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社会学视角下的江西宜黄戏发展探究
2017-03-28杜舒婷
杜舒婷
音乐社会学视角下的江西宜黄戏发展探究
杜舒婷
江西宜黄戏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它的发展对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以文献研究法为主,从音乐社会学的理论视觉上分析江西宜黄戏在不同社会因素下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继而思考江西宜黄戏如何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获得一定的社会反响力,并为江西宜黄戏的传承和发展提出有效建议以持续江西宜黄戏这一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
音乐社会学;宜黄戏;发展;传承
2006年5月20日,江西宜黄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是宜黄戏的发展再次被重视起来且其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再次出现变化。
宜黄戏发源于江西省宜黄县,故因此而得名。宜黄戏流传地区近及江西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闽西一带。宜黄又称“戏乡”,至今有近四百年历史。在宜黄戏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其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衰落到再度兴起的曲折过程,这些曲折的发展过程离不开社会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其主要的社会功能也发生了转变,逐渐由娱神的社会功能转向娱人的社会功能。因其社会功能的转变,宜黄戏随之成为人们主要的日常娱乐活动,并使之发展迅猛并坐稳江西地方戏曲中心的地位。
笔者通过查阅和整理大量有关江西宜黄戏的文献和论著类文章,发现近年来对宜黄戏的研究虽有了进一步的进展,但与之相关的文献与著作零星可数。从查阅和搜索有关宜黄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来看,国内有关宜黄戏艺术的研究多以音乐谱面文本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客体,注重其音乐特点与表演风格;或者是从当地宜黄戏剧团对其进行个案研究。目前对宜黄戏的研究不仅在深度上不够,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没有突破传统戏曲研究的模式。对有关宜黄戏的文献与论著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提炼,笔者将在充分尊重和广泛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论文以文献研究法为主,试图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江西宜黄戏,以期对宜黄戏与地方社会的内在互动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希望能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一、浅谈对音乐社会学的学科认识
在具有国际权威认证的《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里,德国的康拉德·伯默认为,“音乐社会学是研究音乐与社会之间的一切关系”。苏联音乐学家索哈尔在《音乐社会学》中指出,音乐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类去利用音乐,为社会取得最大的利益。音乐社会学是在音乐这个主体下运用社会学理论进行研究,所以当研究者在运用音乐社会学理论研究具体项目时,需要在社会的、历史的情境中去理解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角色。
音乐学社会学在西方国家研究中已有较高的建树,但我国大约在1985年才开始陆续有关音乐社会学的论文发表。国内学者中专门致力于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学者中以曾遂今、金经言的译著居多。笔者在论文中,将音乐社会学同宜黄戏这一中国地方戏曲文化相结合,进行多方面的阐述和剖析。接下来运用音乐社会学的研究理论,从宜黄戏的音乐社会功能、宜黄戏的受众群体、宜黄戏的音乐传播这三个方面重点阐述,来分析这三个不同社会因素对宜黄戏生存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不同社会因素对宜黄戏发展的影响
(一)音乐的社会功能对宜黄戏发展的影响
古时候有一种酬神活动叫“春祈秋报”。根据字面解释可以知道,“春祈秋报”就是春祈风调雨顺,秋报五谷丰登。人们用这种仪式来表达对于神圣者的尊敬、崇敬的感情,祈求天上的诸神关照,保障庄稼丰收,人畜平安。
江西宜黄戏最开始演出的主要功能就是祭祀或酬神,以戏曲的形式表达当地居民对神灵、祖先的崇敬之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村落逐渐扩大,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也同样不断增加,民间宗教祭祀种类逐渐增多,因此对宜黄戏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同时为宜黄戏的生存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而后进入现代社会,宜黄戏的演出除了在酬神祭祀活动中发挥作用外,人们也常于用于一些的重要的节日庆祝中,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重要的传统节日,或是迎神赛会的活动,供人们娱乐观赏。此时,宜黄戏在当地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开销,为了生活娱乐,建立了大量的戏台,为宜黄戏提供了更多的出演机会。随着人们对宜黄戏欣赏需求的扩大,宜黄戏曲活动也因此越来越繁荣。宜黄戏的音乐社会功能从娱神转变到娱人,因这一功能地转变,极大地扩张了宜黄戏的生存空间,为宜黄戏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二)音乐受众群体对宜黄戏发展的影响
经过众多文献资料的整理,笔者将宜黄戏的受众群体大致分为三个阶层:业余宜黄戏受众群体、专业宜黄戏受众群体和宜黄戏观众受众群体。
第一类,业余宜黄戏受众群体。这类宜黄戏演出人员有自己的职业,他们仅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宜黄戏的演出,这种以业余演职人员为主的剧团或戏班在当地占大多数。根据笔者整理的文献资料记载,位于宜黄县城南部新丰乡桥坑村的桥坑农民剧团于1978年由桥坑村的村民自发组织而成,并且该剧团的演出服装、舞台道具、伴奏乐器、舞台设备等基础表演设施是由该剧团的村民自费出资购买。
中央音乐学院邱瑶瑶的硕士论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江西省宜黄县桥坑农民剧团研究》中有大量的对尚健在的宜黄戏老艺人进行采访的口述资料。她的论文采访资料记载,桥坑农民剧团虽然因对宜黄戏的喜爱一直在持续演出,但其演出质量并没有为宜黄戏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不断学习改进。根据这一桥坑农民剧团的个案,可以反射出在当地建立的宜黄戏剧团或戏班都以此情况为主,他们并没有跟随着时代的发展付出行动去学习改进,仅仅是保持着对宜黄戏戏曲乡村的传统进行传承。
