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观察能力和主体意识对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2017-03-28重庆市第二十三中学校
□文/重庆市第二十三中学校 范 炜
论学生观察能力和主体意识对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文/重庆市第二十三中学校 范 炜
大多数学生对艺术学科都是感兴趣的,特别是美术。一个咿呀学语的幼儿,就知道拿起画笔“胡乱”的在纸上画出他眼中的世界,或是他内心的情感。然而随著他们年龄的增长,进入中学后,这种对美术的兴趣在逐渐降低。或是生活环境的影响,或是其他有强诱惑性的事物转移了他们的视线,又或是学习的压力让他们无心再去关注美术的学习等等。
面对当前这种现状,通过调查,我发现不是学生不愿意画,而是不知道该画什么,根源在于学生没有很好的建立观察体系和主体意识不强。作为一线教师,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主体意识对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整理出此文,请大家共同探讨。
一、重庆市某地区中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是我国第四个直辖市,在全国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但是农村和城市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美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力和主体意识的培养还显得不足。
所以,利用平时的空余时间,走访调查了5所城市中学和7所农村中学。虽然,调查的学校存在层次上的差别,但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对美术都是很感兴趣的,喜欢上美术课,讲理论、讲赏析。但一旦做作业,特别是创作,各种问题就出来了。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了解,我知道,他们不是不愿画、不想画,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画什么。
综合起来分析,主要是他们观察生活少了。小孩子对生活的观察大多是建立在感性的自我认识上,以自我主观感受为中心;中学生大多受生活学习的影响、媒体宣传的影响等等,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大多建立在理性的认识上,以客观感受为中心。因此,美术教师就应该充分的抓住中学生思考多、想法多这一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因为中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的可塑性最强的阶段。
二、自己对中学美术课教学的尝试
我的具体做法,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观察生活的能力。只有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致的观察,主观的感受和情感的流露,学生才会有绘画的题材,绘画的内容。
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两点:
(一)教师“退居二线”,避免教师干扰太多。
很多学生的美术作业其实都是学生以教师的意识为模板的,都是教师想法的呈现,表现的是教师想要的内容,学生缺乏主观感受。
不敢放手让学生做主,事无巨细包办代替,拿着学生的美术作业总是喜欢说:“我认为你的画面应该这样丰富一些;我觉得你的这块颜色是不是应该换成红色;我感觉你的构图是不是像这样修改一下呢……”这在当今美术教学中是常见的事情,这些都是阻碍学生主体地位和模式化发展下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因素。美术教师应从思想上改变这种“专制”的作风,不怕学生想得离谱,就怕不肯动脑动手。还有一些老师,用自己的观察代替学生的观察,使学生失去亲自观察的机会,导致学生的观察兴趣下降,从而影响其观察力的发挥。
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但同时也要注意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观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旁观者,也应当积极参与到学术活动中去。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评估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
另外,我们往往都是孤立地看待教法和学法的,造成在教学设计上就只考虑自己如何教,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所以,应该以学法来统摄教法,教法的确立应服从于学法。不忽略学生在绘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其创造能力。
(二)抛离美术创作中空洞的思想,放弃美术构图、技法对学生的思想束缚,让学生的美术创作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出发,从他们自身生活出发。
从生活中去观察、寻找创作的素材,我遵循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作”这样一个教和学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现在很多美术教师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很少讲解观察的方法和情感的提炼,而是过多的追求学生美术作业画面的标新立异、张扬的个性、绘画技巧的综合运用、强烈的对比碰撞、视觉的强烈震撼。这样下来,为什么要这样去画和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大多数学生其实是一知半解的,一头雾水。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想法,感觉形式表现多于了真实情感的呈现,这多见于学生美术作品参赛活动中。
个人认为,美术作品的表现,观察应该放在第一位。为什么现在的中学生,一说到画画,就感觉画不出来,表现不出来,总的来说还是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情感的丰富体验。有什么样的观察将决定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如果我们要求学生的观察要建立在纯客观的基础上,就会把学生引入一个以客观为尺度的现实世界,表现的结果将比较单一。如果要求学生的观察是带有主观联想性的,我们就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调动起学生发散性思维活动,使学生运用夸张的手法完成对对象的表现。
比如,有一次,一名学生来交作业,他画的是《车站》,表现几个人在等车的场景。我接过来一看,画得不错,构图也好,但画面缺少一些生活气息,感觉不接地气。但我不能批评孩子,更不能把我的想法强加给他,于是我说:“放学时,你拿着这幅画去车站转转,用你笔下的这些人物对比一下真实的等车人,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好吗?”他答应了。第二天,他急匆匆的跑到我办公室,说:“老师,我去了,不对比不要紧,一对比,我发现我画的哪是等车哟,简直就是这几个人在国庆大阅兵。”我哈哈大笑,接着说到:“你看,你画的不错,构图也好,但这几个人不接地气,是因为你缺少对生活的观察。虽然你画了五六个人,但都是一个模板。”接着我拿出一张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图片给他讲解,这件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达芬奇充分刻画和展现了耶稣十二门徒,在听到噩耗时各自不同的内心情感的碰撞,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听到这里好像明白了什么,我便乘热打铁进行教学攻势,抛出几个问题,比如等车的时间、季节,早晨上班上学等车和晚上下班放学等车的心情是否一样,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在室外等车的心情是否一样;如果等车人是一名放学赶着回家的学生,他的心情会怎样;如果等车人是一位外出打工多年,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盼着回家看望年迈的老母亲的打工人,他的心情会怎样;如果等车人是一位即将出差到外地,对家中的妻儿难舍之情的人,他的心情又会怎么;如果……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学生仔细的观察生活,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空间。我告诉他场景不同,每个人的情感、心理就会不同,即使是同一场景,人的不同,比如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以及性格的不同,等车目的不同等等,都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接下来,这名学生利用平时上放学的时间仔细的在车站观察,利用周末的时间在长途汽车站观察。一个星期后,他再次来到我的办公室交作业。这次接过作业一看,情感真丰富了。只见画面中两个中年男人正说笑着,穿着大而不太合体的衣服,面部的刻画多用直线条,表现出岁月的沧桑。一个将笨重的包放在地上,手中拿着照片,指给另一个男人看,似乎在说:“瞧,这是我儿子。”另一个男人乐呵呵的看着,两只粗大笨重的双手将包紧紧地捂在自己胸口,感觉包里有给自己老婆孩子、老娘捎回的东西。这两人一看就是从外地打工回家的农民工。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孩,站在一位慈祥的老人身后,探出头来,小嘴嘟着,眉毛皱在一起,正焦急的盼着车回家。画面中另一个男人,拎着包,垫着脚望着远方,手臂高高挥起,正与自己的妻儿告别……整个画面完全是真实情感的流露,通过回归生活的本质,运用美术的艺术提炼和夸张手法,塑造了等车人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的观察要带有主观联想性。美术表现的最核心的思想,不是作品表面上技法的体现,而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和艺术感觉的体现,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对生活真挚的热爱和情感的体现。
综上所述,为了让我们的美术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有内容画,就必须让教学适应学生,肯定学生内在的主体能力和地位,教师不再做“盗梦人”;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运用主观联想性的分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受到美就在生活中。用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想表达美的欲望。在这其中逐渐的一步接一步地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构图技能、绘画技巧、表现手法,以使他们为了想把对美的感受表达得更好而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