原来,是因父母离婚后,父亲杳无音讯、不管不顾,母亲在外打工、无暇陪伴,导致杨林一个人在亲戚家里寄宿,心里常常会很失落。
“他需要心理上的抚慰。”赵华高告诉记者,主动的交心,引导孩子懂得母亲在外打拼养家的不易,慢慢地杨林打消了让母亲陪伴读书的念头,成绩也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正是因为赵华高专注于教书育人的这份事业,才能在无数次谈心和家访中,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老师这份特殊的关心和期许,让一个个挡在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化为虚无,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在山区教育的百花园中,孩子的芬芳吐艳离不开教师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他们的浇灌……从关胜村到西湖小学,从年少轻狂到从容自得,在这近30年的时光里,赵华高一直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用一腔“宁愿半生不进城 誓与山娃常相伴”的热诚,用爱放飞山区孩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