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元培:不惑之年,换种活法

2017-03-28高毅哲

文史博览 2017年3期
关键词:清廷活法蔡元培

高毅哲

蔡元培:不惑之年,换种活法

高毅哲

蔡元培爱辞职,是出了名的。

他一生公开的辞职达24次之多,其中为了北大辞职7次。原因多种多样,有反对政府不给经费的,有反对政府干涉北大行政的,有因为“五四运动”抓学生的,甚至还有一次是因为学生闹事的。有人查过蔡元培日记与年谱,1928年和1929年那两年,蔡元培几乎月月在写辞职信:请辞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请辞代理司法部部长,坚辞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坚辞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坚辞国民政府委员……

然而,与这些具体的辞职相比,蔡元培几次向人生的“辞职”,更耐人寻味。

1889年,21岁的蔡元培双喜临门:一是通过科举考试中了举人;二是在父母包办下迎娶妻子王昭。3年后,蔡元培又考中进士,一举进入翰林院。虔诚的儒学士子蔡元培,已经可以眺望传统读书人可以达到的顶峰。

不过,一帆风顺的背后,也有烦心的琐事。儒生蔡元培对“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深信不疑,坚信妻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丈夫,绝对不能和丈夫顶嘴。偏偏王昭和他性格差异极大,双方矛盾渐增,令蔡元培烦不胜烦。

家庭“战争”频繁爆发,中日两国也终于开战。惨败之后,清廷搞起变法,不过百日,蔡元培最崇拜的谭嗣同便喋血菜市口。此前,和其他儒生一样,蔡元培绝对忠于清廷,只希望清廷主动改革。经此事变,蔡元培彻底看清清廷本质,第二年,他便放弃仕途回到老家。

此时,已接触过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渐有女权意识,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从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他亲自向妻子道歉,并写出著名的《夫妻公约》,从此两人真正拥有了幸福的婚姻,蔡元培形容为“伉俪之爱,视新婚有加焉”。

向旧人生“辞职”,向旧道德“辞职”,那一年,蔡元培34岁。

随后几年,对新式教育兴趣日渐浓厚的蔡元培认为“救中国必以学”,而“世界学术德(国)最尊”,所以“游学非西洋不可,且非德国不可”。1907年夏,这位已近不惑之年的清朝翰林终于到达德国首都柏林,他准备至少用5年时间,在德国“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之状况”。

蔡元培负笈西来,系自费留学,尚有柴米之忧。他一边学德语,一边做家庭中文教师,还要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编书、译书。进入莱比锡大学后,蔡元培埋头读书,内容主要涉及哲学、心理学、德国文化史、文学、艺术等。他曾翻译了一篇题为《德意志大学之特色》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哲学家包尔森的名著《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的绪论。包尔森指出德国的大学“为研究科学之实验场,而一方且为教授普及专门知识高等学科之黉舍,此为德国大学之特质……故德国大学之特色,能使研究教授,融合而为一”。留德4年,蔡元培脑中逐渐形成一个中国未来的教育体系。

在“半工半读”“半佣半丐”的艰苦求学中,蔡元培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人格,他完成了向塞满自己头脑的“四书五经”的“辞职”。1911年,他应邀回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那一年,他43岁。

历经反复,以1917年1月9日发表就任校长演说为标志,49岁的蔡元培正式执掌北京大学。他清积习,除昏聩,寄望于诸君者三:曰抱定求学之宗旨,曰砥砺严谨之德行,曰敬爱师友之情谊。三言既出,全校一震。他延揽诸方英才,为此不拘一格,一时群贤毕至;他独尊教授治校,为此开罪官僚,却得传道有道。凡此种种,俱化为他为北大注入的灵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治下的北大,从此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部不朽史诗。

今天回望蔡元培的24次辞职,有的颇具深意,有的则更像轶事,然而蔡元培两次对人生的“辞职”,却成就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倘若没有参透时代的智慧,没有勇于决裂的魄力,今人注定只能在暗自喟叹中甘于平庸。世上最难改变的,是自己。我们今天常说,教育家去哪了?“教育家”正沉沦于顾影自怜的“中年危机”中,正委身于集体沉默的心安理得中。不如学学蔡元培,49岁,还能换种活法。

(责任编辑:亚闻)

(邮箱:2003xyw@163.com)

猜你喜欢

清廷活法蔡元培
换一种活法活吧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活法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把孤独变成一种活法(组诗)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