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传播视域下西汉“独尊儒术”成因研究
2017-03-28刘运果
刘运果
组织传播视域下西汉“独尊儒术”成因研究
刘运果
西汉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鼎盛的朝代。在西汉初年,中央政府面对着由秦朝动乱过后百废待兴的新的历史任务的阶段,采取了适合当时国家和人民发展的“黄老之学”作为前期的指导思想,使得西汉在短短几十年内出现了“文景之治”,可以说这一思想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指导思想。汉武帝即位后,西汉在经过几十年的黄老“无为”思想的发展,出现的系列问题亟须解决。笔者就从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入手,从组织传播的角度分析董仲舒为何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及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组织传播;董仲舒;天人合一;独尊儒术
一、组织与组织传播
“组织”一词,郭庆光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给予了界定。从广义上来说,任何由若干不同功能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理或秩序相组合而成的统一整体,都可以称为组织;在狭义上,组织指的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同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9页。。据此,郭庆光得出,凡是具有中枢指挥或管理系统的群体,如政党、军队、政府机构、企业、社团等,都属于组织的范畴②同①。。显然,西汉政府即以汉武帝为代表的拥护儒家思想的一派政府属于组织的范畴。组织的设置或成立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
传播学的理论提出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组织传播”一词亦是舶来品。用西方“组织传播”去探寻两千多年前的历史面貌,虽有待商榷,但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谓“组织传播,就是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组织传播的目的在于稳定、密切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行动,减少摩擦,维持和发展组织的生命力,疏通组织内外渠道,应付外部环境的变化”③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董仲舒之于汉武帝仅是一派学说的一名儒者,他从组织外的一员进入官僚体系并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者,这其中的转变,来源于他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改造。
董仲舒创造性地发明了“元”这一概念,并把“元”作为始基设计了他心目中的宇宙结构。对于董仲舒的宇宙结构模式可以有三种解读。一是十端的天和包含宇宙的天;二是包含着一切事物的主宰的最高范畴的天,是宇宙的中心;三是包含着自然之天与精神之天的重合,两者共生共存,自然之天是基础载体,精神之天以及后引申为的神灵之天成为董的终极价值表现。他从传统儒家思想中提取“大一统”思想,结合时事,衍变推进出“天人合一”这一符合统治者统一思想、强壮国力边防的政治诉求。
董仲舒的“人”显然不是指普遍意义上的生物群体,是指社会上层人,而对于老百姓则用民,“民者,瞑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中说,“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天是人的曾祖父,且人是天地所生物之中最宝贵者。由此,“天”和“人”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天人感应”也就顺理成章地为董仲舒服务了。到此,董仲舒并未有罢手,因为至此其理论并不能为当时的西汉王朝政府采纳,不足以使自身进入组织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楚庄王》中说:“今所谓新王必改制者,非改其道,非变其理,受命于天,易姓更王,非继前王而王也。”通过天人感应诞生出君权神授,天子是天之所授,其目的在于告昭天下,天子的权力来源具有不证自明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这从政治层面上规定了皇帝的权力的绝对权威性,皇帝之言之行代表“天意”,违背皇帝意愿也就是违背“天意”,其举措就可被认定为“叛乱、叛国”,应受到统治阶级的惩罚。“天人合一”“君权神授”在思想政治层面得到了合理论证,这也恰是董思想的目的所在。
三、儒家地位的转变
在西汉前期,汉文帝汉景帝在治国策略上采用黄老之学,对政治经济采取“无为”举措,国家在这一治国方针的指导下,从新中国成立初的颓败发展成了被称为“文景之治”的时代,农民衣食无忧,国家进一步繁荣。但在安定的国家局面背后也透露出一些问题。在汉武帝即位后,面对这样一个“无为”的政府,这样一个繁荣背后存在着的隐含矛盾的组织,自己如何才能有所作为,成为汉武帝思考以及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为西汉政府的中枢管理者,面对外部环境的一系列变动,如“七国之乱”背后的分封问题,人民主流意识形态混乱的问题,边境匈奴侵犯问题,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抗衡的问题等,汉武帝不得不采取行动,通过大臣的举荐,吸纳政府组织外的优秀的管理者或知识分子,使得组织继续拥有活力,使得政府组织制度得以实施,汉武帝威信得以树立,中央政权得以加强巩固。
(一)汉武帝“罢黜百家”
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行为,从根本说,是历史规律的能动反映。
