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7-03-28叶清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5期
关键词:肌瘤出血量动脉

叶清兰

(莆田市第一医院妇产科,福建 莆田 351100)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叶清兰

(莆田市第一医院妇产科,福建 莆田 351100)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54例)行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1例(1.85%),腹痛1例(1.85%),无其他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发热1例(2.27%),腹痛5例(11.36%),阴道流血4例(9.09%),中转开腹3例(6.8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70%(2/54)比对照组29.55%(13/44)低(P<0.05)。随访4个月后,观察组2例复发,对照组6例复发,观察组复发率3.70%比对照组13.64%低(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清除患者子宫肌瘤,缩短病程,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属妇科常见病,其病发率极高,患者临床症状有腹部肿块、腹部压迫及阴道出血等。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多以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主,但有临床实践表明,该手术对患者损伤较大,且术后易复发[1]。为提高手术疗效与安全性,本院针对98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联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不同术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年龄36~49岁,平均(40.12±0.13)岁,肌瘤直径2~10 cm,平均(5.03 ±0.04)cm,24例单发,30例多发;对照组44例,年龄35~50岁,平均(40.23±0.05)岁,肌瘤直径2~9 cm,平均(5.11±0.51)cm,20例单发,24例多发。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手术时间均于患者月经结束5 d后,均行气管内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对照组行单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在肌瘤凸显处用单极电刀切开假包膜与子宫,直至肌瘤表层,牵扯肌瘤,肌瘤剥离沿着假包膜,用单极电刀切断蒂部,再行单极电刀电凝止血,用1号可吸收线在剔除肌瘤残腔处行“8”字肌层缝合,以关闭瘤腔;然后用1号线行切口扣锁连续缝合后,对体内肌瘤进行粉碎,在患者左下腹15 mm处Trocar取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在腹腔镜靠宫颈部位切开阔韧带后叶腹膜,再行双侧子宫动脉分离、暴露,在近子宫端的子宫动脉行双极电凝钳电凝,以阻断子宫供血,再行子宫肌瘤剔除操作,方法同对照组;针对生育要求者,再肌瘤剔除前用1号线在子宫动脉处扎一活结,术后解开。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疗效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热、腹痛、阴道流血、中转开腹)。随访4个月后,比较两组肌瘤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χ2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疗效指标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手术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 两组术后并发症与肌瘤复发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发热1例(1.85%),腹痛1例(1.85%),无其他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发热1例(2.27%),腹痛5例(11.36%),阴道流血4例(9.09%),中转开腹3例(6.8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70%(2/54)比对照组29.55%(13/44)低(P<0.05)。随访4个月后,观察组2例复发,对照组6例复发,观察组复发率3.70%比对照组13.64%低(P<0.05)。

表1 两组手术疗效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手术疗效指标比较

注:组间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排气时间(d) 下床活动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54 58.41±10.52a 64.61±23.50a 14.72±2.81a 1.80±0.15a 3.20±0.25a对照组 44 66.61±11.83 99.35±24.46 16.24±4.26 3.12±0.62 4.36±0.67

3 讨 论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完善与发展,因其具创伤小、出血量少及疼痛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鉴于腹腔镜下止血操作较难,尤其是针对子宫肌瘤大的患者,因此,术中出血会阻碍手术视野,且易造成周围脏器损伤,进而易导致患者在术中转为开腹手术,影响手术疗效[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54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观察组与44例患者单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清除子宫肌瘤,且缩短病程。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可抑制左右子宫动脉血液供应,其中子宫动脉上行支属宫体部供应主血管,阻断上行支可阻碍宫体供血,进而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促使手术视野清晰[3]。虽然宫体供血受阻,但保证了宫体侧支循环子宫足够血供,可防止子宫缺血坏死,对子宫正常生理功能无影响,可保证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安全性[4]。此外,腹腔镜下对子宫动脉行双极电凝电灼,可减少出血量,避免肌瘤缺乏血液,限制其增值,从而可抑制肌瘤再次复发;电凝损伤小,便于子宫切口缝合,缩短手术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70%、复发率3.70%均比对照组29.55%、13.64%低,该结果与张燕等人文献研究的结果相似,进一步说明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可阻断子宫血供,延缓潜肌瘤增殖、复发,且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联合手术安全性、可行性均较高[5-6]。关于本研究案例,需增加样本量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探究。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时具有损伤小、出血量低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可降低子宫肌瘤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具推广应用价值。

[1] 朱玉珍.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9):39-40.

[2] 钱丹,朱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6):168-169.

[3] 杨波,陈平忍,吴小华,等.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9):824-826.

[4] 欧阳振波.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2):220-223.

[5] 张燕.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肌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4(26):65-66.

[6] 吕秀宁,张玲玲.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9):84-86.

R737.33

B

1671-8194(2017)05-0114-02

猜你喜欢

肌瘤出血量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