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像使用看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
2017-03-28吴良伟
吴良伟
从头像使用看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
吴良伟
社交网络飞速发展,已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际互动行为发生的重要场域,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模式逐渐被取代,并以超出人们预想的速度不断地改变着人们沟通、交往的方式。人们的自我呈现也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而有了新的变化和特点,社交网络的头像便是其主要的产物之一。社交网络头像的选择影响着人们自我表达的内容,从而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主要从自我呈现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的新特点、社交网络头像语言形式的魅力、社交媒体头像的类型、动因以及社交网络头像的现实分析这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社交网络;头像;自我呈现;拟剧论
近几年,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会网络逐渐兴起,对传统的人际交往互动渠道产生了冲击。个人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头像照片的选择来更好地塑造个人形象,能更有策略性地进行自我呈现。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社交网络头像作为人们相互接触的媒介,能从各个方面或多或少地反映出社交账号使用者的品位、爱好、能力等个人信息,社交网络头像作为个人抒发情感、传达思想的一种媒介,直接影响到他人对个人的第一印象以及人际交往互动。由于个人特质以及需求的不同,社交网络头像的自我呈现也必定会有很大的差异,但他们的归宿点都一样:满足需求。
一、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的新特点
戈夫曼说自我呈现是在“艺术的舞台”中进行的系列表演。戈夫曼的拟剧论将所有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现实交往比作演戏,将人们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过程称作“印象管理”。自我呈现指个体为使他人按其愿望看待自己而展示自我、影响他人的努力。①陈浩、赖凯声、董颖红、付萌、乐国安:《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学探新》,2013年第6期,第541页。
在传统交往过程中,人们的自我呈现常受定型化效应、思想观念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但在新的社交网络中,个人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充分地展示、表达自己,呈现关于自己期望的自身和个人身份的形象,以补充熟人对自己的印象甚至颠覆他人的固有认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个人的自我呈现出现了很多与传统不一样的特点,因为社交网络的存在的技术基础虽还是虚拟的互联网,但社交网络的环境基础却是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例如微信、微博、QQ虽在一定程度上是虚拟的,但是操作者群体却是真实存在的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群。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自我呈现无法再随心所欲,社交网络自我印象的管理开始受到一定的束缚。如此一来,之前在CMC(即电子邮箱、网络论坛、博客等互联网应用工具)背景下虚拟网络与现实前后台分割的状态将无法在社交时代延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表演与社交网络中的表演是相匹配的,使其成为真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即自我呈现的前台从现实扩展到了社交媒体当中。②陈晓婧:《新网络社交时代的自我呈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243-247页。例如“自拍”,人们在后台准备自己满意的自拍照并将其上传至社交网络中,自拍中的形象成为我们在前台表演的类型和角色,自拍者期盼自我在他者心中的形象和认知与社交网络自拍照里的一致,以此完成自我在社交网络的自我呈现。
媒介技术使社会网络成为由无数意义符号建构起来的媒介场景,个体在虚拟世界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区隔、认知和管理会依据自身所处的现实环境的不同而不同。由于社交网络平台的分众化倾向,同一个体在不同社交网络的自我身份塑造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同一个人的社交网络的自我呈现也能回有差异,社交网络头像的选择也不同。
二、社交网络头像的影像话语表达
