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媒体中“双创”报道与创新教育

2017-03-28韩玄飞

传播与版权 2017年8期
关键词:双创娱乐传统媒体

韩玄飞

新闻媒体中“双创”报道与创新教育

韩玄飞

李克强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一词由此开始走红。在2015年6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双创”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新闻媒体中也对创新人才和创业精英的事迹进行相关的报道,这些“双创”报道是会对创新教育产生一些影响的,它有助于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对创新平台的构建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并且由于媒体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复报道,使得大众对创新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大众对创新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是当前新闻媒体对于“双创”报道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新闻媒体对于“双创”报道选用的人物大多是成功人士的案例,对失败者的案例报道较少;“双创”报道的语言有些太过官方并且引用了过多领导的讲话和政府的政策文件等,报道的对象的类型也基本局限于同一类人群,并且报道内容和框架同质化现象严重。

双创报道;创新教育;新媒体

一、新闻媒体中“双创”报道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新闻对象、案例同质化。不管是在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中,对于“双创”报道大多数都会选择成功案例,对失败的案例都不会进行报道。以《人民日报》为例从2016年12月20日到2017年1月5号时间段,在人民网搜索中输入创业两字所搜索出来的共69篇新闻中,有32篇是关于“双创”问题在各种党的会议和国际会议中的展现以及专家对中国当前创新创业形势的解析,其他36篇是关于具体的创新创业事迹的报道。在36篇中,有11篇的主人公是农村基层群众,有6篇的主人公是党员干部,有1篇是关于农民工的创业创新新闻的报道,有4篇是关于企业在“双创”浪潮中的表现,有3篇是关于下岗工人的创新创业情况的报道,有12篇是关于青年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情况的报道,《人民日报》还专门针对青年创业开展了专项栏目“青年派——花样就业青年人”。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出,在传统媒体的“双创”新闻报道中,对象大部分都是农村基层群众以及青少年。并且从《人民日报》开设专项栏目“青年派——花样就业青年人”就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在报道“双创”问题上大多都几种在青年人“双创”行为上。这样就使得传统媒体在对“双创”问题报道上有同质化的现象,不能完整地展现各种类型人群在“双创”中的行为活动。形式上,传统媒体关于“双创”报道形式大多都是以当前的党代会或者国际论坛为引,结合当前中国的发展情况来阐述“双创”的内涵以意义、价值。

在新媒体中,新闻对象大多都是些商业精英,借助他们的创业经历来鼓励社会大众加入“双创”的队伍中来。形式大多都是创业成功人士的案例加鼓励的话语作为报道的主体部分。

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大多选择的案例都是成功的案例,都忽略了在“双创”中失败的案例,这样使得案例同质化。

2.标题化现象。传统媒体“双创”报道的标题大多都是《到基层,读“大书”》《农家香扇香海外》《毕业当口,许自己一个热气腾腾的未来》《改革思良将青年做先锋》这样的标题。传统媒体的标题基本上都是能大致说出此则新闻的大致内容,以及能明确的指明大致的新闻对象或者地点等。传统媒体的标题大多都是单一型结构,基本只有主标题,没有副标题,只有极少数“双创”新闻是复合型结构。传统媒体的新闻标题大多数都会选择最重要的事实进入新闻标题,使得新闻标题清晰明了,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新闻大致内容。

新媒体“双创”报道的标题大多都是《35厘米长大馒头卖1元,8年不涨价,每年卖2000万元》《捡牙膏皮成亿万富翁拥有飞机20架破产入狱后再创业》等这样的标题。新媒体上的标题基本都比较吸引眼球,每一个标题基本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新媒体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将创业者开始创业时的艰辛和成功后的收获进行一定的对比并且放在标题中,使得人们被标题所吸引进而阅读报道。

3.娱乐化现象。新媒体中的“双创”报道有娱乐化的倾向,在报道成功创业人士的时候,总会将其私生活进行一些跟踪报道,来满足现代人的一些窥私欲。例如对创业人士的报道,在标题中还加入娱乐明星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并且在报道中还加入了明星的合照等来吸引读者继续阅读文章。

(二)原因

1.社会引导,政府需要。新闻媒介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为了大力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开始进行一些“双创”报道,但是很多新闻从业人员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没有过多了解,大多只是运用创新创业人士的案例加上政府的一些官方政策的报告通稿来完成一份新闻报道,使得新闻报道乏味而又干瘪。并且记者在选择新闻对象时,关注的人群大多都是一类人群,使得新闻报道同志化,而且都只报道在“双创”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和成功创新创业的人士,但是却极少有记者去关注失败的案例。这是因为政府在社会上大力推动“双创”工作的进行,媒体也紧跟政府的步伐进行相应的报道,为了引导社会公众都加入到“双创”工作来,新闻媒体将“双创”工作中的正面形象报道给社会大众,而刻意忽略了在“双创”工作中创业失败的人群。政府也需要树立一些“双创”工作中成功创业者的楷模来引导其他社会公众来进行“双创”的工作,所以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大多都是报道成功案例,而忽略失败案例的报道。

2.眼球经济,注意力不集中。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呈爆炸式的增长,我们每天都会浏览到大量的信息,但是大多数信息可能是我们并不关注或者对我们无用的信息。这样使得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比之前浮躁了许多,对信息也并没有那么强的注意力。很多信息受众只是草草几眼浏览标题,觉得没有意思就跳过,去寻找下一条信息。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也跟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阅读新闻大多都是跳跃式的浏览,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仔细地阅读,对不感兴趣的信息只是寥寥几眼就跳过。这样使得出现了注意力经济这个概念,注意力经济又被称为“眼球经济”,是指实现注意力这种有限的主观资源与信息这种相对无线客观资源的最佳配置的过程。因为受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媒体上有关“双创”报道的标题基本都是清晰明了的,能让人一眼看出这是关于“双创”工作的报道,新媒体还运用对比手法使得标题更加吸引受众。