1.分封制对中央政府权力的制约。西汉初年,国内由于战乱刚平定,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北部匈奴又屡屡进犯,在政治上不得不暂时实行分封制以巩固皇权。由于各藩国实行自治,“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藩王势力及封国范围逐渐变大,在规格等级上也超越自身地位,僭越之事时有发生,“宫室百官、同制京师”。文帝执政后期已经形成中央政府难以把控的局面。至景帝时更甚,“七国之乱”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分封制暴露出体制背后的严重弊端,是汉武帝执政需面临的诸侯国对中央政府的挑战,如何形成统一思想的中央政府是汉武帝面临的首要问题。
2.外部匈奴对国家主权的威胁。在军事上,西汉初期面临着匈奴对汉朝的掠夺与侵犯。由于刚建立国家,国内经济基础薄弱,缺少整治匈奴的军事物资,于是采取“和亲”的政策,等待时机。景帝时,虽做了反击匈奴的准备,但并没真正实施。
3.经济的逐渐恢复使得国家可以发展军事和实行政治改革。西汉初年,为了恢复由于战乱导致的经济崩溃,统治阶级以黄老之学为指思想导,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在文、景两帝几十年的减免税赋实行后,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经济的复苏,让作为统治者的武帝有了可以改革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基础拉开了政治改革的序幕。
4.政治与军事方面的改革不能弥补指导思想上存在的不合时宜。在思想方面,汉初统治者崇尚的黄老、道家学说,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当时对恢复经济、安定民心和增强国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西汉国力的强盛,黄老之学“无为”思想使想要有所作为的汉武帝感到,要维持政治上的统一,就需要寻找一套更加积极的政治指导思想,以巩固皇权地位,加强中央集权,控制人们的思想,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于是抑黄老,以新的思想取而代之就成了必然。
(二)“独尊儒术”的必然性
由于黄老之学的“无为”,致使诸侯王势力膨胀,中央集权面临严重的挑战,已不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而儒学者们却在儒家经典里找到解决中央集权问题的办法,儒家学说中《春秋公羊传》里的大一统模式刚好能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董仲舒及儒学家们根据这一理论模式,构建了以天子为人间最高统治者的等级社会结构,并将孔子“君臣、父子”的说法加以发挥,使它系统化、模式化。加上董仲舒认为秦朝之所以“一十四岁而国破亡”就是因为“师中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汉初由于推崇黄老学派的“无为”主张,在社会意识形态上无多大建树,结果导致“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混乱思想局面,统治者不能实行大一统,以致“法制数变”,官员百姓“不知所守”。这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于是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一独尊儒术的主张,实际上是要实行思想专制,达到以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这就可有效地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汉武帝遂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了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这样就为汉武帝阻止诸侯分裂,维护集权统一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办法,满足了西汉社会对思想理论的需求。
四、结语
武帝时期的社会现状迫使上层统治者为应对社会变迁作出政治思想方面的变革。董仲舒在总结时代特点的同时结合统治阶级的利益把握问题,对传统儒家思想结合事宜的改变,以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契合了以汉武帝为代表的中央统治阶级的诉求,把这一理论思想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符合社会的发展现状。董仲舒及其理论进入政府组织系统,确立了西汉政府的大一统思想,使得统治阶级运转庞大的西汉政府具有较高效能,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进程。
汉武帝在西汉经济复苏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思想改革,促进了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作为政府组织的最高控制者,武帝通过举荐、军功、科举制等一系列选拔人才的制度,让身处政府体系之外的有才能的、能被政府所用的大量人才进入仕途,推进了政治的改革,武帝对西汉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董仲舒.春秋繁露[M].周贵钿,朋星,注.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3]牟成文.从“天人合一”的源处追寻其原初价值意义——兼评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天人观[J].江汉论坛,2005(7):58-61.
[作 者]刘运果,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