在现代的交流、沟通的人际交往中,社交网络成为人们广泛的社会互动的主要平台,也是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中重塑身份、自我呈现的主要聚居地。而图像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社交网络人际互动的重要语言形式,已逐渐渗透在社交网络的各个地方。
“图像转向”在社交网络变得更加鲜明。社交网络头像作为社交网络图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生产并建构自我的身份,例如一个以阿猫阿狗为社交网络头像的人让人们猜想这个人是个富有爱心喜欢动物的人;一个以表情包为社交网络头像的人让人们认为这个人很幽默风趣,紧跟时代的脉搏;一个以唯美图片作为社交网络头像的人会让人们认为他是一个安静、内心向往美好的人;等等。人们在对社交网络头像的选择中,通过满意的照片向社交网络中的人们呈现自我满意的自我形象,构建理想的“我”,从而获得自我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最后,被生产出来的“自我”借助社交网络的传播结构实现了大范围的传播和价值交换,也即“自我”作为一种产品实现了自身的社会化。①任树江:《移动社交网络中“自我”的图像化传播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41页。社交网络头像成为个人自我呈现的基础和前提,社交网络头像的选择成为个体文化意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人际互动中的节点,也正是在这种头像独特的语言魅力中,我们对于社交网络头像的认知从“媚俗”走向“超越”。
三、社会网络头像自我呈现的类型
社交网络头像作为个人的替身和中介,成为个人营销自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的类型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10种:(1)表情包型。表情包的形成历史其实很短,最早的表情包是兔斯基组图。兔斯基的出现很快在微信、微博、QQ等众多社交网络中流行开来,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表情包不断创作出来,例如去年大火的艾克里里表情包、如小花儿、蛋黄哥、男君的常态等。表情包作为最能传达人们此刻内心表情想法的中介,早已取代了传统的“笑脸”。新媒体时代热点转瞬即逝,信息更新的速度飞快,一大波紧跟时代热点的表情包应运而生。(2)非主流型。这种类型的社交网络头像的图片主要是非本人的情侣照片、唯美图片、留有标志性非主流发型人物的照片,主要为青年群体使用。(3)自拍型。个人的社交网络头像图片为自己拍摄的照片,这种照片可以为与各种人物的合影自拍、睡前自拍、在著名建筑物前的自拍、与手拿奢侈品的自拍等。(4)异次元型。主要包括动漫动画、腐女、基友、死宅类,例如《火影忍者》和《海贼王》的动漫头像。(5)萌宠型。图片主要为各种小动物的照片,最常见的是各种猫、狗的照片。(6)孩童型。一般为自己小孩的照片或者自己、他人小时候的照片。(7)偶像明星型。个人喜欢的影视、音乐、体育等类的明星。(8)内涵图形。各种无节操、无下限、具有深刻内涵的带有黄色内容的图片等。(9)宣传型。各种企业、单位、个人的标志图片,以宣传为目的。(10)情侣照片型。一般是正在交往的尤其是正处于热恋期的男女朋友,以两个人的合影照片作为社交网络头像。
社交网络头像的自我呈现效果不仅因头像内容的差异而变化,还会因头像变换的频率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情感表达的载体。例如长时间只用一张照片,而且还是非自拍等照片作为社交网络头像的人常给人一种成熟、沉稳的感觉;经常性更换头像,并且使用表情包、内涵图作为头像的人则给人一种吃饱没事、太闲的气质。因此,对个人社交网络头像的分析应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四、社交网络头像选择的归因与现实分析
社交网络头像的选择绝不是随意而为,都是经过用户个人的挑选而生成的。因此社交网络头像往往是个人的性格映射和情感表达,而归因是所有行为产生的最根本依据,社交网络上也是如此。人们为什么在社交网络上选择这样的图片党头像,而不是选择那样的图片当头像?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跟自我呈现的归因相关。SM引入了自我提升概念,他认为自我呈现是通过五种自我提升行为达成的,即自我介绍、头像、照片、日常评论与记录、更新状态。②朱琛:《自我呈现的新涵义与影响因素——基于社交媒体用户自我呈现的文献考察》,《新疆社科论坛》,2016年第1期,第101页。Jones和Pittman发现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的自我呈现策略大致分为以下5种:讨好、胜任、恫吓、恳求和榜样。社交网络中人们的交往对象的不确定性导致社交网络头像的自我呈现也带有很大的复杂性。社交网络头像的选择以受众期望的自我呈现为标准,满足了受众在社交网络的需求。在此,笔者将社交网络头像选择的归因分为了以下六种:期盼、喜好、炫耀、娱乐、宣传、强调。
(1)期盼。以期盼为动机的人常常不满足于现状,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的期许。就像觉得自己肥胖的人想拥有完美的身材,于是选择些超模的照片或者其他代表完美身材意义的照片当做自己的微信、微博头像,以此激励自己达到目标。社交网络一定的虚拟性,使得受众期盼在现实生活中所无法完成的愿望在社交网络中能够实现。于是他们在开始在社交网络中建立起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和自我形象,他们社交网络头像的自我呈现往往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
