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著名记者群的报刊功能观嬗变

2017-03-28丁兰兰

传播与版权 2017年8期
关键词:自由主义报刊报纸

丁兰兰

民国时期著名记者群的报刊功能观嬗变

丁兰兰

民国时期,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先后诞生四代著名记者群,分别是民国初期著名记者群、新文化运动时期记者群、民营报刊繁荣时期著名记者群和中国共产党记者群。不同时期著名记者群的报刊功能观也在不断变化,从早期的以报馆易天下,转变为以报馆启民智、以经济促发展,后来再转变为以宣传促统一。从传播效果模式角度分析,整体呈现“强大—适度—强大”的螺旋式变化趋势。

民国时期;著名记者群;报刊功能

民国时期,著名记者群的报刊功能观对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民国时期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新闻记者的传播思想都在变化,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从社会学代际理论视角看,民国时期著名记者群的报刊功能观是存在代际差异的,对不同著名记者群诞生时的传媒生态环境以及他们的报刊功能观进行研究,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中所讲的著名记者群,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能将自己的传播思想应用于办报实践中,并对社会以及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记者群体。民国时期不同阶段报刊功能观的嬗变与著名记者群传播思想的代际差异是相呼应的,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既可以动态地考察报刊的功能观的变化,又可以系统地梳理出著名记者群传播思想的变迁。

一、民国初期记者群:由“术”转“学”,以报馆易天下

辛亥革命以前报纸将政治功用置于主导地位,即报纸是服务于国人政治理想的工具,中国的新闻传播是以“报馆有益于国事”的形式将报纸当做政治手段之“术”。民国初年,新闻业的发展依旧保持着清末时的传播思想,对政党依附性比较强,梁启超晚清时期的传播思想“其有助于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所谓也”①梁启超:《论报刊有益于国事》,《时务报》第一册,1896年8月9日。。对民初报馆的发展仍具有很大的影响。辛亥革命把西方的传播思想及先进的技术引进中国,西方自由主义的观念在新闻界得到充分认可,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推动了新闻报纸在数量上发展,仅报刊就有500多家,新闻人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高。报刊被视为社会制度更迭,新旧斗争的武器,著名记者试图以报刊扭转政治制度及思想理念。

1913年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新专制主义者发动了“癸丑报灾”,收买报刊、创办御用报纸为自己所用,并对多家报刊进行查封与打压,还炮制出专门的法律钳制新闻工作的发展,新闻业受到了重创,开始寻求新的发展出路,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转变,出现由“术”转“学”的变化,即要以新闻事实报道为本位,以有特色的独家新闻为报纸竞争的重点。报馆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转变,以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张季鸾为代表的民国时期第一批著名记者群在此背景下诞生了。民国初期著名记者群多有留日的教育背景,视野开阔又具备熟练地采写技巧,将自身扎实的中西学问运用至新闻采编事业中。在新闻业由“术”转“学”的背景下,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推进报纸的改革。实力雄厚的大报会聘请这些著名的记者做特约记者,如黄远生为《申报》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注重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还提倡以法治保障言论自由。1918年,天津《大公报》派遣胡政之前往法国进行巴黎和会的采访。

民国初期著名记者群的传播思想发生了由“术”转“学”的变化,推动了中国传播思想的发展。他们的报刊功能观先是从有益于国事转变为宣传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再到为了生存而转向新闻学本位发展,从传播效果角度看,这一时期报纸的功能观主要扭转社会思想,改变社会现状,目标明晰有针对性又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体现出“强大效果模式”。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记者群:崇尚自由,以报馆启民智

新文化运动时期国内外的政治环境复杂,但是中国的新闻传播环境却是宽松的,封建专制政体瓦解,各种反制度化传播思想相互碰撞。西方文化思潮中的自由主义思想等在中国得到充分传播,西方报刊技术也传入中国促进了报刊事业迅速发展壮大。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名人办报尤其多,邹韬奋、戈公振、陈独秀、李大钊等均是这一时期新闻业的核心人物。自由主义盛行的传播氛围中,陈独秀、李大钊等将马克思主义传播至中国,报纸刊物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中共的纲领策略,并向工农兵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从传播学角度上看,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白话文运动,是语言符号的一场变革,报纸以简单易懂的白话文进行传播,以自由主义思想开启民智。

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思想自由与学术独立,这一时期的著名记者大部分是留学于日本、美国和法国,传播思想中夹杂着西方文化的思潮,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他们通过报纸这一媒介对自由主义新思想进行宣传,如戈公振的新闻传播思想就具有浓厚的西学色彩,“言论自由,为报界切肤之问题,此问题不解决,则报纸绝无发展之机会”①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商务印书馆,1928年,378页。。这一时期引进西方传播思想,日本松本君平的第一本新闻传播著作《新闻学》和休曼的《实用新闻学》等书籍的引进推动了中国自由主义传播思想的构建。对自由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构建具有重大影响的还有五四新文化时期报纸的副刊,特别是民办报纸的副刊,报道主题广泛又具有针对性,宣传自由主义新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反专制主义的倾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邵飘萍创办的《京报》副刊。

新文化运动时期记者群将自由主义传播思想发展至高潮,报刊功能观是以白话文的形式宣传自由主义传播思想,将西方的思想与技术带入中国。从传播效果的角度看,新闻人通过思想教育对人民大众进行启蒙,认识到报纸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注重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宣传,“言论自由是报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言论博大昌明,其国尚自由矣’”②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264页。。著名记者群对人们自由主义思想的启蒙是通过文字潜移默化地进行的,体现出“适度效果模式”。

