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7-03-28姜吉艳
姜吉艳
(吉林省柳河县第二中学)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存在着怕写作文也不会写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写作的能力差。中学阶段功课繁多,对于学生来说,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非常困难。对于教师来说,因为授课时数有限,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往往是草草了事,导致效果不好。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怎样进行恰当的指导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突破并得到提高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指导阅读,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学习贵在平常。”平时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最根本的途径。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活动范围窄,学习生活紧张而单调,加强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无法亲自接触到的写作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和体验社会生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名篇,文质兼美,不仅给予学生艺术美的享受,而且使他们在立意、构思、选材等多方面受到教益。
在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特别重要的,应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感悟文中的重点词句;学习名家是怎样通过语言表达文章中心、抒发情感的;理解文章结构,了解作者布局谋篇的手段;怎样根据材料提炼中心思想,怎样安排详略、突出重点……比如,朱自清在《背影》里写火车站的送别、父亲给儿子买橘子。通过对父亲背影的細节描写,将“父爱”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将每个人都会接触、体验到的平凡小事写得感人至深。
语文课上,教师要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设计阅读方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熟读名言佳句,有助于学生把作者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归纳、加深理解。
二、引导观察,培养写作兴趣
有些学生不注意平时的观察积累,见了作文题目往往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搜肠刮肚写出来的文章仍很空洞。什么原因呢?没有观察积累,就写不出好文章来。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学会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
首先,要留意周围的人和事,并进行分析比较,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物、事、景看似十分寻常,可是当我们认真观察、分析之后,却发现它蕴含着极不寻常之处,如丰子恺的《竹影》由几个小孩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了对中国画艺术的
体验。
其次,观察要有目的。例如,学生去游览公园或烈士陵园,回来后在写游览心得时,有的学生仍感觉无从下笔,原因就在于观察时随意性大,目的不明确,观察不够细致。
再次,观察要有重点。观察时,不能面面俱到。例如,浏览一处景点,不能每一处都看上一两眼,必须以一两处作为观察的重点。观察时应认真仔细,讲究顺序。如观察人物可从其容貌神态、言谈举止以及学习与工作等多方面进行,然后选择重点,突出特点,才能把人物写活。
观察与积累是我们认识事物、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没东西可写”的问题。学生一旦用自己的“米”做成饭,写作兴趣便会越来越浓。因此,要指导学生勤于动笔,把观察的结果或文思涌动的瞬间及时记录下来,哪怕是三言两语。写作需要一种冲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一句话写起,表达自己瞬间感觉和心情。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书面化,勤观察、多积累,养成好习惯。
三、全员参加作文评改
我认为作文评改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一种方式。具体可分如下几个步骤。
1.明确标准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作文讲评课。上课初先回顾一下本次作文的要点,对评改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2.范文赏析
充分发挥学生范文的作用。从初评的作文中抽出好、中、差作文各两篇,作为本次作文评改的范文,师生共同评改。
3.集体互评
学生四人一组,分小组互评互改。对发现的问题要做上记号,并且分析原因,最重要的是着眼于文章内容。可以从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加以适度评价,说明怎样调整、怎样完善充实,最后写上评语,并签上评者姓名。学生以组评阅时,教师可深入各组指导,当众质疑,及时发现、纠错和改正。不当之处,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审核、批改、下评语。各小组批改后教师应抽样复查。
4.自改作文
在充分交流后,最重要的环节还是自改作文。学生结合评语,修改提高。所有人都是在写写改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的。
全员参加作文评改既可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改变教师辛辛苦苦批阅作文,学生只看一眼“优”“良”就放在一边的现象。在评改中,每个学生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尽快提高作文能力,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方法。
从某种角度来说,作文比数理化的学习更难把握,因为作文绝无现成的规则和公式可循。因此,教师要加强作文教学的研究,不断探索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策三.教学论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