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好生活教科书的思考
2017-03-28顾汉吕
顾汉吕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摘 要: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作品,被人们冠之以“生活的教科书”,让学生阅读小说,就是让学生去接触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语文教学让学生学好生活教科书,需要人们去做出认真的思考和丰富的实践。
关键词:文学作品;生活教科书;学习策略
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触到多种体例文本,如小说、诗歌和散文等。这些作品所涵盖的内容当是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表现出大千世界的无限精彩。语文教学怎样让学生学好如此的生活教科书?现结合让学生阅读小说,谈三点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一、学生学好生活教科书需学生去读懂
现在的语文教学的阅读感悟,学生对文本就不花过多的时间去读,也不花过多的精力去悟。尤其是读,学生所花的时间甚少。为什么就是如此?多应当就是学习资源丰富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现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对一篇文本大都是扫除了文字障碍就万事大吉,因为阅读感悟的内容相关辅助材料上就是那样的应有尽有。所以,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读文会让老师和学生心里有严重浪费的感觉。其实,教师的讲授是教师强灌,学生自寻资料是一定意义上的自灌,都属于纸上得来都为浅。因此,学生学好文学作
品——生活教科书还应当需要学生去读懂。如学生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去多读,更让学生抓住比较重点的段落去有重点地读。学生仔细地读,认真地读,深刻地读,就有学生读出于闪光的地方,“他不就是一个一无是处,令人讨厌的家伙?”不少学生从于勒的几封信中读出于勒并不是那么无情的味道。如他到美洲之后,经济上略有好转就写信回来,表示愿意赔偿哥嫂的损失,表达他对哥嫂的怀念之情。破产后,还给哥嫂写信,信短,信也隐瞒了自己破产的事实,不想让哥嫂担心他的健康和前途。
二、学生学好生活教科书需学生去思精
学生学好生活教科书同样需要学生去精思,需要学生去思得很精。从相关意义上讲,学生思得精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只要去坚持,只要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思得精到也还是有可能的。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去学好教科书,都让学生去思得精到。如和学生一起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这是一篇表现古代贤臣赤诚忠心的作品,是一篇在我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的作品,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作品。诸葛亮的《出师表》何以有如此的魅力?我们应当从语文的魅力也就是语言的魅力这个角度去思考,也就是让学生从语言这个切入口进行阅读感悟。如让学生从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专制制度上去揣摩《出师表》的结构处理,去揣摩《出师表》的语言处理。学生比较深刻地意识到刘禅虽然比较平庸无能,但他毕竟是君,诸葛亮要奏表,这表之安排需要完全意义上的匠心独运。因此,在表中安排着忠于先帝的内容,在表中多次重复出现相关的语言,在表中处处运用婉转的语言,在表中力表自己的忠心,以此感动刘禅近贤臣远小人,以完成先帝未完成的统一大业。为了让学生能够读精《出师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促进学生的感悟,如领略《书愤》《蜀相》,领略《红楼梦》中的相关章节。
三、学生学好生活教科书需学生去悟透
作为语文教学,作为初中学生的阅读感悟,我们不能还在阅读上做浅表性的感悟。因为比较浅表性的感悟一般会让学生在阅读感悟中产生偏见,形成不了正确的感悟。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在学生的阅读中,尽可能地去读透文本,尽可能地去悟透文本。譬如教学高尔基《童年的朋友》。高尔基童年的朋友是谁?是他的外祖母。一般的学生都是这样认为的,也应当就是相当合乎情理的认为,外祖母是我们的长辈,怎么可能是朋友?而且还是童年的朋友?这应当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是风马牛不相及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联系紧密?应当就是后者,但学生在閱读时如果不去读透文本,那是不可能产生意义性感悟的。因此,让学生抓住文题“童年的朋友”,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极力地寻找答案。事实确实就是这样,作者笔下的外祖母是作者最为知心的朋友,作者深爱着自己的外祖母,这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得以充分的流露。学生在自主性的阅读探究中,形成自己的主观判断。虽然外祖母在我们的眼里是长辈,可高尔基在作品里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且就是最知心的朋友,有其相当特殊的含义,这含义体现在外祖母之特殊的人格魅力上。至此,学生的感悟近于深刻起来。
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学好生活教科书的思考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应当是不尽的,我们也必须去做出不尽的思考,而且应当是比较深刻性的思考,比较自信、深入思考意义上的让学生学好生活教科书定可绽放出阅读感悟之靓丽的奇葩。
参考文献:
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06.
编辑 姚晓媛