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喜爱文言文
2017-03-28贾娟
贾娟
(山东省新泰市楼德镇初级中学)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言文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载体。从三皇五帝到唐宗宋祖,从孔子到孙中山,从“四书”“五经”到《本草纲目》,历代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医学、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典籍,都以文言文的形式流传至今。
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由于汉字具有音义结合、信息量大、构词力强等优点,所以其能超越时空,沿用至今,特别是在解决了输入计算机难题之后,汉字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出来。语言有继承性,文言文中有许多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今天仍然经常被引用。学习文言文,不但能使学生认识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典雅与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母语,而且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初中学生不甚喜欢学习文言文,究其原因,一是教法单调,学习不得要领;二是背诵内容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还认为背诵文言文以后无多大用处。我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以下几个学习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
让孩子适当接触一些比较有趣、相对容易的文言文故事,例如一些比较生动的寓言故事。如果让小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兴趣,那就是很大的成功了。信心也很重要。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东西都是可以学好的,别人能学好的,你也一定能学好。没有必要紧张,更不必要自卑。你不比任何人差。尤其是刚刚起步,只要认真对待,肯定不会落后于人。如果多用点心,反而可能优于他人、超越他人。
二、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让学生试着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文言文翻译可采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但对中学生来说多采用直译的方法。具体做法有留、删、补、替、调。教师把译文的方法教给学生以后,可以让学生同桌或分小组合作,一字一句地对课文进行翻译(要求直译)。有问题的,学生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询问老师。教师在学生译文的过程中,要参与其中,给他们一些建议或指导,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多注意引导,切不可对学生横加指责,要注意多鼓励、表扬,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正确译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是弄通大意,不求甚解,难以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单靠考试前背诵一些参考资料上的译文,走“捷径”也是行不通的。必须掌握正确的译文方法,“留、补、替、删、调”面面俱到,才能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现代汉语规范。
三、巧设角度,读中欣赏
角度出来了,文章就能够欣赏。《答谢中书书》可以用变形的方式来朗读。读成两个段落(描写、议论相结合)或三个段落(总起一笔,描绘一笔,议论一笔)或四个段落(总起一笔,描写雄奇的景色,描写秀美的景色,议论抒情)。这就是读中欣赏。可以让学生再创造另一种阅读形式来尽情表达对大自然赞叹之情,如,最后两句单独读,赞美后再缓过神来欣赏自己。这就是历练,只有经过艰困的历练,我们的教学艺术才会有所长进。
四、反复诵读,熟读成诵,不断积累
语文是“读的学科”。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通过反复诵读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入门的必然途径,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必须以读为先,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能诵的程度。当然学生诵读必须是在教师进行指导的基础上。當今社会学生的知识接收量太大,不能让他们对每个篇目都进行背诵,所以教师必须“因篇施教”,对不同的文章进行不同的诵读指导。
五、重点掌握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一些特殊句式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
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等。从句子的层面上看,应该把握几种特殊的文言句式,包括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判断句等。
学习古诗文,应该是十分愉悦的学习过程,穿越时空与古代志士仁人、贤者、智者对话,从而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的历史,把历史文化的积淀化为我们自身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应该是人人所渴求的,我们希望把这种渴求变为诵读的实践。行动起来吧,让学生喜爱文言文,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成武军.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革新,2010(6).
[2]廖颖.文言文教学方法创新尝试[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8).
编辑 白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