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融于生活
2017-03-28吴桂清
吴桂清
(福建省南平市赤门中学)
摘 要:众所周知,初中思想品德的基础知识都是源自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所以说,思想品德这个学科的教学也应该联系实际,回归生活本身。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品德问题,提高思想品德科目的成绩,面对生活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初中生是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一个群体。他们对新鲜的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思想品德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我们知道,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而把思想品德教学融于生活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好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生活化,充分体现“源于生活,融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接下来将根据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实践。
一、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思想品德作为一门重要的初中学科,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学习最关键又最基础的阶段,而很多中学生在这一时期都会或多或少有些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他们逐渐能够掌握很多能力,并且这些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思想品德课本上大部分都是一些理论性、抽象性极强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很快地去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学会思想品德知识。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科书上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起来,它涉及的各方面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需要思想品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形象生动的生活例子,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和关爱每个学生,充分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的学习观念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进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2.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老师单纯地靠一张嘴、一支粉笔对学生进行“填鸭式”传授,与学生几乎无交流,同时还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着绝对主导的作用,他们忘记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经常忽略身边的点点滴滴的实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能真正地去体验和感受生活。这样下去,学生的学习会越来越被动,并且不能透彻而深入地去理解所学知识。生活化教学一直秉持着“回归生活,融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在教学时要注重结合社会中的现象,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能更快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并教会他们用理论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生活化教学模式适应着教育的改革
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它要求教师在讲课中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引导他们自主地进行生活实践,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所以说,思想品德的教学要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现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能合理地创设生活情境,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并且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哪些是能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案例,给学生塑造一个丰富而又生动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学会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整节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以往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源于对问题的好奇。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从周围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出发,选取相关的素材为学生精心创设生活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在进行《保护环境》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报全国各地的空气质量,然后跟学生聊一聊最近比较流行的关于“雾霾”和“PM2.5”的话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接着再导入新课。这样做学生能很快地融入课堂当中。通过这一生活化导入过程,学生对整节课都有了兴趣,课堂氛围“活”了起来,同时也更深入地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2.教学理念要渗透生活
思想品德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良的教学问题,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坚定地树立起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彻底改变原有的传统化、抽象化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观念,以学生为中心,锻炼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的各种潜能,促进他们素养的提升。还有,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充分走入学生的生活,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更贴近。除此之外,教师要树立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只有学生全面发展,他们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在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3.教学手段要贯穿生活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都是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来讲课。我们知道,这种教学模式有它的不足,比如说,很多教材上的有关生活的知识都不能因此而很好地展现给学生,这样最终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逐渐乏味,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如,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思想品德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给学生创设情境,通过这些先进设备按照每个人的学习进度设置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保护环境》这节课,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这样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从小事做起,去保护环境?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接着引导学生去交流、去讨论。学生都纷纷举起手来要阐述自己的建议:“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不要乱扔垃圾,多种树”“我们可以做好宣传,呼吁人们一起保护环境”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真实地感触并体验了环境被污染的生活,同时也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欲望,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具有教育意义的学科,它体现出的生活理念和社会理念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勇于参与和体验生活,并且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创新的教学方法,时刻秉持“源于生活,融于生活”的教學理念,给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提升他们的思想品德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田风华.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活教学[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2).
[2]林敏.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探析[J].时代教育,2013(22).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