(2)喜好。宋朝叶梦得的《避暑录话》卷上:“人性固不能无喜好。”常说要“偷人所好”,喜好对于个人来说尤为重要。很多受众都喜欢将自己微信、微博、QQ等社交网络头像设置为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植物、建筑风格、城市,也有将自己的头像设置为自己喜欢的句子、生活态度、感情状态、思维方式等的图片。这类受众对于头像的设置比较随意,往往由心而选。
(3)炫耀。炫耀就是个人从各方面特意强调自己,从而得到满足。很多受众的微信、微博头像都是自己与所属的名车、豪宅或奢侈品的自拍,这些受众通过晒名车、晒豪宅、晒奢侈品、晒高品质的生活方式等来表达自己比别人优越的信息和情感,从而将自我呈现出一种富裕、幸福的状态,通过炫耀自己的优势,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转移自己内心的恐惧,实现了良好的自我感觉状态。但是据研究显示,越是喜欢“晒”东西的人心理越自卑,越需要别人的肯定,但也确实存在那些事真的本身就很“富裕”的人群,他们就是想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炫耀。
(4)娱乐。娱乐是社交网络头像自我呈现最重要的动因。受众常认为社交网络相比现实生活更能表达他们的真实感想,因此社交网络成了他们寻找“真我”的重要媒介。社交网络对于他们来说是联系亲朋好友、抒发自身真实想法的重要媒介。这类人比较喜好上传个人照片、表情包、阿猫阿狗的照片作为头像,内心一般也比较轻松,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5)宣传。社交网络对于部分受众而言只是宣传自我、宣传产品的一个工具。在经济增长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工作成为受众最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我们会经常看到很多受众的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的头像经常是产品图、公司标志图等宣传自己工作和产品的图片。社交网络已经不仅仅是虚拟的人际交往活动,而是现实生活人际链接、沟通的重要场域,因此,社交网络上的人力资源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6)强调。强调指特别着重或者重复提出,指突出某事,重视某事。社交网络头像有时也充当着补充信息、强调自身功能的作用。例如随着现在行政透明度的提高,很多政府单位、学校、国家工作人员、电视台、报社等都开通了个人、企业的微信账号和微博账号,这些单位和个人常常以单位标志和个人工作照为社交网络的头像,用以强调自身的职能为更广大的百姓造福、牟利。
社交网络头像的颜色、面部表情、人物数量、年龄以及是否有人物都能代表着某一种寓意。2016年5月宾夕法尼亚大学发表了一篇题为Analyzing Personality through Social Media Profile Picture Choice的文章,在将6.6万个推特用户的头像和他们发送的1.04亿条推文用角色评估软件进行评估,并对434人进行了心理调查后发现头像与个人性格存在着某种联系,并总结出了社交网络的“大五人格模型”:(1)开放型:想象对实用主义,寻求改变对服从实践,遵守对服从。具有想象力、美学、情感丰富、寻求不同、聪颖等特点。(2)神经质型:担心对安心感,自我满足感的自我意识,包括焦虑、敌意、抑郁、鲁莽、脆弱等特点。(3)认真负责型:对安全感的不安全感,自我满足感的自我包括焦虑、敌意、抑郁、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点。(4)令人愉快型:热情的、无情的、信任的、怀疑的,包括信任、利他主义、坦率、谦虚、同情和其他素质。(5)外向型:良好的沟通对沟通不好,严肃与贪玩,表现出积极性、社会性、决定性、积极性、冒险性、乐观性等品质。同时,得出以下结论:用户头像的对比度、饱和度和锐度与用户的开放程度以及友善程度有关,而用户头像越亮、色彩越丰富的用户可能更友善;头像图像中没有人脸的用户可能更内向、非友善;用户头像中人物表情与性格的相关性。①http://www.sas.upenn.edu/~danielpr/imagepers16icwsm-slides.pdf.
部分学者的研究指出,一个人会在自我呈现时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性格,同时会抑制负面情绪的呈现。②Qiu L,Lin H,Leung A K,et al,Putting their best footforward:Emotional disclosure on Facebook,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vol.15,iss.10,pp:569 -572,2012.社交网络头像的自我呈现在现代的中国逐渐具有明显的特色,计算机网络技术从Web2.0到Web3.0的飞速发展为受众社交网络的自由表达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受众创造了更好的文化氛围。受众在社交网络头像上的自我呈现也呈现出了许多规律和特色,受众为了达到不同的自我呈现的效果而使用各具特色的社交网络头像。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的自我呈现形式将越来越多样化,社交网络头像的类型、归因等也将呈现更多的类型。
[作 者]吴良伟,塔里木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