第二类,专业宜黄戏受众群体。宜黄戏这种戏曲表演文化,对演员的基本功要求特别高,戏曲演员必须掌握和运用各项表演技术。演员从一个普通的人造就成为合格的戏曲演员,勤学苦练基本功直到掌握基本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很少有人能熬得住长期的潜心磨炼。因此宜黄戏专业表演人员少之又少,大多又以年长者为主,其精力有限,对宜黄戏的传播很难发挥足够的作用。
宜黄戏专业演职人员的稀缺,对宜黄戏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导致宜黄戏传承与发展的乏力与迟缓。
第三类,宜黄戏观众受众群体。伊沃·苏皮契奇(Ivo Supicic)著作的《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指出,音乐与公众之间的各种基本的和独特的关系,或者听众对待音乐的态度,能够大致被辨认出来。观众人数和情绪反馈都会对演员产生影响,更会对宜黄戏的发展产生影响。据调查,宜黄戏在演出时,时常出现“唱戏的人比看戏的人多”这一局面,此尴尬局面虽无奈却又描述了真实的现场情况。据资料显示,坚持看完宜黄戏演出的观众绝大部分为65岁左右的长者,原因是这些年龄段的人从小生活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比起其他年龄段的村民更能细致地了解戏曲内容,欣赏宜黄戏的能力也更游刃有余。
因此,在思考江西宜黄戏如何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获得更大的社会反响力时,有必要把业余宜黄戏受众群体,专业宜黄戏受众群体和宜黄戏观众受众群体或其他一些边缘性的受众群体纳入研究范围。
(三)音乐传播对宜黄戏发展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国家和政府一直在积极地开展文化保护工作。政府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宜黄县实地考察,并组建了宜黄戏剧团。且宜黄戏独特的表演艺术从清朝开始就远赴各地演出,宜黄戏的脍炙人口的台词和曲调都使得其受到大家的喜欢。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每年都要在宜黄本地各乡镇巡回演出,为老百姓的业余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近年以来,更有当地及一些外来学者、媒体等相继赴宜黄县对宜黄戏的具体细节进行田野调查。大量的社会群体关注、国家政府扶持等对宜黄戏的传播,对宜黄戏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作用。
运用音乐社会学的理论知识研究分析了社会各因素对宜黄戏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且通过整个宜黄戏在发展过程中所透出的音乐社会现象表明,宜黄戏在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与其所处的地方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音乐社会学视野下对宜黄戏传承和发展的建议
为配合国家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笔者运用音乐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对宜黄戏传承和发展提出的一些建议。
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好传承人。宜黄戏要更好地发展,其中传承是第一位的,只有先传承才能再发展。所以,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制定政策,给资深的宜黄戏艺人固定的津贴补助,对宜黄戏专职艺人给予工作和生活上的保障,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以便安心地教授新的艺人一些有关宜黄戏的表演技能,让宜黄戏可以这更好地传承下去。
让与宜黄戏有关的音乐元素走进课堂,提高专业认知性并开展多元化形式的教学。除了中小学音乐教育,还可以将宜黄戏引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把宜黄戏中的音乐元素与课视唱练耳的教学相结合,既能改变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方式,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可以传承宜黄戏的戏曲文化。
京剧名家梅葆玖曾经说过:“戏曲演员的培养和观众群的培养一定要同步走。”所以,音乐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中听众的需求。由此,当地的政府或一些企业可以定期举办有关宜黄戏的艺术展演,展示特色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供人观赏,并提升观众的审美能力,使宜黄戏在江西省、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当今时代,要想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宜黄戏,使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继续熠熠生辉,就要遵循音乐社会学中“传必求通”的发展规律。只有顺应社会发展的,符合大众审美的,满足大众需求的宜黄戏,才能使其在自己的发展领域里充满活力,并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无论是宜黄戏专职演员,还是宜黄戏爱好者,只要作为受众群体,就要有社会使命感,将宜黄戏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A.索哈尔.音乐社会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7.
[3]伊沃·苏皮契奇(Ivo Supicic).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4]杨迪燕.音乐学新论——音乐学的学科领域与研究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黄振林.宜黄腔流变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6]邱瑶瑶.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江西省宜黄县桥坑农民剧团研究[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1.
[7]徐海燕.戏曲·仪式·社会——江西宜黄戏的个案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09.
[8]吕聪颖.宜黄戏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
[9]杨菁,曾琪.江西宜黄戏曲音乐特点分析与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4):426-430.
[10]曾琪,杨菁.清代宜黄戏的剧目及舞台艺术特点[J].戏剧文学,2007(6):71-75.
[作 者]杜舒婷,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