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寻自己重获自我

2017-03-28邹吉

新课程·中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

邹吉

(昆山市城北中学)

摘 要:弱势学生长期在教育、教学和人际沟通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形成了明显的“弱点”。因此,不仅要根据其形成原因来建构促其转化的支持系统,还要根据其弱点类型来提供促进其转化的支持系统。

关键词:弱势学生;弱点类型;支持系统

在学校中,弱势学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因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弱势,常常在教育教学中也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他们转化,并对其转化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要根据其形成原因来建构促其转化的支持系统,还要根据其弱点类型来提供促进其转化的支持系统。

一、教育活动中对弱势学生的支持

在教育活动中的弱势学生,被给予的机会往往很少,常常抱有消极的情绪,对自己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管是自身还是别人,报以的期望值都很低,所以他们经常处于低下的地位。因此,对于教育活动中的弱势学生需要做好以下的支持:

1.重拾地位

师生交往不利的学生,往往所处地位比较低,所获得的权利和机会较少。同等条件下,教师一般不去提问该名学生,甚至很少关注他。和那些师生关系相处融洽的学生相比,这部分学生的地位自然划分到比较低的位置。若长期处在这样一种比较低的位置,只会越陷越深,再想要改变自身的地位就变得极为困难。所以,需要帮助弱势学生重拾信心,

其具体措施是要多多关注和及时鼓励弱势学生。对于弱势学生需要多给予机会,不能因为他们成就过低而很少表扬,失败却马上给予批评。这样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地位越来越低下,再想要去转化就会有很多阻力了。

只有这样,才能让弱势学生重新改变自身的地位,摆脱之前交往不利的困境,最终成功完成转化。

2.消除消极情绪

当弱势学生长期在人际交往中处在较低地位时,消极的情绪很容易产生,伴随着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这些负面的情绪会对弱势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很少会主动提供机会,同学也可能会轻视他们。负面的情绪会以此形成循环。所以需要及时消除这些消极的情绪。

其具体措施包括需要对弱势学生出现的消极情绪及时关注。有很多负面的情绪是伴随着非理性想法,需要帮助他们自我重“纳”。因为这些消极的情绪大都还是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所以还需要尽量创造交往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體验更多的积极情绪,从而对人际交往活动更加有信心。

3.提升期望

弱势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偏低,特别是主动性沟通交流方面。低期望值影响了学生主动交往的自我信念,进而减少其在与人交流方面的成就动机。长期下去,会使他们逐步失去和人沟通的信心。所以需要弱势学生周边的人对他们提升期望,那么他们对自身的期望值也会相应提高,自信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其具体措施主要是对弱势学生需要多一些耐心、关心,让他们感觉还是有人愿意和他们交流沟通的,从而能够提升他们对人际交往的自我期望值。当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提升之后,原本人际交往中的回避、退缩等行为就可以慢慢减少,这些行为也可以逐渐转变为正视和面对人际交往。相应的人际交往的频率也会渐渐增加,最终能够提升自己的地位。

二、教学活动中对弱势学生的支持

在教育活动中的弱势学生,由于不善于和老师、同学交流,陷入了学习的困境中。一方面在学习中有困惑的时候不会主动寻求帮忙,另一方面,老师、同学也不可能一直主动帮助他们解除疑惑。所以这些弱势学生往往学习水平较低,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导致自己的成就动机水平也很低。所以,教学活动中对弱势学生给予的支持应体现在以下几点:

1.弱化学业成绩

弱势学生往往成就动机较低,学业水平较差。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这些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资源,教师容易忽视,同伴容易选择回避他们。在教学资源所有学生共同占有的条件下,弱势学生想再通过自身的能力去获得,难度很大。

弱化学业成绩影响的同时,就要多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能够平等享有教学资源。这些闪光点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层面,如果只是关注学业成绩,而这些学生短期内又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成绩,无形之中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压力,只会让他们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中改变自己的地位变得更加困难,甚至会出现越学越差的局面。

2.提升成就动机

目前衡量学生的标准大部分以学业水平为导向,对其他方面成就重视不够,这种衡量标准使弱势学生更处于弱势地位。教师、同学往往会忽略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所以弱势学生普遍成就动机较低,急需要得到大幅的提升。

为了提升弱势学生的成就动机,需要在教学活动中给他们创造出更多的机会。每个人都有着对成功的期待,弱势学生也是如此。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这种追求成就的动机因为各种原因不是很稳定,甚至有的时候弱化了。这主要是因为弱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的机会不是很多,想要获得成就的可能性就变得很低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多为他们创造各种机会,提升这部分学生的成就动机。

此外,对弱势学生还需要提供各方面成功的诱因。这些诱因能够提升弱势学生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如果弱势学生在其他方面也能够获取成功的满足感,他们的成就动机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这种满足感也会增加他们主动寻求转化的动力。

三、人际沟通中的弱势学生的支持

在人际沟通中,弱势学生的弱势主要反映在心理性的弱势和生理性的弱势,心理性的弱势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导致自身在人际沟通中很难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生理性的弱势更多地会让学生丧失一定的信心,会让学生缺乏参与人际沟通的动力。因此,要对这两方面都提供必要的支持。

1.重塑心灵

弱势学生的心理性弱势主要指他们在性格方面存在的较严重的缺失。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自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目中无人,对自己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另一方面,他们又很自卑,害怕同伴看不起自己。

不论自负还是自卑,都是弱势学生消极的心理状态。所以要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重塑他们的心灵。具体措施是帮助弱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有时也可以对他们做出一些心理暗示,让他们明白,一方面人际交往中要尽量避免自我中心,另一方面要明白如果善于交往,别人是不会轻视自己的。总之要帮助他们尽量做到不卑不亢。

2.重识自己

弱势学生的生理性弱势主要指他们对自身外在的某些缺陷存在不合理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方面,有生理缺陷的弱势学生缺乏自信,往往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还有部分弱势学生属于体相障碍,对自己的外貌缺乏认同度,也不愿主动和别人进行人际交往。

对于生理缺陷可能没有什么方式去改变,只有积极面对,重识自己,以乐观开朗的态度对待,才能在交往中取得别人尊重。对于外貌缺乏认同度,则需要重新悦纳自我,多看到自身在其他方面的优势。这些都有助于生理性弱势学生改变自己。

总之,心理性的弱势学生需要重塑自己的心理,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生理性的弱势学生则需要重识自己,更好地悦纳自己。在人际沟通中,要帮助弱势学生把心理性弱势和生理性弱势这两方面的影响尽量去除,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重寻自己、重获自我,尽快走出这种交往不利的境况。

参考文献:

[1]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徐燕如.论学习型学生弱势群体的幸福教育:以石河子团场中学为例[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

编辑 白小琴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
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对2~3岁听障儿童干预后的影响
“长征”五号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短期快速恢复实践
基于图像智能分析的高速公路运行管理支持系统
基于IMPACT2002+的机械加工过程绿色综合评价应用支持系统
探究提高调度自动化支持系统数据维护准确率的策略
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系统需求分析
历史思维训练中的“假设思维”支持系统
上海:精心构建医改社会支持系统
论高职院校贫困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