三、民营报刊繁荣时期记者群:言论中立,以经营求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经济在夹缝中取得了发展,为报纸企业化、民营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报纸纷纷向企业化道路方向转型,强调“经济独立”“言论中立”,将挖掘新闻事实与拓展广告业务作为报刊经济发展的核心。这一时期新闻记者主要以职业发展为目标,比较注重报刊经济基础的建设。民营报刊时代的著名记者群主要有张季鸾、胡政之等,办报人史量才领导的《申报》的记者也对新闻业发展影响甚广。史量才接办《申报》之后,领导记者们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增加报纸的发行量上,大力发展广告业务,引进先进的技术扩大报纸发行量,还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编辑人员管理规章制度。1922年《申报》的日发行量就由1912年的7000份增长到5万份,经济实力的提升促进其向现代化企业方向发展。史量才的传播思想体现出典型的现代大众化商业报刊的思想,把经济建设置于首要位置。虽然史量才本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著名记者,但是他的报刊功能观是《申报》的记者群体的报刊功能观的集中体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营报刊才真正进入繁荣时期,报业托拉斯的趋势不断形成,民营商业报纸的发展势不可挡。民营商业报刊繁荣时期的记者职业共同体的传播思想也是商业导向的,比较典型的职业共同体的代表就是《大公报》的核心人物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等,他们有着共同的职业理念以及职业准则,秉承着“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传播思想,以客观的视角看世界,注重新闻事实的报道。这一时期著名记者注重职业发展,在工作中以发展报刊经济为主要目标,以独家新闻为发展特色,利用记者自身优良的职业素养挖掘出了许多一手新闻事实,改变了报界“消息不确”之通病,解决了“外来之新闻多,而自行采集之新闻少”③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商务印书馆,1928年,221页。的问题。

民营报刊的发展与繁荣时期著名记者群的传播思想是政治上言论中立,新闻报道上客观公正,将自身的职业发展至于首要位置,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断拓展广告业务,在政治态度上不偏不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民营报刊的企业化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同时,报刊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也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从传播效果角度看,这一时期报纸的功能观就是维护社会公正,促进报刊向企业化方向发展,体现出“适度效果模式”。

四、中国共产党记者群:拥护群众,以宣传促统一

中国共产党记者群主要以三四十年代的夏衍、邹韬奋、范长江等为代表,传播思想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十年内战时期与国民党的新闻记者相抗衡的阶段;二是抗日战争时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阶段。两个阶段的传播思想均集中在革命斗争上,区别在各自的对象不同而已。内战时期著名记者群通过报纸宣传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民群众办报;抗日战争时期著名记者群的传播思想因时而变,转向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上。总之,中国共产党著名记者群传播思想变化是最具有时代性,但在当时的大背景之下,都是以革命斗争为核心,服务于革命实践,通过报纸宣传共产党的思想,促进民族统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至“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过程中,共产党的报刊遭到了严重打击,新闻事业就被迫转入了地下阶段,主要任务是介绍列宁的党报思想。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势力由城市转向农村,在上海建立出版中心秘密出版报纸,在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社会环境下艰难生存。十年内战时期著名记者群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发扬的是列宁的党报思想,即“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这一时期的新闻工作主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工作。最大的变化是密切联系群众,办报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报道真实可靠的新闻消息,引导人民群众的思想向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中国共产党记者群的传播思想转变至以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重心,其中最突出的有史量才、邹韬奋和范长江等。《申报》的史量才以发展报刊的经济为目标,但抗战时期开始抨击蒋介石的专制独裁路线,支持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亡思想路线。记者邹韬奋开始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始终坚持为人民大众办报。

中国共产党时期记者群的传播活动都是围绕着广大人民群众展开的,以为人民大众办报为理想,试图发动群众,开展革命行动以改造社会。这一时期著名记者群的报刊功能观主要是宣传革命思想,以促进民族团结统一,中国报刊业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革命实践服务,利用报纸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实现人民的思想统一。从传播效果角度看,这一时期报纸的功能观属于“强大效果模式”,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很大,体现了报刊信息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五、结论与思考

民国时期四代著名记者群的报刊功能观是不断变化的。民国初期新闻业短暂繁荣后又遭到专制主义者的破坏,著名记者群想以报馆易天下,通过报纸宣传自由主义以扭转社会格局,这一时期报纸功能观属于“强大效果模式”。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记者群用白话文承载着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利用报纸对人民大众进行思想启迪,帮助人们建设现代思想观念与伦理道德。民营报刊繁荣时期,资本主义商业经济不断发展,为报刊的企业化发展提供条件,著名记者群开始着眼于自己职业化的发展,以采集报道新闻事实和刊登广告促进报刊经济发展,这两个时期的报纸功能观都是属于“适度效果模式”。中国共产党记者群发展的两个阶段,通过报纸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开展社会革命实践,属于“强大效果模式”。

民国初期,著名记者群以报馆易天下的报刊功能观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后续两个阶段的著名记者群考虑到报刊的社会现实基础,报刊功能观发生改变,但没有完全摆脱理想主义的影响。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记者群则扎根于现实,立足于群众,借助报刊开展革命实践活动,彻底摆脱了理想主义的办报思想。(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民营报业经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CXW009)

[1]董秦.论中国的名记者群现象[J].江苏社会科学,1997(2):173-178.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金冠军,戴元光.中国传播思想史(现当代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沃纳·J.赛佛林,小詹姆士·W.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作 者]丁兰兰,中南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自由主义报刊报纸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百强报刊
报纸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