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图书编校质量探微

2017-03-28赵荣芳

传播与版权 2017年8期
关键词:工具书编校稿件

赵荣芳

提高图书编校质量探微

赵荣芳

编校质量不高成为制约各出版单位发展的突出问题,所以提高编校质量刻不容缓。根据工作实践,可以从完善知识储备、增强出版业务能力、组织出版业务培训、与作者积极沟通四个方面来提高编校质量。

编校质量;责任感;出版规范

编校工作是图书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出版物质量的重要工序,它直接影响着出版物质量的高低。围绕编校质量提高这一主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从完善知识储备、增强出版业务能力、组织出版业务培训、与作者积极沟通四个方面做探讨。

一、完善知识储备

(一)专业知识

编校人员的工作对象是各种稿件,其主要工作是加工整理各个领域的文化知识,尤其是自己专业内或者相近专业的稿件。因此,作为要应对众多知识的编校工作者,首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在学科领域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在自己的专业内要有一定积累,有所突破。这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对稿件做出更科学、准确的判断,在具体的工作中才能应对自如。

处理与自己专业相同或相近的稿件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有助于与作者的沟通。在加工整理稿件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知识盲点,编辑即使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相对于作者而言,编辑的知识深度还是不够,所以非常专业类问题的解决就需要与作者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如果编辑的专业基础不强,对作者的研究领域一无所知,这样会形成诸多不利局面,在沟通过程中,编辑会处于被动地位。相反,如果编辑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熟悉作者的研究领域,就可以与作者就稿件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深度交流,与作者进行专业对话,从而确保图书的编校质量。

(二)综合知识

现在的年轻编辑在学校基本都接受过具体学科和专业的系统教育与训练,因而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优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编校者不可能只专门从事某一特定专业稿件的编辑,编辑接触的知识面是相当广泛的。每个编辑除了处理本专业领域的稿件外也会遇到其他学科领域的稿件,编校人员的工作对象是涉及各个领域的书稿,一本稿件不可能只涉及一个学科的知识。这种特殊性要求编校人员除了掌握好本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不断扩充综合知识,“以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圆心向外围尽可能地扩充知识,以形成多种看问题的视野就显得十分必要”[1],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接触、学习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使自己成为全面的复合型人才。这不只是编辑个人的完善问题,也是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的需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形势下,掌握丰富的外语知识是社会发展与编辑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市场上的外文图书、翻译类图书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版权的输出与引入日益增多,这也对编辑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掌握丰富的外语知识,才能在图书对外贸易中掌握主动权与相应优势,从而在世界图书市场上争取到一席之地。

二、增强出版业务能力

(一)政治素养

出版工作承载着引导社会、教育人民的重要职责。图书是思想文化得以传播的物质载体,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因此,直接与书稿内容接触的编校人员首先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编辑的使命就是要完成社会文化的创造、积累、优化和传播,并最终推动社会文化的创造、积累、优化和传播,推动社会文化向前发展。要完成文化的创造、积累、传播以及要推动社会文化向前发展,编辑必须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一定的政治鉴别力,保持敏锐的政治敏感度。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编校人员要以正确、先进的思想为指导,要对图书中表达的政治思想进行把控,能够将带有错误政治导向的文稿拒之门外,能够识别科学与伪科学、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把优质的精神食粮带给广大读者,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

(二)文字素养

文字素养,即文字驾驭能力,这是编校人员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文字素养主要涵盖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基本知识以及对稿件的主题确定、谋篇布局、层次结构、遣词造句进行取舍和润色的能力。

文字是组成稿件的细胞,编校人员就是文字的重新组织者。归根结底,编校工作就是和文字打交道。文字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字或者一个标点符号完全可以代表一句话,一个字用好了,整篇文章会增色不少。因而,在某种意义上,编校质量问题,其实就是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与规范问题。文字素养不足,容易导致用字、用词、语法及逻辑错误等问题。所以提高编校人员的文字素养,是保证编校质量的关键,也是保证出版物整体质量的基础。

(三)熟悉、了解行业内的各项规范与法律法规

出版工作是一项严肃的社会事业,同时也是一项专门的文化事业。为了规范与正确引导出版事业的正常、健康发展,国家陆续制定了许多行业内的规范与法律法规。比如,在作品版权问题方面有《著作权法》;在图书质量方面有《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等;在出版事业管理方面有《出版管理条例》;等等。这从各个维度对图书出版工作作出了引导与规范。当然,这是引导我们事业前进的基础,作为编校者要认真学习,严格执行相关标准。

