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

2017-03-28黄惠殊

新课程·中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契机观察爱心

黄惠殊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丰华初级中学)

摘 要:特殊学生的成长与其个体成长的因素有关,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关,还与社会其他因素有关。他们非常敏感又非常脆弱,自尊心特别强又爱面子,面对特殊学生,应先深入调查,摸清底细,然后捕捉时机,用爱心护航,遇到突发事件,要适当处理,把突发事件变成有效的教育契机。

关键词:观察;研究;爱心;契机

特殊学生是指品德和学业存在不足或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做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是我们不可忽略的存在,特殊学生的存在与其个体成长的因素有关,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关,还与社会其他因素有关。对他们的教育是班主任最头痛的难题,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事情。怎样教育最有效呢?

一、摸清底细,攻心为上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做好特殊学生的思想工作,应先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家庭背景、活动的范围(即朋友圈子)、兴趣爱好连同星座、爱玩什么游戏、爱吃什么食物等。而且要不动声色地进行,越快越好。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搜集到第一手材料,才能对症下药。特殊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自尊心特别强,性格特别倔强,有点偏激。他们性格中普遍存在三大矛盾:自尊心强和自尊心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好胜和得不到取胜的机会的矛盾;有上进心但缺乏意志和毅力遇到困难知难而退的矛盾。我先把他们的名单列出来,然后逐个分析他们的情况,包括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甚至他的父母、兄弟姐妹等情况,接着对他们的情况做深入的分析。在这个过程要留意观察,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多到班里去巡逻,把他们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体察它们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他们的思想信息,把握他们的真实态度,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2015年我带的班有个张同学父母离异,他性格怪僻,脾气火暴,叛逆,无心向学,自由散漫,自暴自弃,动不动就与同学吵架,全班同学都排斥他,他是班里的一颗“定时炸弹”。开学初经一番调查,我断定他其实是在找存在感,想引起同学、老师的关注,于是我让他当生活委员兼电脑平台管理员,平时还负责收发通知、检查仪表,想不到他做事还真是有条不紊,这样一来他整个人都变了,再也不和同学闹矛盾了,积极负责,看我的眼神和说话的语气都变了。由于事先经过观察分析,所以透过学生的行为就能揣摩他们的心理,也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捕捉时机,爱心护航

“爱和信心能够创造奇迹。”班主任只有对他们充满真诚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特殊学生的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为这一目标去努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省特级教师丁有宽的名言。它强调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确作为班主任,只有真心实意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起积极作用,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言”的教育效果。有的教师可能会说,现在的学生如此冷漠,这样做值得吗?我相信有部分学生是比较冷漠,但我更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大多数冷漠甚至心理出现偏离常态的人,主要原因是他们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是可以被理解甚至是值得同情的。我们应该相信,即使是最顽劣的学生,也有善良的一面。只不过他们的感情隐藏得深一些,不易被人发现罢了。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温暖他们、关心他们、接纳他们,只要你对学生真诚地付出,学生就能敏锐地感觉到。我班的梁同学平时作风散漫,无心向学,上课经常讲话,写作业态度马虎,屡教屡犯,不把老师放在眼内。我多次找他谈心,鼓励他、关爱他,与他探讨学习、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他体育成绩别好,于是在班上我说出他的体育潜质,还强调说:“每个人都有特长,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而是应该正视自己的不足,做到扬长避短。”慢慢的他开始认真起来,由原来无心向学到上课开始做笔记,他的语文成绩由原来的不合格到学期统考考了82分。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他对我说:“老师,从小学到初中这么多老师,你对我最好了!”有学生这样的一句话,作为老师你还会抱怨工作的烦累吗?有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我觉得确实如此。

三、把突发事件变成有效的教育契机

当班主任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怎么处理突发事件呢?还得讲究方法和艺术。有的班主任和学生起正面冲突,只因为觉得被学生“将了一军”没有面子,如果不给他点颜色看,就会丧失老师的尊严。其实对着学生发脾气,恰恰是损毁了自己的尊严,甚至丧失了老师的权威。学生尊重的并不是“严狠的暴君”,而是有修养、有襟怀的人。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明的班主任从不与学生一般见识。其实并不是你越凶学生就越佩服你、尊重你,相反,他们可能会和你对着干。人们都不喜欢在强迫和威胁下同意别人的观点。“灼热的太阳比猛烈的狂风更容易让你脱下外套;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卡耐基这句名言说的就是这个理,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我们应该始终以柔克刚,尊重学生,诱导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人,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只有保护学生的自尊,才能先发制人,使学生信服老师。有一次我被告知值日班长打架了(这个值日班长是典型的学困生,特别偏激的留守孩子,好不容易才把他带入正轨),急忙跑到教室,刚到门口,值日班长抡起的凳子就砸在我的腿上,当时我感到“天快塌”了,但我马上冷静下来,我站着半晌都没说话,直到同学们都散开了,也没有立刻去训斥他。德育主任来找他时,他突然哭了起来,说对不起班主任。我知道教育的时机来了,于是引导他说出打架的原因、经过和后果。周一班会课他主动申请讲话,然后当着所有同学的面主动向被打的女生道歉,向全班同学检讨,还说:“我对不起班主任!……”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从中找到最佳的教育时机,教育效果定会意想不到。

特殊生就像一棵特别瘦弱的小苗,他们更需要教师真诚的关爱、尊重和肯定,也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心血。教育是心灵的感应,只要我们真心地付出,只要我们用爱心、耐心、同情心及其智能来教育启发,学生会给我们惊喜的。

参考文獻:

[1]叶燕玲.特殊学生教育方法的有效尝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

[2]郑礼云.对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J].成才之路,2010(34).

编辑 白小琴

猜你喜欢

契机观察爱心
以上率下 强化担当 以文明创建为契机 助力盐改取得新成效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抓住契机全面推进医改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