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2017-03-28李晓华贡济宇黄晓巍邱智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药学中医药大学实训

李晓华,贡济宇,黄晓巍,尚 坤,邱智东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高教研究·

高校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李晓华,贡济宇,黄晓巍,尚 坤,邱智东*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为适应吉林省医药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中药学专业教育面向全行业的基本要求,积极探索高校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确立高等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北药基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医药人才。

中药学;创新实践;培养模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吉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依托资源优势,研制中药新品种,鼓励大品种二次开发,提高市场份额,打造自主创新品牌和医药强省。吉林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壮大要依靠大批医药类专业人才,长春中医药大学作为吉林省中医药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在加速培养现代中药紧缺人才的同时紧紧围绕“现代中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依托于北药和东北老工业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产业等基地,积极探讨高校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1]。

1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1.1 “双向三维式”培养体系构建 长春中医药大学定位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确定了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双向型培养目标。“研究型人才”即本科-研究生接轨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即具有创新、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技术型人才。通过组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综合运用平台以及创新创业平台,确立了“知识-能力-创新”三维一体的培养体系[2]。

1.2 依托“中药学课程群”优势,打造精良的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是专业优化的基础,中药学专业已逐步形成以“中药品质与资源开发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研究、中药分子药理学研究、中药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研究、中药炮制与制剂新剂型和新型给药系统研究”5个研究方向为核心的专业课程群。依托中药学课程群,打造了精良的教学团队,为培育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中药学专业大学生提供坚实的后盾。

除此,中药学学科规划建设了一支“双师型”教师团队,他们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如聘请修正集团、吉林敖东、紫鑫集团、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等多家企(事)业、科研机构的高级职称人员作为双师型教师,这可以充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生产、临床以及研发[3]。

1.3 建立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扩充学生实验实训机遇 我校依托实践教学平台努力构建多元化、结构式实践教学新体系。积极推广中药学相关学科网络化教学,其中中药鉴定学和中药炮制学开展了慕课(MOOC)平台建设,且运行良好。同时建立“网络学习小课堂”,制作和引进了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实训软件,方便学生观摩学习。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等进行网络互动、课后答疑、论坛交流,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外学习积极性[4]。

中药学学科全体教师参与出版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创新教材。该套教材覆盖了基础化学、数学-物理、中药化学、中药鉴定、药理与中药药理、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生物制药等多学科实验项目,不仅为提高我校学生实验技能环节有重要意义,也为国内同类院系提供一定借鉴与指导。

1.4 构建“产-学-研”综合实训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为提升我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校积极搭建产学研综合实训平台。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广泛征求企业需求方所需操作技术、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充分联合我校的“中医药与生物工程研究研发中心、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国家发改委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等科研机构,将企(事)业所需、科研机构技术支持与高校教学内容有效组合在一起,发挥协同创新优势[5]。目前,与17家省内外企业共建合作办学关系,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实训带教、实习培养、创业等过程。不仅体现我校“多元、开放、经营”的办学理念,也推动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6]。

1.5 兴办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文件,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参加了“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计划。推行的“卓越工程师班”不仅是积极落实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我校不断探索“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大胆尝试。卓越工程师班采用“4+1”培养模式,“4”即大学本科四个学年;“1”代表弹性小学期,即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工程设计累计时间共为1年。小学期包括第一学年暑期的医药企业认知实习;第二学年寒假的社会实践;第二学年暑期的教学实习和工程设计;以及第三学年暑期的制药生产过程工程设计。

1.6 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毕业生 我校在探讨高校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过程中主要实践形式有:1)PBL教学法:主讲教师制作教案,并提出讨论的核心话题,学生以小组形式分组讨论,每组设辅讲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阐述每组讨论的观点,最后师生互相评价[7]。2)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让学生主导课堂,互换师生之间的“教-学”角色[8]。3)辅助教学:以实验教师讲授为主,以优秀学生“传、帮、带”为辅,辅助其他学生实验操作。有效替代传统“一对多”模式,转变为“多对多”模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性[9]。4)参与命题:在学校教务处的鼓励下,部分课程大胆尝试学生辅助期末命题工作,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和锻炼[10]。

2 结语

吉林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需要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的共同努力,“多元人才培养目标、优秀教学团队、强化实训平台及打造专业课程群”是我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和特色。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任重道远,努力尝试构建“双项三维式”培养体系,将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在中药学专业大力推广,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指日可待。

[1]刘继青, 王孙禺, 鄢一龙. 探寻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之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与未来[J]. 中国高教研究, 2017(1): 21-26.

[2]任丽婵. 论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产学研结合[J]. 高教学刊, 2015(18): 23-24.

[3]孟凡芹. 大众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模型构建--基于标准化系统工程理论视角[J]. 高校教育管理, 2017, 11(2):1-7.

[4]翁丽丽, 姜大成, 蔡广知, 等. PBL教学法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的应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7(2): 329-330.

[5]林贺, 林喆, 曲晓波.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2(6): 1287-1288.

[6]董泽芳, 张继平. 以质量保障提升高等教育公平水平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 2015, 36(3): 1-5.

[7]张应强.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反思和再出发[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33(1): 140-155.

[8]张亚坤, 张圣敏. 进水闸建模实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27(4): 58-60.

[9]李赟, 林祝亮.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与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 2016(2): 82-87.

[10]陆俊杰. 无差异的差异化:“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J]. 现代教育管理, 2016(1): 1-6.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Xiaohua, GONG Jiyu, HUANG Xiaowei, SHANG Kun, QIU Zhidong*(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lin province’ 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oriented to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whole industry, and actively explores the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on practic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establishes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diversified talents. Relying on the base of North medicine, training with innovative thinking of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talents.

Chinese medicine; innovation practice; training mode

G642.0

A

2095-6258(2017)04-0653-03

2017-03-01)

10.13463/j.cnki.cczyy.2017.04.047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ZD14064)。

李晓华(1987 -),男,硕士,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中药学研究。

*通信作者:邱智东,男,硕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电话-(0431)86172405,电子信箱-527957884@qq.com

猜你喜欢

中药学中医药大学实训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