3.媒介娱乐化倾向。当今社会,在新闻报道中,大多都是社会民生新闻以及娱乐新闻。尤其在新媒体中,娱乐新闻铺天盖地地向受众袭来。新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的心理,给受众推送的大多都是娱乐类新闻,都是一些明星的八卦私生活,这样一些消息来满足受众的窥私心理。从2016年8月微博上火爆的王宝强离婚案事件,直至2017年1月接近半年的时间,这场风波还未平息,各种新媒体上还充斥着关于王宝强离婚案的各种跟踪报道。在新媒体上“标题党”屡见不鲜就可以看出媒介娱乐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我国媒介娱乐化的标志应该是从“超级女声”娱乐节目的成功开展,使得媒介和企业认识到了娱乐的重要性以及娱乐对受众的威力,这样使得娱乐在媒介中占比越来越重。而现在,媒介娱乐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很多媒介都是靠娱乐新闻来吸引受众来获得订阅量和阅读数。这样使得“双创”报道这种社会民生类新闻也有娱乐化的趋势。

二、双创报道对创新教育的影响

(一)“双创”报道使创新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新闻媒介在不断的报道有关双创的信息,让受众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媒介通过重复报道,使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公众心中比较重要的议题之一,并且媒介间还会互相进行议程设置,最开始进行“双创”报道的是《人民日报》,随着《人民日报》对“双创”报道的深入与增加,使得其他各种媒介也开始进行“双创”报道。这样使得受众更加关注创新与创业相关的话题。

“双创”报道的增加使得社会公众对创新以及创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使得创新成为这个时间段中的关键词之一,随之让人们更加关注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调招,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但是在现在,创新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小学生,创新教育已经进入到了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在校园外面也有很多面向非学生的创新教育的课程。在现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需要有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双创”报道使得创新教育的范围扩大了,并且使得学生更具有创新意识,增加了学生对创新教育的理解。

(二)“双创”报道有助深化创新教育的理念

“双创”报道使得人们对创新教育的认知更加全面。“双创”报道中的一些成功创业者的案例也会给社会公众一些启发,让社会公众了解创新的重要性。社会公众在了解了创新的重要性后,会对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有更多的支持。并且那些成功创业者的案例也对创新教育的理念进行了一些补充。在以往的教育体系中,基本都是教师单方面的给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知识,并且教师和学校也只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将学生的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学生考试分数高就意味着教育成果优秀,学生考试分数低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并且教育制度也是十分干瘪乏味呆板的。通过各种媒介对于“双创”的报道,我们可以清晰认识到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我们应该抛弃以往的教育理念,重新树立适合现在情况的创新教育的理念。

“双创”报道使得创新教育的理念更大的扩展。在以往的创新教育理念,大多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但是现在的创新教育注重思维与实践的齐头并进,使得创新教育更加贴近生活。现在的创新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到生活中去,例如孙子为患痴呆症爷爷研制智能定位袜子,这一事例就是充分展示了创新教育的理念。让自己所学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用创新的思维去考虑生活的方方面面。

“双创”教育使得创新教育更加个性化,以往都是将相同的知识灌输给不同的学生,完全忽略了个体性的因素,都是将学生当作一模一样的产品来进行培养,只有到大学分了专业才有一定的方向,但是在相同专业方向的学生中,还是学校还是将学生当作一模一样的产品在进行培养塑造。但是在今天,我们应该多进行一些个性化的教育,它当学生当成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来进行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点来进行塑造,鼓励学生求新、创新。

(三)“双创”报道有助于推动创新教育的建设

在之前,我国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的方式过于固化,在创新课程的教授上,老师大多是以让学生掌握某项基本技术或者能够短时间内运用一些方法获得利润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教授方式是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建设和开展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固化在眼前的事物之中,没有一种长久的发展眼光来看到事物。这样只会使得学生短期获得一些提高,但是对长久的发展来说并没有太多好处,反而还会使学生丧失大局观和发展的眼光。

许多高等院校从事创新教育的老师大多都是从事学生指导工作的老师,这些老师大多都没有充足的创新创业经验,只能通过一些理论、学界相关知识以及创新教育的相关背景来指导学生的创新教育学习,并没有充足的实践经验作为基础,这样的课程是干瘪而无趣的。而且学生也不能从这门课中学习到相关实践的能力。但是在新闻媒介报道了相关的创业者的成功实践经验后,许多高等院校也对创新教育老师的实践能力进行了一定的加强,使得这一部分教授创新教育的老师有充足的实践经验为学生来教授创新教育这门课程,让学生能够得到理论与实践双重的创新教育,并且也增加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有些高等院校也会请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者来给学生进行讲座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的能力。

“双创”报道的增加推动了创新教育的建设,使创新教育得到社会公众的重视,让创新教育理念和创新思维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1]黄玮,贾冯睿,李焱斌,等.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1):38-40.

[2]邬志辉,张培.创新教育:概念、定位与变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90-96.

[3]张丽.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4]章琴丽.2000—2009年《人民日报》创业报道框架分析[J].东南传播,2011(4):121-123.

[作 者]韩玄飞,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双创娱乐传统媒体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娱乐眼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