(四)正确、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

工具书具有内容丰富、信息密集、检索方便的特点,是人们求知治学必不可少的工具,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工具书更是编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从事出版工作的人来说,熟练使用各类工具书是基本的业务要求。

工具书种类繁多。语言类工具书有字典、词典;检索类工具书有书目、索引等;百科类工具书有综合性、专业性、地域性百科全书。除此之外,还有各类细分的专业性工具书。

作为编校人员,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资源,勤翻、勤用各类工具书,从而不断提高出版业务能力。

(五)责任意识

编校工作的高质量是建立在高度的责任心基础之上的。责任心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件,是个人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的责任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编校的质量和水平,编辑的责任意识强,编校差错少,出版物的质量相对就高,反之亦然。”[2]

图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是知识积累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相当的舆论导向作用。作为编辑应该本着对图书质量、读者、社会负责的态度,选择对社会有用的内容,向读者传递具有积极意义、正能量的内容,让人们能通过图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产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所以,编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恪尽职守,时刻铭记责任意识与图书质量至上的原则。

当然,编校是一项严肃的工作,除了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外,我们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谨慎、细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隐藏在稿件中的形形色色的错误,如错别字、标点符号、知识性错误,甚至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

三、组织出版业务培训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新知识、新技术日益涌现,编校人员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不注意汲取新知识,缺乏识别能力,就难以面对各种挑战。因此,出版单位应组织具有针对性的相关专题培训,给编校人员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

首先,应该在出版业务能力方面进行培训。就编校规范、编校理论、语言文字利用,以及出版行业新学术动态做培训,不断提高编校人员的业务能力。

同时,出版社要鼓励编辑参加语言文字、文学等方面的学习及研究,邀请专家学者、资深编辑开设语言文字知识、编校技巧方面的专题讲座,针对经常出现的错误及原因进行分析。

其次,不断开展计算机新技术方面的培训。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编辑还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媒体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日常基本工作顺利完成。”[3]编校人员的工作更是离不开计算机与新媒体技术。比例信息的搜集、资料的查找与验证、业务能力的提高都与计算机密不可分。而且出版物的形式日益多样化,这必然会引入和采用新的出版技术,传统出版已向数字化出版转型。在此形势下,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新的出版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编辑加工和校对工作。我们虽然不能要求编校人员精通计算机技术,但是了解和学会使用与我们工作相关的这些方面的技术却是必要的。所以,出版单位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培训。

四、与作者积极沟通

编辑的工作重心在于使作者的观点、思想能以文字的形式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编校人员有必要和作者保持积极的沟通,进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想表达与传递的信息,掌握了这些编辑才能深度了解作品的精义,才能轻松自如地编辑加工稿件。

作者是稿件的创造者,是最了解稿件的人,编校人员可以和作者保持积极的联系,在稿件处理的最后阶段增加作者自校环节。这是稿件完善的重要途径,作者和编辑可以在各自的领域与视角内发现不同的问题,以期使作品质量达到最高水准。尤其是学术书,内容比较专业、精深,编辑的知识深度相对不够,如果能与作者及时沟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者虽然对出版规范甚至错别字、标点符号等方面内容比较陌生,但作者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是专家;编辑对出版规范与字词的拿捏比较娴熟,但对作者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掌握不足;所以两者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实现工作互补,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避免了专业知识性错误,进而将可能出现的错误降到最低,也提高了稿件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可以缓解编校人员短缺的问题。

编校工作是出版过程中保证出版物质量的重要环节,编校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出版物的质量,它是实现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作为图书质量的把关者——编校人员要时刻牢记责任意识和质量第一的原则,不断学习,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做合格的图书质量把关人。

[1]刘庆昌.论编辑的文化素养[J].编辑之友,2017(1):80-86.

[2]齐蘅.社科学术期刊编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5):109-112.

[3]徐阳,姚卫东.论新时期图书编辑应该具备的时代意识和职业能力[J].价值工程,2013(27):26-27.

[作 者]赵荣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编辑。

猜你喜欢

工具书编校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诗词工具书二种
诗词工具书二种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编校手册
网络时代工具书阅览室的建设
特约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