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017-03-28王洪波
王洪波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中学地理组)
摘 要:地理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学好高中地理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性思维能力。在以往的高效课堂评价中,往往是从学生是否在课堂中学会相应的知识来考查,其实,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更应该作为高效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来对待。毕竟地理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能够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而在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地理思维能力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关键词:地理思维能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从高中地理学科的性质来看,虽然高中地理是文科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然而其内容属性方面涉及了一些理科的概念,这就导致很多喜欢用传统文科思维进行学习的高中生面对高中地理像高中数学一样,无从下手。具体表现为:对地理知识理解的深度不够,停于表面,无法进行灵活变换;地理思维能力较弱,无法就具体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地理课程学习兴趣较低,对地理知识不理解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高中生,更困扰着所有的高中地理教师。
二、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所谓地理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所运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地理学科之上的,融合了文科与理科特性的思维方式。通过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地理问题的解决上更为灵活变通;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地理知识的理解上更加系统全面;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敏捷地找到地理问题解决的思路与办法;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学生面对地理问题时产生更多的兴趣。
三、在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中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那么,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与方法来达到培养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呢?
(一)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既有从全球着眼的知识阐述,也有从局部进行的细致分析。很多时候学生对局部地区地理相关知识的学习中,会将其与全球整体相割裂,无法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正是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不强,地理知识体系理解不全面的表现。例如,在对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讲解时,学生已经对全球的经纬度产生了一定的认识,已经能够从总体上了解到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理学科中常见国家的大致经纬度。因此,在地理知识的练习题中对区域经济、环境问题进行考查时,往往不会出现该地区的具体名称,而是以经纬度的形式代替该地区的具体名称,但是很多学生却无法通过经纬度来锁定考查的区域。教师应在课堂中反复引导学生对重点地区的经纬度进行观察,提高学生对经纬度的认知和识别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科学的运用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强调学生在对高中地理知识进行理解的过程中,能够将知识真正转化成能力。很多学生能够对课本中涉及的知识点熟练记忆,却不能很好地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人教版高二年级的地理教学中,教学内容都是仅仅围绕区域地理情况与其经济、环境、资源等相联系进行介绍的。其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到地理环境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不妨从学生所在地入手,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探索本地区地理环境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并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相联系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内因与外因相结合,提升地理的分析能力
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是高中政治学科的哲学内容,但该观点在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同样适用。针对区域地理现象的原因分析时,都需要学生从多个角度对同一现象进行分析,但很多时候,学生似乎并不能全面而系统地对该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而这也是很多学生在高考中经常失分的重点内容。我们认为这与学生对原因分析时无法坚持内外因相结合,全面看待问题有着一定的关系。例如,对“西北荒漠化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而内因就是人为原因,外因则是自然原因,并逐条阐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形成全面的分析能力。当学生能够习惯运用这一能力对地理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大大地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快速找到解题
思路。
地理思维能力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同时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高低也是高中地理高效课堂评价的重要标准,本文就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尹继文.以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地理教学,2015(1).
[2]李姝丽.运用高中地理活动性课文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编辑 张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